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新型的小组合作学习解决科学习题教学

2016-05-30 17:52郑靖东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6年19期
关键词:小组合作习题有效性

郑靖东

摘 要 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但是由于没有直接的经验可循,“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习题教学中遇到了特别的困难。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需要认真的反思,改进我们的教学,让“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习题教学中发挥最大的功能。

关键词 小组合作 习题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9-0079-03

一、小组互助合作学习模式的前景

学习方式的变革是实施新课程最核心、最关键的环节。小组合作学习是由教师组织学生,围绕小组的共同目标,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其实质是以合作为灵魂,以小组教学为形式,使每个学生平等参与学习,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形成一个促使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教学流程。小组合作学习因具有学生个体优势互补的作用,能最大限度发挥每个学生各自的经验、知识优势和思维特点,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而被受到广泛的关注,目前小组合作学习已被大多数学校所接受。

二、以往习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以往的习题教学所采取的方式是教师对答案或分析解题过程,学生只是听“过程”、听“结果”。这样一来,教师言之谆谆,学生倒是索然无味。教师反复讲的题目学生考试时仍然出错。习题课上最典型的现象是老师每讲完一道答案,学生们就抬起头用渴望的眼神看着老师,其实学生们眼神中隐含的意思是“老师你讲的太快了,我还没来得及记啊!”可见,这种“满堂灌”的习题教学,学生是处于机械被动的接受状态。由于缺乏思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没有得到激发,课堂效率极其低下。

三、小组合作学习在习题教学中的尝试

为了提高习题教学的质量,我在习题教学中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经过一个阶段的实践后发现该模式在习题教学中存在较大的问题,其主要表现为:

1.目标不明确。当试卷或习题批改之后发给学生,老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将错题不分主次一概进行小组讨论,通过合作订正错误,其方法欠妥。这样由于目标不明,需要讨论的题目太多,本应该一节课完成的习题课往往出现了延期的现象。实际上,不同的学生做错的题目不一样,错因也不尽相同。有些可以通过学生独立思考自己订正的题目不存在讨论的必要,有的则是由于学生能力欠缺而不能独立订正的,这样的题目才有必要进行讨论。

2.小组合作难分工。习题课中的小组合作不同于平时新授课,平时上课小组成员都是围绕一个共同的主题进行讨论,小组成员之间可以合理分工、明确职责。但是在习题课中,学生需要讨论的主题不再单一,学生无所适从,难以汇总成一个需要共同解决的问题,导致小组成员之间合作困难。

3.课堂热闹,纪律纷乱。同一学习小组成员之间由于水平参差不齐,尤其对一些普通的学校,每班约有一半左右的学生成绩相对较差的,这部分学生在习题课中几乎无法参与小组讨论。他们既然无事可做,就干脆在优等生相互讨论或向老师请教时,私下里借讨论之名行吵闹之实。由于教师在辅导个别成绩好的学生时无暇顾及其他学生,课堂秩序难以调控。

四、在习题教学中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改进

难道“小组合作学习”不适合习题课教学,习题课又该采用怎样的方式进行呢?对此我进行了深刻的思考。美国缅因州的国家训练实验室“学习金字塔”的研究成果显示,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在两周以后还能记住的学习内容多少是不同的,它是一种现代学习方式理论,该理论可用金字塔图像表示:

在塔尖,第一种学习方式是“听讲”,也就是老师在上面说,学生在下面听,这种我们最熟悉最常用的方式,学习效果却是最低的,两周以后学习的内容只能留下5%;第二种,通过“阅读”方式学到的内容,可以记住10%;第三种,用“声音、图片”的方式学习,可以记住20%;第四种,是“示范”,采用这种学习方式,可以记住30%;第五种,“小组讨论”,可以记住50%的内容;第六种,“实践练习”,可以记住75%;最后一种在金字塔基座位置的学习方式,是“学生互助或实践所学知识”即“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可以记住90%的学习内容。

从图像中可以看到,学习内容的留存率不足50%的几种学习方式,都是被动学习;而学习内容的留存率达到或者超过50%的几种学习方式,都是主动学习或参与式学习。该理论指导我们,如果要在习题课教学中取得较高的效率,必须采取“小组讨论”“实践练习”“学生互助”等方式的学习,而这三种学习方式在我们平时的习题课堂教学中整合到一起,那就是小组合作学习。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小组合作学习在习题课中显得困难重重呢?我反思自身的习题课教学,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以往的习题课教学和小组合作学习不能相融合,主要原因是两个方面,其一是学习小组的分配不合理;其二是对小组合作学习理解太片面。为了提高“小组合作学习”在习题课中的实效性,我实行了新的做法。

1.重新分组,特定安排学生的座位。在座位的安排上,我们把学习小组分成7人一组,每班分成6-7组,每组大组长1人,要求成绩优秀;小组长2人,成绩中上、且这两人水平相当;组员4人,成绩一般,也是水平相当。组内形成分级管理制度,大组长对两个小组长负责,每个小组长各管理两个组员,小组长对自己管理的组员负责。我以每班48人为例,把所有的大组长按照水平相当的原则,每2人一桌集中在一起;每两个水平相当的小组长坐在一桌分散到班级各个位置,每两个水平相当的组员坐在一桌,具体安排如下表:

管理时,每个大组长管理坐在同一桌的两个小组长(必要时大组长可以走到他所管理的两个小组长旁边),每一桌的小组长一个管理他前桌的两个组员,另一个管理他后桌的两个组员。

2.重新理解小组合作学习。原先我以为小组合作学习一般都是先进行小组合作,组内解决问题,把解决不了的问题再进行组间合作和教师点拨。而且教师还刻意追求小组成员之间能平衡发展,每个学生都能形成相同的能力和水平;其实由于学生个体之间本身存在着差异,这是一种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想法。因此,我们要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追求让学生个体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

改变观念后,我们实现的是小组分层合作学习,认为小组合作学习可以组内和组间同时进行。由于学生个体有差异,我们把所有大组长的座位安排在一起进行组间合作;每个小组的两个小组长在一起、每个小组长下的两个组员在一起,他们所进行的是组内合作。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进程中学生先进行 “实践练习”,再进行“小组讨论”,然后进行“学生互助”让学生教会学生。

比如,一份试卷批改完成后,把试卷和参考答案一起发给学生,先让全体学生进行独立订正,订正完成后对答案,然后针对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由于大组长都是优秀的学生,他们出错的题目一般很少,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订正、并讨论解决出错的题目。这时老师重点关注的是大组长这一块,在大组长们的周围观察,看他们的订正讨论情况,如有困难的应给予适当的点拨,最终要求大组长完全会做试卷中的题目。当大组长分析订正完试卷后,小组长们的订正讨论情况也差不多了,这时要求大组长走到他所管理的小组长的旁边,担任小老师的角色帮助小组长解决有困难的题目,力求让小组长搞懂每一道题目,这时教师重点关注的是小组长这一块,教师在教师内巡视,当大组长辅导小组长有困难时教师要给予适当的指导。当小组长完全掌握试卷的内容后,班内的组员们也订正分析的差不多了,这时,教师要求大组长和小组长3人一起担任小老师,帮助解决组员认为有困难但相对简单的题目。

五、改进后小组合作学习的优点

1.课堂有序,时间充裕

新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考虑到了小组成员间的差异,在学习任务的安排上先让所有的学生独立订正,成绩一般的学生出错的题目较多,且有相当一部分的题目都是基础题,这些题目他们是可以通过看书来独立解决的,这样避免了一开始就进行小组讨论,使成绩一般的学生不能有效参与,趁机浑水摸鱼造成课堂混乱的现象。由于学生水平存在差异,一定是大组长们先完成订正,他们订正的时间一般在10分钟左右,讨论解决问题时间5分钟左右,且他们在讨论的时候都集中在一块,而小组长和组员都还处在独立订正的阶段,他们有没有吵闹老师很容易发现,因此局面容易控制。时间安排上,大组长完成订正的时间在15分钟左右,此时小组长们也大致完成了独立订正,这时两个小组长在大组长帮助下一般在25分钟内能完成订正,当小组长订正完成后,他的组员此时大致完成了独立订正,那他们在大组长和小组长一起帮助下在40分钟内能完成订正,这样每一节课还有5-10分钟的时间进行试题总结,或进行题目的变式训练,课堂时间安排非常宽裕,不再出现以前碰到试卷讲评课总会拖堂的现象。

2.小组合作方式多样,习题课教学效率很高

在习题课教学中所采用的小组分层合作学习,学生独立订正的阶段实际等同于“学习金字塔”中的“实践练习”;有大组长之间、小组长之间、组员之间合作讨论阶段;在大、小组长担任小老师的时候,相当于“学生互助或实践所学知识”的学习阶段。一份试卷分析之后,大组长和小组长都能基本掌握试卷的知识,组员能掌握七层左右。事后我们调查了组员们,问组长在给你们讲解时侯能听懂、能理解吗?绝大多数组员都说能听懂。可想而知,要想组员们能听懂自己的讲解,组长们对题目的理解已经是非常地透彻了。

3.能照顾到全体学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主动地参与学习

习题课上,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自己相应的任务,对成绩一般的学生也不用担心他们是否能参与优秀学生的讨论。因为,在优秀学生讨论的时候,成绩一般的学生也有自己的事情可做。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也不用担心他们订正完试题后无事可做,因为他们要思考的是如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向他人讲述,并使他人能够理解自己所说的内容,这样组长的能力也可在原来的基础上更上一层。

参考文献:

[1]王静霞.有效提高小组合作的效益[J].文学教育,2012,(3).

[2]赵五洲.浅谈如何开展试卷讲评课[J].中国校外教育,2011,(7).

[3]潘苗苗.上好试卷讲评课,提高复习有效性[J].现代教育,2012,(7).

猜你喜欢
小组合作习题有效性
从一道课本习题说开去
抓住习题深探索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