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地区研究生心理压力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

2016-05-30 03:54李海燕常苗
亚太教育 2016年14期
关键词:应对方式西藏地区心理压力

李海燕 常苗

摘 要:采用《硕士研究生心理压力源问卷》和《应对方式问卷》对西藏某高校2011至2014级的194名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以探讨研究生心理压力与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生心理压力与应对方式之间存在很大程度的相关;男生、理科生以及2013、2014级研究生在心理压力方面存在显著差异;30岁以上研究生、男生以及为独生子女研究生在应对方式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西藏地区;研究生;心理压力;应对方式

一、引言

压力是个体应对那些自己认为很难应付的情况时,所产生的异常反应,是个体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它是机体的内部状态,是一种强烈的情绪和生理上的唤醒[1]。有关压力的研究并不少见,但针对研究生压力的调查研究却并不多[2、3、4]。已有研究表明,研究生心理压力状况及由此带给其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而在面对不同压力时采用何种应对方式,也将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对西藏地区研究生的心理压力与应对方式进行了调查研究,探讨了西藏地区研究生心理压力与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力求促进西藏地区研究生身心和谐发展,进而为西藏地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为了全面、真实的了解西藏地区研究生心理压力与应对方式之间关系,本研究采用了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西藏某高校2011级至2014级在读研究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回收并剔除无效问卷后,得到有效问卷共169份,有效收回率为87.1%。

(二)研究工具

1.采用刘颖编制的“硕士研究生心理压力源问卷”[5]。该问卷由32个项目组成,包括7个因子结构,即学业、人际交往、就业和前途、家庭关系、婚姻爱情、经济、其它。本问卷验证性因素分析证明该量表的理论结构模型拟合良好。量表的a系数和分半信度分别为0.9148,0.9496,有较理想的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问卷采用5级评分,从1至5级,“1”表示无,“2”表示轻度,“3”表示中度,“4”表示相当重,“5”表示严重。分数越高表示健康状况越不乐观。2.采用肖计划等人编制的“应付方式问卷”[6]。该问卷为自评问卷,共由62个题目构成,包括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合理化六个分量表。每个条目有两个答案“是”“否”,如果选择“是”,则继续对后面的“有效”、“比较有效”、“无效”做出评估,如果选择“否”,则继续下一个条目。每个分量表得分愈高,说明愈多采用该种应付方式。本研究对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进行重新检验,得出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770,结构效度也比较理想。

(三)数据处理

对回收的调查问卷进行编码整理,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等方法分析了不同因素对于西藏地区研究生心理压力源与应对方式的影响,例如:性别、学科类型等。同时还采用相关分析对心理压力源与应对方式之间关系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所用的统计软件为SPSS17.0。

三、结果

(一)西藏地区研究生心理压力源在性别、学科类型及入学年份上差异

对西藏地区不同性别研究生的心理压力源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见表1),只有在人际压力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对西藏地区不同学科类型研究生的心理压力源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见表1),在经济压力和家庭压力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对西藏地区研究生在不同入学年份的心理压力源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见表1),不同入学年份的研究生在学业压力、经济压力和家庭压力方面都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经过事后多重比较发现,2014级与2013级研究生在学业压力、经济压力、家庭压力方面均明显高于2011级研究生,同时2012级研究生在学业压力方面也显著高于2014级研究生。

(二)西藏地区研究生应对方式在年龄、独生子女上的差异分析

表2西藏地区研究生应对方式在年龄、独生子女上的差异分析(M±SD)

对不同年龄研究生的应对方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见表2)发现,在自责、幻想、合理化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经过事后多重比较发现,30岁以上的研究生在自责、幻想以及合理化方面均显著高于20-24岁和25-29岁的研究生。对是否为独生子女研究生的应对方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见表2)发现,在求助因子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三)西藏地区研究生心理压力源与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

从表3结果可以看出,压力源各因子与应对方式各因子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与压力源各因子存在显著正相关;解决问题与压力源各因子存在负相关,其中解决问题与学业压力因子、人际压力因子存在显著负相关。求助与压力源各因子存在负相关,但都未达到显著水平。说明研究生在遇到压力时还是倾向于采用不成熟的应对方式,成熟的应对方式使用较少。

四、分析与建议

(一)西藏地区研究生压力源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从性别方面的分析来看,不同性别研究生在人际压力因子上存在显著的差异,男生比女生更具人际压力。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从性格来说,女生相对内敛含蓄,能主动约束自己,而男生相对比较粗犷、易冲动,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感,这样就很容易出现人际交往问题。此外,不同学科类型的研究生在经济压力与家庭压力因子上均有显著差异,文科生具有更强的经济与家庭压力。这与以往的研究具有一致性[7、8]。原因可能在于:在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现代社会,文科生作为一个整体在扩招时期毫无疑问面临比理工科学生更大的压力。大多理工类学科的应用性及个体实践能力更强,更符合社会发展及经济建设的需要;而文科生由于自身学科的特点和研究性质,可能會体验到更多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与理工科研究生相比,体验到的压力会更大。

(二)西藏地区研究生应对方式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从年龄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不同年龄研究生在自责、幻想和合理化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仅从平均得分来看,30岁以上的研究生在自责、幻想以及合理化因子方面都高于其他年龄段研究生。究其原因:一方面,30岁以上的研究生正处在人生的关键期,在认知上可能表现为一种矛盾的心态和两面性的人格特点,导致其行为可能更具消极性。另一方面,年轻一代的研究生在思想及自身责任方面更单纯,因此,它们可能会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勇于尝试自己解决问题或者向有经验者求助,应对方式更积极。另外,本研究中,与非独生子女相比,独生子女较多使用求助的应对方式。这可能与独生子女养尊处优点的生活经历,无需操心的行为习惯有关,致使他们在自主性和独立性上有所欠缺,从而表现出更多的求助行为。

(三)西藏地区研究生心理压力源与应对方式的相关关系

本研究结果显示,积极的应对方式(解决问题、求助)与心理压力的大小呈负相关;消极的应对方式(自责、幻想、退缩、合理化)与心理压力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同时,本研究也发现,西藏地区研究生在面对压力时,多采用不成熟的应对方式,这说明该地区研究生身心发展不够成熟,不能理智的面对困难与挫折,还不能完全通过自己的力量去解决问题。

因此,对于西藏地区高校研究生的教育,应注重“学会应对”实践的知识的传授,培养其积极应对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同时,加强引导,激励研究生通过自身努力去面对困难与挫折,不断提高自身的应对技巧和能力。

参考文献:

[1]廉串德,郑日昌.高一学生学校压力与教师领导行为模式的關系研究[J].心理科学,2003,03:549-550.

[2]雷丽萍,丁库克,陈改清.理想与现实的碰撞—研究生人群心理压力探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4,06:22-24.

[3]禹玉兰,郑希付.扩招时期研究生心理压力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03:99-103.

[4]王冬艳.社会变革中研究生的心理压力与调适[J].中国高教研究,2002,11:64-65.

[5]刘颖.硕士研究生心理压力、应对方式、心理健康的现状及相互关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

[6]肖计划,等.应对方式问卷效度与信度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6,10(1):164-168.

[7]王富荣,茅默.理工科大学生心理压力的调查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1,7(1):31-36.

[8]王富荣,龚惠香.不同类别大学生心理压力比较与对策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1,(10):42-44.

(作者单位:西藏大学师范学院)

猜你喜欢
应对方式西藏地区心理压力
西藏地区日照气候变化特征
山东体育学院术科教师职业压力的调查研究
浅谈如何应对讲解员的职业倦怠期
飞行员心理健康与工作压力和应对方式
西藏地区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
警察心理压力现状及应对策略
消防员心理压力状况调查
西藏地区大学英语教学环境分析
20世纪上半叶西藏地区交通近代化的构想与实践述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