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组织高效数学课堂

2016-05-30 19:33和喜梅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6年19期
关键词:小组讨论有效性情境

和喜梅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9-0097-01

所谓的高效课堂是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以学生学习的方式转变为条件,以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学习为目的,让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课堂的高效是教学的终极目标,是教师的永恒追求。优化课堂教学,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使学生成为真正学习的主人,这是我们一线教育工作者不懈追求的目标。在各级各类数学观摩课、研讨课乃至学校的随堂听课,很高兴地看到学生学习方式的明显变化:以往的“师问生答”变成了“畅所欲言”,“师说生听”变成了“自主学习”,“个人学习”变成了“合作探究”,课堂的师生互动气氛异常的活跃,学生的个性也得到一定的张扬。这一转变确实令人欣喜。然而,反思却让我们看到:在热闹与自主的背后,也折射出一些形式与无效,那么,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下面就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情境创设的有效性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如何从讲课一开始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一堂课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此,优化教学情境的设计,用形象的语言和丰富多彩来缩短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距离,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于是过去的“复习型”“开门见山型”等导入课题的方法大多被“创设情景”导入法所代替,内容生动、学生熟悉、感兴趣的教学情境很多,课堂所追求的“让学生真正成为主体,拥有学习主动权”在预设好的情境和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得以实现。

二、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每一堂课都免不了课堂提问,课堂提问是教学中最常见的环节,有效的课堂提问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及时取得教学的反馈信息以便检查教学效果,活跃课堂气氛,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那怎样才是有效的课堂提问呢?我认为在课堂提问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教师所提的问题必须切合学生的基础。所提的问题要有思考的价值,对学生理解问题起关键的作用。在实际操作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把难回答的问题分解成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问。

第二,所提的问题要有趣味性,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巧妙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关键处设疑,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引起他们探求知识的欲望。另外,课堂提问富有情趣,使学生感到有趣而愉快,在愉快中接受知识,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小组合作的有效性

目前参与式学习、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被越来越多地引入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体现了“与人合作,并与同伴交流思想的过程和结果”,不但充分地体现教学的民主,也给予学生更多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相互交流的机会,是学生取长补短、展现个性的舞台。因而,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很多的课堂上都可以看到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但是,我们在听课的过程中也经常看到这样的场面:孩子分组围坐在一起,老师一宣布小组讨论开始,学生就像蜜蜂采蜜一样,教室里马上是一片嗡嗡的声音和学生忙碌的身影,谁也不知道其他人在说什么和干什么?有的是组长一个人在发挥,其它学生当听众;有的小组合作的分工、意图不明确,学生不知所措,一脸茫然;还有的学生就自己在那里玩……一些数学课堂过分追求“观赏价值”,非常浅显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不必分组的内容安排小组学习,显而易见的结论要求学生实践、验证……合作交流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它的理念是完全正确的,但有些教师却在课堂教学中走形式和走过场的。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呢?首先,我们要思考:提出的问题,有没有合作的必要。对于那些学生能独立解决的问题,就不需安排合作学习。只有那些学生单独不能解决的、并能最大限度发挥学生之间优势互补的问题,才是有价值的合作,是为了学生发展的有效合作。其次在具体操作中教师应明确:①分工明确。②建立机制。③适时引导。

猜你喜欢
小组讨论有效性情境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厘清小组讨论的两种取向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如何提升初中社会课小组讨论的有效性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
语文学习小组讨论的纠偏与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