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场馆实验活动的设计初探

2016-05-30 23:27袁辉张彩霞
亚太教育 2016年14期
关键词:设计

袁辉 张彩霞

摘 要:科普场馆是提升青少年素质教育的重要场所,科普实验是实现其功能的主要方式,本文对科普实验活动的设计原则进行了初探,为科普实验的实施提供参考,以更好的实现科普场馆的教育功能。

关键词:科普场馆;科普实验;设计

科普场馆自其诞生以来,一直担负着一定的社会教育职能,它是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是科普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基础设施。[1]科普场馆(科技馆)是一种以新型的展教手段对社会公众特别是对青少年进行科学知识普及的社会公益性设施。[2]科普场馆的教育活动是实现其教育功能的主要方式,而科普实验又是其主要形式之一。

一、科普场馆实验的重要意义

科普场馆作为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它在青少年学生素质教育中起到的独特作用。科普场馆的实验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消化课堂知识点,使得青少年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理解接受到大信息量的科学技术知识,同时其灵活的活动方式更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科普实验的设计原则

对于科普实验的设计,必须从实际出发,针对青少年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思维程度和已有基础知识与能力作相应的处理。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培养,提高学生的素质,不断地提高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3]本文作者多年从事科普实验的研发、教学,就整个科普实验的活动设计有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一)增强科普实验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的实验积极性。科普实验不同于学校课堂的科学实验,它需要改变传统的实验模式,提高实验教学的趣味性。Jan Packer发现“为乐趣而学(learning for fun)”的观众会更深刻地卷入学习体验,更看重和享受学习过程本身。[4]因为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实在的成分。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今中外许多成功人士都源于兴趣的启蒙。

1.实验现象震撼。一个震撼的实验现象有时会让学生记忆深刻,有些来科技馆的成年观众仍然记得儿时在科技馆看到的“怒发冲冠”奇景,可见一个成功的实验不是向观众讲解了多少原理知识,也许一个简单的现象就会让观众终生难忘,这也是一种科学传播的效果。因此我们开发实验的原则也是现象明显、新奇有趣,如实验中:污水经过过滤变得清澈透明;一张白纸上神奇的出现各种字迹;不同的墨水跑出不同的条带等,不同的科学原理但是同样有趣的现象,当学生被实验惊讶到兴奋欢呼时,自然会激发其强烈的科学兴趣及愿望。

2.课件形式有趣。有趣的课件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首要因素,如果在课件中加入孩子喜欢的动漫形象或是编一段引人入胜的故事亦或是进行课堂角色扮演,定会吸引孩子去积极探索,比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侦探题材,每个孩子都有“侦探梦”,自己化身侦探,运用知识去侦破案件,既增长了知识,又增加了荣誉和成就感。

3.活动方式灵活。在“玩”中激发创新。爱“玩”是每一个学生的天性,可以说学生的很多知识是在“玩”中积累巩固的。如果在科普实验课中加入“玩”的元素,就会真正做到“做中学,玩中学”。实验教学另一种方式:在“比赛”中提高能力,实验竞技通常会是整个实验的升华部分,孩子通过理论及动手环节体验后,期待着制作的效果通过比赛来检验,火箭车、抛石机、风筝这些活动结尾都加入了比赛环节,孩子们通过比赛既验证了自己制作的效果,又能观察到其他人的成果从而找到差距不断提高,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孩子们之间的友谊活跃了课堂气氛,从而培养了孩子健康向上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增加实验器材的“生活化”,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科学发现于生活,身边的科学更容易使孩子产生共鸣,在实验设计中,尽量选用生活中的常见物品作为道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联系生活实际分析科学现象,例如我们的“污水变清”的实验就是使用废旧的矿泉水瓶做成一個简易的过滤器,“墨迹分离”的实验道具也为简单的纸笔和清水,只是运用不同墨水在水中扩散速度的不同见证实验结果。

(三)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性”,吸引学生专注实验。幽默是一种语言艺术,更是一种好的教学工具,运用幽默的语言将知识形象生动化,能调动学生的探究意识,活跃课堂气氛,同时也能让人记忆深刻,在潜移默化中鼓舞学生探究。

(四)课堂教学过程的“灵活性”,便于老师掌控全局。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导者,但其存在个体差异性并且实验过程中有很多不可预知的因素,因此作为引领者的老师,需要观察和掌控全局,因材施教,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和学习差异性,做到个性化教学,留给学生一定的自主支配时间,适时干预,收放自如,通过有效引导使学生全心投入到科学探究过程中。

(五)开展科普实验的“拓展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科普实验的教学目的不只是教授学生某个知识点,更重要的是传播一种科学方法,领悟一种科学态度,具备一种探究精神和求知欲望,因此科普实验的拓展和延伸就显得尤为重要,通常通过一个知识点作为主线抛出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未知,实现教学的延续性,比如我们的每堂课课后都会给学生提出一些实验相关问题或是提出一些假设,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回家后可自己实验验证,即动脑又动手,还可将结果反馈给我们,从而进一步的沟通交流。

好的实验设计能为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提供感性经验的支撑,能为给学生创造高效的科学课堂教学添砖加瓦,提升科学课堂效率。[5]作为科普场馆的实验活动更应遵循以上原则,充分发挥其教育内容、方式多样化的特点,更好的实现其教育功能。

参考文献:

[1]吴晓龙.论科普场馆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8(4):104.

[2]{美}维克多·丹尼洛夫.科学与技术中心[M].中国科技馆译.北京:学苑出版社,1989.

[3]张国有.在实验中重视素质教育能力的培养[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6(2):73-74.

[4]Packer,J.Learning for Fun:The Unique Contribution of Educational Leisure Experiences[J].Curator,2006,(3).

[5]姜新良.合理设计科学实验,提升科学课堂效率[J].学周刊,2011(16):152-153.

(作者单位:中国科技馆)

猜你喜欢
设计
二十四节气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
何为设计的守护之道?
基于PWM的伺服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89C52的32只三色LED摇摇棒设计
基于ICL8038的波形发生器仿真设计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基于iOS的室内定位系统设计与实现
设计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