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走进精彩的英语课堂

2016-05-30 23:59袁招领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6年19期
关键词:走进精彩引导

袁招领

摘 要 在中学英语课堂中,兴趣是关键,所以教师要巧用情感引导,让学生自主创造性地学习。在学习中,要让学生时时都保持着浓厚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好动,喜欢新事物,教师要抓住他们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英语情感。因此在英语课堂中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引导为风向标;以课堂氛围为催化剂;以课堂活动为支撑杆;以课堂评价为营养素。通过教师的多实践、多反思来实现我们心中的理想课堂。

关键词 引导 走进 精彩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9-0093-02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英语课堂教学越来越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如何改变以往的课堂教学模式,打破教师和学生的角色界限,充分调动师生间的交往性和互动性,从而改变课堂的紧张气氛,使课堂成为一个和谐的、活跃的、活动式的场所引起了教师们的关注。教育心理学家指出,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从问题开始。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的设计是重要的环节。通过提问,把学生的思维活动和语言活动吸引到问题情境中,使学生精神集中专一。通过多年的教学,我认为关键是要抓住课堂教学中的几个互动效应。

一、利用语言教学优势,创设师生情感“互动”的教学模式

一堂课的成功与否与师生间的情绪状态有很大的关系,教师的情绪会与学生的情绪产生互动。如果教师心情愉快,面带微笑,学生自然而然地也会微笑起来,愉快起来,这样整个教学过程就会其乐融融。学生放松了,没有胆怯的心理,就能集中注意力听课,课堂效率也相应得到提高。相反,教师板着脸,自然就拉开了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出现畏惧心理,学生担心着老师的情绪,就无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可见,教师在课堂上必须超越自己的个人感情,调整好上课的情绪,才能与学生产生相应的情绪互动。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情绪的力量往往构成教学过程中最微妙、最有意义的因素。”外籍教师总是提前进入教室,忙着为上课设计板书,或抓紧时间和学生练口语。学生听懂了就能对答如流,就会由衷地产生一股兴奋感和成功感,这是最佳的课前热身。上课铃响起,教师走向讲台说:“Shall we begin our class? ”课前这样的过渡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找到了师生共同学习的良好契机。另外,教师还应注意肢体语言,教师的身势和表情虽属于非语言沟通方法,但对提高课堂效率仍有积极的意义。身势与表情能辅助有声语言更准确、更有效地表情达意,也能使学生形成一种动态的印象,从而达到暗示、启发和引导的效果,使学生保持一定的兴奋度,更大胆地发挥自己的能力。

二、师生设疑解疑的互动,加快问题的解决,有利于教学目的的实现

在教学中,教师针对具体的课堂教学内容,抓住要领性的问题,巧妙而恰当地提出相应的问题,促进设疑解疑的互动。师生设疑解疑的互动大大加快了问题的解决,有利于教学目的的实现。当然,设疑必须以兴趣为支点,才能使互动达到最大的效果。如在教Unit 7 How much are these pants?时,我想到现在的学生对服装很感兴趣,且很关注流行时尚趋势,我首先设计如下提问:Do you like shopping? What do you often buy when you go shopping? How much are they? 这时,学生根据直接或间接的经验反应,主动并有目的地和教师回答。在不断的提问、回答中,学生听说能力有了提高,并且对服装好价格表达有了更清晰的了解。可见,教师抓住学生“羞于开口——乐于开口——惯于开口”这条规律,进行大量的互动实践活动,能保证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教学回答中,提高课堂效率,同时提高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能力。而提问的技巧包含以下几方面:

1.提问的层次性:提问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

2.提问的多样性:采用单个回答、小组讨论、全班讨论等形

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3.提问的针对性:因人施问。根据学生水平进行分层提问,使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对培养各层次学生的学生兴趣,尤其对打破后进生对提问的畏惧心理有很好的效果。

4.提问的思想性: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意义,借助一些问题的设计把德育渗透到情境设计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同时,在教师与学生互相提问以后进行适当的总结。俗话说“编筐织篓全在收口”,没有总结就没有提高。适当的总结能使学生在明确各问题答案的同时明确课堂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更能提高课堂效率。总之,教师课堂提问应从学生实际出发,精心设计提问,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作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创新和启发互动,挖掘学生内在的潜能,提高学生英语的积极性和兴趣性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上课时,为了能较直观地进行教学,往往需要使用一定的教具。教具的多样性、灵活性会很大程度地感染学生,使学生有一种创新的欲望。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不断进步,多媒体课件的广泛应用,使课堂教学显现多姿多态的格局。生动的情境、丰富的内容,大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思维活跃,思考问题速度快且思路清晰。学生的创新思维又进一步推动了教师教学方式的创新。课前根据教学内容布置学生制作一定的教具,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开发了学生的智力,使创作的教具既适合教学要求又充满趣味性和想象力。

运用灵活多样、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英语课上合作伙伴时常变化,需要用英语去问、去找。一个学生是cheap,那expensive就是他的伙伴;一个学生是big,那他就要找small;一个学生是waiter,那他就要找restaurant。又如,把全班分成几组,每组每人一句英语,限时记忆;然后小组成员将自己的句子说出,并排列顺序,看哪组速度最快;最后按顺序排好对,组合成小故事。这种活动教学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学生感到学习英语不再是负担,激发了想象力和创造力,满足了求知欲,有利于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

每堂课都有一定量的课堂交际活动,其表现方式是课堂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大量的交际活动,就像打篮球。其中,学生为中心,教师的一切活动都是帮助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

现代教学大多采用启发式教学,不只看重一个知识点的结论,更看重一个知识点的推理过程,使学生更好地、更具体地掌握知识点。在教师与学生不断的启发过程中教与学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讨论式的活动。如我在教学过去进行时态时,利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很快由现在进行时的结构推证到过去进行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回答又启发教师必须把过去进行时和现在进行时结构作比较,找出它们的不同之处,从而更透彻地理解过去进行时的结构。这种互动大大提高了教师与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相长在这里表现得最为突出。通过创新和启发的互动,挖掘出学生内在的潜能,从而大大提高学生学英语的积极性和兴趣。

参考文献:

[1]桂诗春,宁春岩.语言学研究方法[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7,(3).

[2]沈陈炎.重视初中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J].考试周刊,2007,(07).

猜你喜欢
走进精彩引导
物理课“精彩”的要素徐文超
解除束缚,让文言文“活”出精彩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