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走进生活

2016-05-30 17:52张德秀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6年19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探究生活

张德秀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9-0074-02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 :学习最好的动机就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从中学数学教学的基本任务来看,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学习数学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还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课堂教学生活化,创设生活情景,激发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

1.导入生活化,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导入处理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情绪,以及思维的活跃程度。结合生活实例来导入新课,不但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内驱力,而且可以使要学习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形象化。例如:(1)如我在上《有序数对》时,利用了我们镇所在的经纬度导入新课,再通过游戏用排数前列数后找朋友,让学生明白了在数学中用一对有序实数能在平面中确定一个位置。使学生兴趣盎然。

2.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景,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在教学《圆》时,我先问学生:“同学们你们骑的自行车的轮子是什么形状的?”学生们回答:“是圆形的”。我又问:“为什么车轮要做成圆形的,而不做成椭圆形或方形的呢?”同学们开始七嘴八舌的议论开了。有的说:“车轮做成椭圆形的,骑在车上会一颠一颠的,”有的说:“做成方形的就骑不动了。”这样的导入马上就把学生的心给“抓住了”。他们都会思考:“车轮做成圆形的为什么就比较平稳呢?”因此在新知的教学时,如果能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创设学生熟悉与感兴趣的具体生活活动情景,就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二、结合学生的生活常识,培养学生用数学思想看待实际问题和发现数学问题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本次新课程对我们提出的新的要求。教师根据自身的知识经验、学生的生活经验,灵活使用教科书,创造性地选编学生喜爱的教学内容。作为工作在一线的教师,我们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坚持一个原则,源于教材,优于教材。如在学习《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探究3》时,我设计了这样两个问题:库尔勒—乌鲁木齐—温泉有公路、铁路相连,如图所示,若把香梨从库尔勒运到乌鲁木齐运费400元,从乌鲁木齐到温泉运费620元。试求公路、铁路运费的单价是多少?

以学生熟悉喜爱的生活情景为背景,提出一系列实际问题,将实际问题数学化。本节课在学生实际生活经验中学习数学,使数学知识融入了生活气息,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对数学知识有了新的认识,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三、在生活问题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应用数学的技能

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说过:“数学教师的首要责任是尽其一切可能,来发展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我认为关键要善于发现和挖掘生活中的一些具有发散性和趣味性的问题,例如在探究瓷砖的铺设方案时,我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家里购买了一套商品房,要铺地砖,给出几种尺寸和价格,请你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个瓷砖铺设的方案,并画出草图。”如果仅仅让学生计算每一房间需要几块瓷砖,其实只是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得不到提高。只有将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技能,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解题的技巧,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来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四、探究生活问题,让生活数学化

在数学教学中,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学习、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收集资料、动手操作、合作讨论等活动,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获得探索数学的体验,提高利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生活数学化。

收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例如,在探究打折销售问题时,从街上的“亏本大甩卖”“清仓大减价”等例子入手。如一家商店将某种服装按成本价提高50%后标价,有以8折优惠卖出,结果每件衣服仍获利10元,这种服装每件成本是多少元?这种销售的方式我们最常见的,该店以8折优惠卖出,但每件衣服仍获利10元,这是什么原因呢?这用数学的知识就很容易解释了。这个问题可用方程来解决,设这种服装每件的成本价为X元,则(1+50%)80%X-X=10,解这个方程得:X=50 表面上看好像是物品便宜,但实际商家隐藏了提价50%,我们经常忽略只看到以8折优惠卖出这个过程。所以当遇到这类销售方式时,物品是不是真的值得买要认真考虑,不要被假象蒙蔽了,这就让学生再次体会到数学真的有用,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数学,从而更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之,如何让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水乳交融,让学生走进生活学数学,使数学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在学生生活经验基础上构建知识,从而使学生感到学数学亲切、自然、具体、乐趣,真正让学生做到“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在数学中感受生活”。人人能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这是我们数学教师不懈的追求!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探究生活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