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试题浅析与反思

2016-05-30 17:52周永宏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6年19期
关键词:理综选择题基础知识

周永宏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9-0083-02

年复一年的高考在风调雨顺的盛夏中又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读罢高考试题,感受颇多,我觉得2016年高考理综试卷(全国卷3)生物试题的特点总体可概括为五个字,即“和”“静”“淡”“常”和“趣”。命题内容主要以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干考查点,贴近生产和生活实际,注重对学生的基本生物学素养和能力的考查;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和要求,体现了“试卷难度适中,趋于稳定,注重基础和能力考查”的特点。具体浅析和反思如下。

一、试题在“平和”中查基础

整份试卷始终贯穿着“平和”和“和谐”,没有任何的“偏”“怪”“难”,着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在具体情境下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选择题第1题,考查细胞膜的成分、结构、特性、细胞膜系统和跨膜运输等基本概念及基本原理;第2题考查四种经典实验的方法和技术;第3题结合人体实际考查水盐平衡调节的原理及过程。非选择题第31题(1)考查群落丰富度的概念,(2)考查冻原生态系统的土壤中有机物积累量丰富的原因;还有第32题的(1)(2)及选修1的(1)(3)等,这些问题的答案均可在课本和笔记中找到。可见试题回归课本,强调基础,体现“平和”,在“平和”中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掌握情况,在“平和”中考查学生对知识脉络认知的清晰程度和对知识体系的把握程度。

二、试题在“平静”中设“坎坷”

在“重基础”这条主线的串联下,试卷整体显得“平静”和“平凡”,但在“平静”中又设置了“坎坷”,使试卷表现出“平凡而不俗”“平静而坎坷”。例如:选择题第6题,以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自交和测交知识为载体,内容显得“平凡”“平静”,但在F2植株数目上设置了“障眼坎坷”,粗心的学生将F2中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的比例看成了3:1,导致以后的问题无法解释;非选择题第29题,将环境温度、相对湿度和植物“午休”等“平凡”“单一”的信息进行了综合拼盘,致使问题汇成“波浪”;第30题的(1)将饥饿、进食、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等简单的单因子问题重复交织,构编成复杂的“艰难坎坷”,达到了“易行而难达”的效果,最终使“平静”的试题显得“波澜壮阔”“动魄惊心”。

三、试题在“平淡”中显灵活

我觉得今年的高考理综试卷(全国卷3)生物试题读起来很淡,很清,很纯,字里行间流露出“淡”“真”“巧”和“灵”。例如:选择题第5题,以“平淡”的生态系统食物链、食物网知识为载体,巧妙、灵活地考查了生态系统的调节机制、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有关知识;第6题以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自交和测交的过程形式阐述问题,实则灵活、巧妙地考查两对基因互作的自由组合规律问题。还有非选择题,第30题的(1)(2),第31题的(3)及第32题的(3),这些内容、材料和设问都没有追求“时髦”和“新颖”,而是在“平淡”中阐述问题,在“平淡”中设问,但考查的是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分析解决问题的灵活程度。

四、试题在“平常”中测能力

平常才能显露特质,平常才能表现本色,在平常中发挥潜能,在平常中展示能力。我觉得今年的高考理综试卷(全国卷3)生物试题的另一个特点是“平常”,让考生在“平常”中张扬自己的个性,在“平常”中检测考生的能力。例如:选择题第3、4、5题,需要考生对动物生命活动调节、人体内环境稳态、植物激素调节、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等知识的实质有准确理解,经过思考分析后才能得出正确答案,考查了学生运用基础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6题要求学生明确掌握不同相对性状的杂交、自交和测交的原理和规律,并能对相应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的种类及数量等进行明确分析,考查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非选择题29题和30题中加入了图表数据和坐标曲线等模型情境材料,将基础知识检测与实验探究考查综合串联起来,考查了考生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理解和综合分析能力、判断解决问题能力及实验探究能力;第32题(3)以基因突变、自交及基因型为Aa的子一代个体为情境,判断自交后代最早在哪一代中观察到显性突变性状和分离出显性和隐性纯合体。这样的设问系统性强,思维含量高,需要学生运用扎实的遗传学知识灵活、清晰地去分析解决。

五、试题在趣味中检“文才”

今年高考理综试卷(全国卷3)生物试题中,两次巧妙地引用了古谚语和成语,增强了试卷的趣味性,丰富了试卷的内涵,使试卷雅趣盎然。例如:选择题第5题,引用了中国古谚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将生态系统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实质和原理表现得淋漓尽致,通俗易解。非选择题第31题,在阐述冻原生态系统的特点时,引用了成语“不毛之地”,将营养结构很简单、群落丰富度极低的冻原生态系统的荒凉景象展现在人们面前。近几年来的高考试题中都要求考生进行适当的文字简答,今年的试题中,非选择题29题、30题、31题和选修题四个题中,共有七个设问要求考生用文字简答,分别简答判断的依据、形成的原因和操作的目的等等,这种要求利于考查考生的文字叙述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文字叙述和语言表达,检测考生的语言“文才”。体现了全面考查,选拔人才的功能。

反思:今年的高考理综试卷(全国卷3)生物试题充分体现了基础性、灵活性和检能力的特点,试题关注学生的科学素养,体现新课程对“知识、能力、情感与价值观”的目标要求,反映了新课程的基础性和创新性的特征。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应该注重加强学生“双基”的积累,强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知识细节落实到位,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网络化、体系化。在教师的精心设计和指导下,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在“摸、爬、滚、打”中切实夯实基础,总结学习经验,弄清知识规律,善思创新,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猜你喜欢
理综选择题基础知识
2022年高考理综化学模拟试题B卷
2022年高考理综化学模拟试题A卷
清律的基础知识
单项选择题狂练
2021年高考理综化学模拟试题A卷
数列选择题精选精练
例说速解选择题的几种有效方法
从2019全国理综Ⅰ卷看近三年来物理试题的坚持与实践
掌握基础知识
十种妙招握在手 破解选择题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