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作业设计

2016-05-30 15:05范约约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6年19期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作业

范约约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作业设计

摘 要 作业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而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的作业往往是被老师和学生所忽视的。文章通过对小学信息技术作业现状的分析,指出合理设计信息技术作业的重要性,并提出信息技术作业应该从“趣味性”“多层次性”“拓展性”三个角度进行设计。

关键词 小学 信息技术 作业 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9-0048-01

在任何学科教学过程中,作业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对于信息技术学科来说,学生信息素养的形成、计算机操作技能的掌握、处理信息能力的获得、实践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作业这一载体。但学生常常把信息技术课当成“放松课”,就是纯粹地玩电脑,这样就造成了一部分信息技术教师的妥协,例行公事布置一些课堂作业,对学生的完成情况却是不闻不问。当然也有一些老师认真对待了作业,尝试使用各种方法努力让学生完成。在这样的硬性规定下,作业上交的数量也许是可喜的,但质量和效果却是差强人意。

因此,教师应该要认识到信息技术作业的重要性,并深入思考如何设计合理有效的作业,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一、设计趣味性的作业,激发学生主动参与

教师在设计课堂作业时应该从学生爱听、爱看的事物入手,采用游戏、故事等形式,努力设计出形式多样、富有童趣、可操作性强的课堂作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

例:“找不同”是一个在儿童书籍里较为常见的游戏,也是低年级学生比较喜欢的游戏形式,将它应用到教学中,不仅学生兴趣浓厚,而且教学效果良好。在三年级下册第一课《指挥窗口》中,为了让学生掌握窗口的缩放与移动操作,让学生用画图软件分别打开两幅图片,在一分钟内找出两幅画中的不同之处。规定一分钟的时间实际上是有难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明白要想在短时间内找出两幅图片的不同之处,需要将窗口缩小,并将窗口左右并排显示,才能提高速度。这样,学生就在玩中学会了移动和缩放窗口的操作。

二、设计多层次性的作业,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学生水平的参差不齐,决定了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注意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适合自己水平的任务,让每个学生都能看到自身的进步,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例:在学完word后,学生需要制作一份精美的电子小报。对此,设计了三个不同层次的作业:

1.提供一个图文混排的参考小报中的素材,让学生模仿着做出参考小报的内容。

2.提供一个内容丰富的素材库和几个参考小报效果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素材,完成自己的作品。

3.学生自己确定一个具体的小报主题,提出格式上的技术要求,如:文本框、插图、艺术字等,让学生独立收集素材,制作一份精美的电子小报。

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作业,能力强的学生可选择比较难的做,能力弱的可以选择简单的。

三、设计拓展性的作业,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来说,仅仅掌握课堂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是不够的,他们需要更大的空间和机会来展现自我能力与想法。因此,可以设计拓展性作业,将所学知识进行延伸和发展,不仅给学生提供了个性张扬的空间,而且让学生能够将课堂所学的信息技术技能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例:在教学PowerPoint中的“自选图形”时设计了《交通标志我知道》这一课,最后布置了一个课后作业:以“我家在哪里”为主题,简单地用“自选图形”“文本框”设计制作一张从学校出发到自己家的交通路线图,并科学地标上交通标志。这样不仅巩固了自选图形知识,而且让学生在设计制作的过程中认识了交通标志,增强了交通安全意识。

总之,新课改下的信息技术教师需要不断研究小学生的认知习惯、心理特征和兴趣喜好,努力设计出形式活泼、富有童趣、可操作性强、有一定弹性并能适合不同学情的作业,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知识技能,提高信息素养。

猜你喜欢
小学信息技术作业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