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防作弊勿以入刑代诚信教育

2016-05-30 10:48刘运喜
甘肃教育 2016年12期
关键词:刑责技防处罚金

刘运喜

无论什么考试,无论哪个级别的考试,都难免作弊事件的丑闻发生。高考是国家最重要的考试,关系国家选拔人才的质量,关系考生的人生前途和命运。由于作弊的存在,作弊手段的不断升级,高考防作弊也被迫从人防到技防,不断加大对作弊行为的处罚力度。

2015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明确,在普通高考、全国研究生考试等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将入刑定罪,最高可处七年有期徒刑。“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新的修正案不仅规定考试作弊行为本身要受到刑事处罚,还将组织作弊、帮助作弊的行为入刑,这意味着只要为作弊者提供帮助,都将构成犯罪,并且对此类犯罪行为最高可判处七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惩罚力度明显提升。

2016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教育法》也规定,作弊考生将面临被取消考试成绩、停止参加考试1年以上3年以下的处罚,同时对参与组织、帮助作弊者给予罚款、行政拘留;对疏于管理的教育行政部门、考试机构负责人员给予处分,甚至追究刑事责任等相应处罚。

今年高考是作弊入刑后的首次高考,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国家从倡导诚信应考到作弊禁考,再到作弊入刑,惩罚力度层层加码,能否堵住高考作弊的口子?

笔者认为,防作弊始终是被动的,也是滞后的,所有防作弊技术都是典型的“马后炮”、“事后诸葛”。先有作弊,后有防作弊,防作弊的技术手段永远赶不上作弊,必然落后于作弊。因此,简单地防作弊,无论是人防或技防,效果有限,意义不大。高考防作弊,根本之举在于教育引导,在于道德感化。要在考生的诚信上作文章,引导考生确立以作弊为耻,以作弊为辱,以作弊为罪的荣辱观和负罪感,自觉抵制作弊,拒绝作弊,反对作弊。平时重视对学生的诚信教育,把诚信作为学生养成教育的重要内容,从小培养学生的诚信品德,教育学生真正把诚信作为自己为人、处世、行事的道德准则,作为自己学习、生活、交往的基本原则,作为自己进入人生、社会的闪亮名片。开设诚信考场,有意识地培养和磨炼学生的诚信品质。如果有人考试作弊,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群起而攻之。然后在诚信教育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签订诚信考试承诺书,对自己的诚信负责。

同时,诚信教育不是万能的,不可能成功感化每一个学生,难免出现个别冥顽不化的“死硬分子”。国家级考试从作弊禁考到作弊入刑,既反映了作弊形势的日益严重和恶化,也反映了国家反对作弊的坚强意志和决心。禁考不同于入刑,禁考只是限制学生的考试权利,入刑则意味着直接追究刑事责任,限制学生的人身自由。作弊形势的严峻,迫使国家不得不运用最严厉的刑法来追究作弊者的法律责任,以限制人身自由震慑作弊者。不过,尽管追究刑责是应对日益严峻的作弊形势的现实需要,是维护高考秩序保障高考公平的必然举措,但在具体追究考生的刑责时,还是要慎重,必须保证取证规范、科学、合法,让考生在确凿证据面前无话可说,认罪伏罪。

总之,防作弊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维护高考公平秩序,维护所有考生的根本利益,才是目的。防作弊不应被动地防,不应事后防,而应重视诚信养成教育,让诚信成为每个学生的道德追求。此乃根本之举,治本之策。同时,将作弊入刑,对作弊考生高举法律利剑,也是必要的,短时间内具有治标的显效。

猜你喜欢
刑责技防处罚金
江苏利田科技人防技防 双轮驱动安全发展46年
为“解馋”禁猎区内捕杀野兔 两名男子因非法狩猎罪被分别单处罚金15000元
人防技防共筑安全“防火墙”——记雅克科技安全发展之道
是时候考虑调低刑责年龄了
(小品)人防VS技防
以校园霸凌视角看待降低刑事责任年龄必要性研究
出租院内拧开煤气罐扬言要点担刑责
天津公安主动上门维护校园安防设备
我国刑法对矿产资源违法行为规定了哪些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