激发学生兴趣 提高课堂效率

2016-05-30 15:05张萍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6年19期
关键词:作文同学老师

张萍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9-0034-02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一旦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出来,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就会随之被调动起来,教学就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为了使学生愿学、乐学,本人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作了以下方面的探究:

一、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

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有利于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并将在师生沟通时起到重要作用。在教学《小鹰学飞》一课时,为了给足同学们读书的时间,我在大家自由读书的过程中,一边巡视,一边和吃力的孩子交流沟通,有的同学读得慢,我会在旁边鼓励他;有的同学读得快,我又给他提出更高要求,鼓励他思考。进行课文感悟和理解时,我让孩子们自由组合成学习小组,先讨论问题的提出,再全组讨论解决的方法。在此过程中,我只作为旁观者、参与者,而不去武断地评价任何小组。在各小组的合作学习后,先让各小组的代表阐述自己的看法,再由全班集体评价,最后得出结论。这篇课文的内容虽然简单,大部分孩子也能通过读书,便能理解。但要让全体孩子在学习时全身心地投入,当然少不了老师为他创设的环境。如果老师把孩子们读书的时间据为己有,又有几个孩子愿意“自己”去读懂课文呢?所以,把课堂还给学生,就是要把上课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孩子们自己做主,自己来阅读文本,与作者对话,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此前提下,各小组的同学兴趣盎然,积极发言,归纳出了小鹰三次学习飞行的经过。并在讨论的过程中,总结出“学无止境,人一己百,勤能补拙”等经典词汇。孩子们的眼睛与心灵一样明亮,他们认识事物,学习知识的方法可能都需要一种求同存异,所以,为他们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是我们的责任。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明确指出:“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只有在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创造力才能得到开发,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参与教学。

二、用赞扬和欣赏关注孩子

人类本质最殷切的需要就是渴望被赏识。作为老师,最重要的事就是要关注每个孩子在成长中的每一点进步,帮助孩子发现自己、肯定自己,“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清代学者颜元也说过:“数子一过,不如奖子一长。”赞赏是廉价的,也是无价的。同学的掌声,老师的赞扬,小小的奖品,都是学生走向成功的力量之源泉。课堂上老师应采用多种表扬方式:或用赞许的口吻——“你说得真好!”“你的想法真棒!”“你想象力真丰富!”;或用亲切的动作——拍拍肩膀,轻轻一点头,微微一笑等等。每节课老师应尽量多赞赏学生。苏霍姆林斯基提醒我们:“请记住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印象最深的是去年的一堂研究课上,学校邀请了我校所属学区的四所小学的部分老师来参与学校的研究课。我执教的是苏教版二年级的《一株紫丁香》。当问到:“紫丁香为老师带来了什么?你从哪儿读懂的?”这时,班上最不擅长发言的小立站了起来,他身体微微发抖,语音有些颤抖地说:“老师,紫丁香为老师解除疲劳,它会唱歌给老师听,会让花香伴老师入梦。”这是一个平时胆子小,从不敢大声回答问题的小男孩。今天的表现,让我“刮目相看”,面对那么多听课的老师,他或许有些畏惧,但他却勇敢地把自己想说的话说了出来,这个举动,无疑在表明他也很希望在课堂上“出人头地”,这还不足以得到老师的赞赏吗?我及时给了他一个鼓励而欣赏的眼神,并且在全班同学的掌声中,我看到了一张充满自信和力量的脸庞。这个瞬间,将会带给他无比巨大的精神财富,将会影响他一生的成长。作为老师,真的不能小气,不论孩子哪方面的进步,都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赞赏。

三、认真倾听学生发言

新课标提出教师要多倾听学生的发言。个人认为,学生“讲”教师‘听”有三大好处:一是通过“听”可以使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二是通过“听”可以真正使教师领悟“教学相长”的真谛。三是通过学生“讲”教师“听”,可以锻炼学生。学生越说越会说,越说越想说,越说越爱说,越说越自信,课堂成了他们说话的舞台,这更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焕发出课堂的活力。譬如我校郭丽芳老师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黄山奇松》一课时,她先让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然后在小组内学习交流,最后在全班中交流,一个学生说:“我最喜欢的句子是“迎客松枝干遒劲,像个饱经风霜的老人”,只见郭老师非常专注地听完后,轻轻地问学生“为什么?”,学生很认真地说出了自己的见解。郭老师及时肯定了学生的见解和感受,并鼓励学生继续深入思考文章内容。这样的教学方式,既尊重了学生的学习地位,又让学生的学习达到了“以读代讲”的目的。透过这样的教学,我们感受到了郭老师的语文课孩子们学得轻松,老师教得也很轻松。

四、让自评和互评走进课堂

许多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把诸如抄写、默写、背诵等客观作业交给学生自检互评,取长补短。学生在评改时,既能感受到老师的信任,也能感受到当一回小老师的快乐,还把知识又复习了一遍,一举三得。作文评改是语文教师的重荷,而往往教师批得辛辛苦苦,学生一看了之,真正的高耗低效。对于作文的评改,我们年级的贾老师经常“放纵”学生,具体的做法为:将每次作文评分标准板书在黑板上,先由学生独立评改一篇作文,要求有勾画、有旁批、有总评、有分数,并有签名。然后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补充,目的是多多学习他人的作文写法及评法,最后由各组推荐出一两篇优秀作文或评文,借助实物投影仪师生一起复评,选出最佳作文或评文。当热烈真诚的掌声伴着笑声在教室里回荡,所有同学都陶醉在这严肃又活泼、平等与信任的气氛中,眼神中闪烁着主动参与评改的自豪感。这样不仅让老师们从繁重的作文评改中解脱出来,而且也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让以往死气沉沉的作文评讲课变得活力四射,每周的作文评讲课也成了同学们的开心一刻,不仅积极参与评改,获得体验,又激发了写作兴趣。

猜你喜欢
作文同学老师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六·一放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