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醇与钠反应实验的改进

2016-05-30 17:52李文富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6年19期
关键词:烧杯注射器试管

李文富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9-0081-01

在现行高一《化学》必修二人教版教材P73页第三章第三节讲乙醇的化学性质时,有乙醇与金属钠反应的实验,课本把实验装置设计成如图1所示形式。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用图1所示装置做乙醇与钠反应的实验时,有一些不足之处:

1.实验中要用铁架台固定试管,装置不便于移动,教师演示实验时,后排的学生不容易观察到实验现象。

2.点燃产生气体时,火苗十分微弱。如果取用一颗绿豆大小的钠与乙醇反应,验纯气体后再在针尖点燃气体时,通常只能看到很微弱的一点火星,有时甚至会出现不能点燃的情况,对实验成功率造成很大的影响,不便于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3.气体点燃后,能持续燃烧的时间很短。按教材上的实验步骤,点燃后把一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在烧杯壁上出现液滴的现象不明显。

4.该实验不便于设计成学生分组实验,因为使用试管作反应装置,学生实验又有一些不可控性,如果气体不纯净时就点燃,可能发生试管炸裂的安全事故。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通过不断的探索,改进了实验方法,如果把实验装置改换成图2做乙醇与金属钠反应的实验,实验现象很好,完全可以克服上述不足。

实验用品:一次性注射器一个(10ml)、烧杯、试管、乙醇、钠、滤纸、小刀、火柴、酒精灯、镊子

使用该装置,可按下列步骤进行操作:

1.取一支10ml的医用注射器,取出活塞,从注射器尾部加入约3~4ml乙醇(不需要用量筒,注射器上有刻度线,直接加入乙醇即可,操作方便)。

2.将一小块新切的、用滤纸擦干表面煤油的金属钠从注射器尾部加入乙醇中。

3.将活塞插入针筒中,立即倒立注射器,使针尖朝上。

4.用一支试管收集气体验纯,验纯后点燃气体,将一干燥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片刻在烧杯壁上出现液滴后,迅速倒转烧杯,向烧杯中加入澄清石灰水。

该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实验装置设计简单,材料易得,轻巧耐用。

2.实验现象十分明显,针管口很细,可以增强氢气喷出时的压力,火焰高度可达1~3cm,燃烧时间长。

3.可控制火焰大小,火焰较小时,向上压缩活塞,火焰会变大;要使反应停止时,向后抽动活塞就可使火焰熄灭。

4.安全可靠,针管为塑料材质,不会发生炸裂的安全事故,实验易于进行,成功率可达100%。

5.用此套装置完全可将该实验设计成分组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增加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猜你喜欢
烧杯注射器试管
特别的“冰袋”
无土栽培在试管苗移栽中的应用探讨
按摩注射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