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文创产业创新网络的协同机理与溢出效应

2016-05-30 08:57刘国岩
中国经贸 2016年14期
关键词:文创产业溢出效应

【摘 要】文创产业具有高知识性、高增值性和低能耗、低污染等特征,是现代城市创新发展的新引擎,基于杭州十大文创产业园区的问卷调查,阐述了文创产业的发展现状并建立社会创新网络模型,分析了社会创新网络的结构、主体间协同的机理和创新的溢出效应,为杭州进一步完善文创产业社会创新网络提供帮助。

【关键词】文创产业;社会创新网络;协同机理;溢出效应

一、引言

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文创产业具有高知识性、高增值性和低能耗、低污染等特征,发达的文创产业是现代城市创新发展的新引擎,也是国际大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之所在。英、美、日、韩、法、德等地区都致力于加速文创产业的发展。随着杭州新型工业化、信息化进程的加快,文创产业已贯穿在经济社会各领域各行业,呈现出多向交互融合态势,成为主导和支柱产业。2007年,杭州市委、市政府就制订了将杭州打造成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的战略目标,大力发展西湖创意谷、之江、西溪、运河天地、湘湖等十大创意产业园区,到2015年形成产业规模巨大、产业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大、文化品位较高、创业环境一流、专业人才聚集、知名品牌众多、产权保护严密、公共服务完善的文化创意产业群,把杭州打造成以文化、创业、环境高度融合为特色的“国内领先、世界一流”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然而,迄今为止,杭州文创产业整体规模仍然偏小,与北京、上海相比差距较大,十大园区之间缺乏紧密联动,文创产业与高校、政府及社会组织间的产学研合作还不够紧密,社会创新网络尚需进一步完善,尤其是创新主体间的协同作用没有充分发挥,文创产业内部及对其他产业的溢出效应和创新扩散还不够充分,对相关产业的促进带动作用不突出。

二、文创产业的相关概念及理论研究

文化创意产业简称文创产业,是一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主要涉及文化艺术、影视传媒、软件和计算机等信息服务、工艺与设计服务、时尚消费、广告装潢、咨询策划等领域。文化创意产业最早见于1997年由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工党内阁所推动的创意产业,旨在提升经济中原创力的贡献度。同一时期,韩国也开始从电影等产业开始发展文化内容产业,并成立文化内容振兴院与通过文化内容振兴法。

创新的概念最早于1912年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区域创新网络是创新行为主体在正式与非正式的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刘兰剑和司春林指出创新网络通常指技术创新网络,是由多个企业及相关组织组成的,以产品或工艺创新集群产业化为目标,以知识共享为基础,以现代通信技术为支持,松散耦合的动态开放新型技术创新合作组织。张宝建等(2011)解释了企业创新网络嵌入社会网络的形成机制和进化模式; Carvens , Consoli D等(2008)将创新网络进行分类,建立了空心网络、柔性网络、虚拟网络、政治网络等模式模型。张巍,党兴华(2011)对社会创新网络中企业网络权利和网络能力进行了相关分析。喻科(2011)分析了产学研合作的社会创新网络主体之间的网络关系和网络特性。协同效应又称增效作用,是指两种及以上的组分相加,所产生的作用大于单独应用时作用的总和。20世纪60年代美国战略管理学家伊戈尔·安索夫将协同的理念引入企业管理领域,此后Eisenhardt(2000)指出协同效应通过资源共享或重组来创造竞争优势;林进智,郑伟民(2013)运用实证分析了FDI在我国信息通信行业产生的溢出效应;刘和东(2011)基于超越知识生产函数的动态面板模型对区域创新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魏江(2003)对小企业集群创新网络的知识溢出效应和知识溢出的动态控制机制进行了分析。项歌德等(2011)運用空间面板计量经济学方法,对我国社会网络中空间溢出效应进行了分析。

三、杭州文创产业的发展现状——基于十大文创产业园的调查数据

杭州自从2007年提出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以来,文创产业走出了一条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的文创产业逆势上扬之路,产业增加值从2007年占全市GDP的比重10.5%,增长到2015年占全市GDP比重22.2%,全市文创产业实现增加值2232.14亿元,同比增长20.4%,高于GDP增速10.2个百分点。通过对十大文创产业园进行的问卷调查和相关网站的资料数据显示,杭州以信息服务、设计服务、现代传媒、艺术品等八大行业为重点的文创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619.83亿元,增长36.9%,高于全部企业3.8个百分点,占比达到91.7%,比上年同期提高2.6个百分点。其中,信息服务、设计服务及教育培训等三大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分别达2151.45亿元、596.59亿元和319.05亿元,占全市文创产业的54.5%、15.1%和8.1%。信息服务、现代传媒及艺术品业增长较快,增幅分别达60.5%、20.2%和20.0%。以西湖创意谷、西湖数字娱乐产业园、之江文创园、运河天地文创园、杭州创新创业新天地、创意良渚基地、西溪、湘湖创意产业园、下沙大学科技园和白马湖生态创意城十大文创产业园为核心的信息服务业、动漫游戏业、设计服务业、休闲旅游业持续增长,涌现了一大批领军企业。现代传媒业、文化会展业特色鲜明,互联网+、品牌化战略效应明显,中国国际动漫节、杭州文博会等会展品牌也已经打响,5家国家动画产业基地、24家市级文创园区等形成专业化产业集群,艺术品业、教育培训业后续跟进,文化氛围浓厚,一大批小微企业茁壮成长,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杭州正在逐渐实现“全国文化创意中心”功能。截至年底,95个重点产业项目累计投资额达60.09亿元,占总投资额的51.43%。2016年,杭州将以十大文化创意园区、文创小镇等为文创产业的重要载体,以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为引领,以政策体系和服务平台为保障,促进城市空间与文化精神家园的融合,切实推动“历史文化名城、创新活力之城和东方品质之城”建设。推动跨界融合、对接“一带一路”、引领一二三产业融合创新推动文创产业发展,从而强化杭州的“全国文化创意中心”职能,实现产业协同发展。

四、杭州文创产业创新网络的模型、协同机理与溢出效应分析

根据2016年4月份对杭州十大文创产业园区进行的调查访谈和相关文献的搜集整理,杭州市文创产业正在以十大文创产业园区内部的文创骨干企业为核心进行产业集聚和融合发展。在调查中,我们将企业之间的创意创新溢出效应通过创意、知识、信息和成果四个方面的共享和传递进行分析,发现产业园区内企业家之间形成的圈内熟人效应,导致很多信息和成果能够得以共享和互相传递,企业经常采取抱团取暖的方式进行项目合作。园区内的企业创新积极性和创新资源投入占比都比较高,众多企业在自主创新的基础上,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了不同程度的产学研合作。杭州市政府近年来在产业政策方面不断加强了扶持力度,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和民间资本等风险投资机构对文创产业的资金投入也逐年增加,各产业园区之间的项目合作也逐年增多,并逐渐开展跨区域和跨国合作。到目前为止,杭州市文创产业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社会创新网络,其网络模型如图1所示:

从图中可见,杭州文创产业的社会创新网络是一个大系统,十大产业园区内部企业与外界的政府、高校、科研机构、金融和中介机构以及国内外的同行进行各种信息、技术的交流。各创新的主体是相互依赖又相互竞争的经济实体,而协同创新的效能远远高于单个创新,或者某项任务的复杂程度只能通过协同合作才能完成。各创新主体间是一种竞争、合作的协同关系,需要彼此间的关系协调、行为配合、资源互动和信息反馈才能有效运行,需要逻辑上和物理上的相互依赖。图1所示的杭州文创产业社会创新网络模型,展示了各创新主体之间的协同关系,而创新主体之间通过协同合作产生倍增效应则是整个创新网络高效运行的关键。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主体的技术创新、知识创新体系,是创新的主要源泉;政府、金融和中介机构为主体的技术创新支持体系,在促进创新的政策与合作、技术和知识扩散、成果转化中起到重要作用。各创新主体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结盟实现知识共享和合作创新,并形成连锁反应机制,加快了创新扩散的速度,在创新系统内实现产业创新和新一轮的发展。对于整个社会创新网络而言,各创新节点的溢出效应直接决定了创新成果能否被最大限度的利用和有效扩散,是创新资源和成果的利用效率体现。创新成果和知识信息通过政府渠道向省内同行业企业进行成果推广从而产生溢出效应,而中介机构则建立了更广泛的创意创新成果共享平台尤其是网络平台,与其他企业进行创新成果转移和溢出扩散。高校和科研院所直接将共享的知识和技术对其它高校和科研机构进行快速传播。此外,产业园区内部的企业与联盟企业以及国内外领先企业、外部环境之间都时刻进行着各种信息和技术知识的交流,使社会创新网络内部的创新知识和成果可以向外部不断溢出扩散。

五、结论

杭州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发展文创产业至关重要,只有推進和完善文创产业的社会创新网络,促进创新网络中各创新主体之间的协同合作,促进资源共享和创新扩散与溢出效应,才能更有效地发挥其主导作用,从而促进各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加快实现向“中国创造”的转变。

参考文献:

[1]张巍,党兴华.企业网络权利与网络能力关联性研究----基于技术创新网络的分析[J]. 科学学研究, 2011(7):1094-1110.

[2]喻科.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特性及动态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科研管理,2011(2):82-87.

[3]林进智,郑伟民.FDI促进内资技术创新产生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J].科研管理,2013(11):27-35.

[4]刘和东.区域创新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基于超越知识生产函数的动态面板模型[J].科学学研究,2011(7):1087-1093.

[5]项歌德,朱平芳,张征宇.经济结构、R&D投入及构成与空间溢出效应[J].科学学研究,2011(2):206-214.

[6]魏江.小企业集群创新网络的知识溢出效应分析[J].科研管理,2003(7):54-59.

[7]Consoli D, Patrucco P. Innovation platforms and the governance of knowledge:Evidence from Italy and the UK[J]. Economics of Innovation and New Technology,2008,17(7):699-716.

作者简介:

刘国岩(1974—),男,汉族,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管理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企业创新管理、管理科学理论与评价方法。

猜你喜欢
文创产业溢出效应
浅谈文化创意产业的创客时代
关于博物馆文创发展问题的若干思考和对策
银行业的“文艺范儿”
基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为例分析博物馆的文创产品开发
基于文创产业发展的设计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城镇化中人口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产品伤害危机溢出效应研究综述
我国农村教育非货币化收益与溢出效应研究
产品伤害危机对区域品牌的溢出效应及应对策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