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国锋是如何一跃成为“英明领袖”的

2016-05-30 08:42
党史天地 2016年10期
关键词:李德生接班人中共中央

华国锋得到毛泽东的垂青,最根本的一点,是因为华国锋多年来坚决按照毛泽东的指示办事。毛泽东怎么说,华国锋就怎么做。另外,华国锋为人老实忠厚,也是他得到毛泽东信任的很重要一点。但是,华国锋却并不是毛泽东选定的第一继承人,那么他是如何一跃成为“英明领袖”的呢?

三次受到毛泽东赞扬

1954年,华国锋调任中共湘潭地委书记,成为毛泽东家乡的“父母官”。这个位置,自然使华国锋容易引起毛泽东的注目。1959年,华国锋担任中共湖南省委书记处书记,成为湖南举足轻重的人物。

華国锋身为中共湖南省委领导,却很少坐机关,而是一次次下乡蹲点。1962年冬,华国锋到毛田蹲点,把毛田树为湖南“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样板。1963年春,当毛泽东来到湖南,华国锋两次向毛泽东汇报了毛田的情况。当时,毛泽东正在号召全国农村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他很欣赏华国锋树立的这块“社会主义道路”样板。

1963年10月,华国锋带湖南干部到广东参观学习,写了《关于参观广东农业生产情况的报告》。毛泽东看了,又十分赞赏,为之写了批示,号召全党克服骄傲自满、固步自封、夜郎自大的错误思想。

这样,华国锋接连两次受到毛泽东的赞赏。

1964年7月1日,华国锋亲自为韶山毛泽东陈列馆奠基,他调动全省一切力量来支援这项工程建设。10月1日,韶山毛泽东陈列馆落成开馆。从动工到落成,只用了100天。韶山毛泽东陈列馆开馆之后,收集到了毛泽东弟弟毛泽覃、堂妹毛泽建的珍贵照片。

华国锋当即把照片送到北京,请毛泽东过目。毛泽东经过仔细地辨认,确定这是毛泽覃和毛泽建的照片,非常欣喜。

华国锋回到湖南后,对韶山毛泽东陈列馆馆长马玉卿说:“这是无价之宝。你们赶快将照片洗出来,送一套给毛主席。”不久,华国锋带着精心印制的毛泽覃和毛泽建照片再上北京,把照片亲自交到毛泽东手中。

“文革”中成为湖南首个被“结合”的省级干部

1966年,“文化大革命”在中国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文革”使中国处于大乱之中,中国各地大大小小的干部都受到了冲击。华国锋在“文革”中只受到过两次小冲击:

一次是受到湖南的红卫兵组织“省无联”的一阵子“炮轰”,但是很快就过去了。

另一次则是“造反派”要打倒中共湖南省委另一个负责人,而华国锋表示反对。因为华国锋知道毛泽东表示过反对打倒这位负责人,所以他很坚决地说:“毛主席不同意的事,我们不能举手。”为了这件事,华国锋也受到“造反派”的围攻。当然,这种围攻也很快就过去了。

由于华国锋在“文革”中没有受到多少冲击,所以在1967年7月21日,他作为“中央文革小组”点名人员,前往北京,参加由“中央文革小组”组织的湖南两派的谈判。

1967年8月上旬,“中央文革小组”作出了解决湖南问题的决定。经周恩来提名,华国锋担任湖南省“革命委员会筹备小组”的领导成员。这样,华国锋成了湖南第一个被“结合”的省级干部。

1968年4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联合发出《关于成立湖南省革命委员会的批示》。毛泽东在这一文件上批了“照办”两字,表明他是赞同的。两天之后,湖南省“革命委员会”宣告成立:黎原为主任,龙书金、华国锋、章柏森为副主任。这样,华国锋成了湖南的“第三把手”,主管农业。

踏实做好水利工程

华国锋出任湖南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之后,花费很大的精力抓“农业学大寨”。

在1968年冬到1969年初,华国锋组织了湖南各地4万多农村干部前往山西大寨参观学习。华国锋在湖南树立了新田县和安乡县作为“农业学大寨”的样板。毛泽东得知后说,你们南有新田,北有安乡,很好嘛!

从1970年7月起,华国锋担任湖南“欧阳海灌区”工程的总指挥长兼党委书记。这是与韶山灌区同样浩大的水利工程,华国锋踏踏实实、不辞劳苦地忙于这一大工程。当毛泽东来湖南视察时,毛泽东对华国锋说起了舂陵河的典故。舂陵河是湘江的支流,在“欧阳海灌区”之中。

毛泽东说:“在古代有一位叫舂陵的人,做过一些好事,人们为了纪念他,就把这条河取名为舂陵河。可见,做好事的人,是受人们尊敬的。”毛泽东说这些话,透露了他对华国锋的实干精神的赞赏。

毛泽东向斯诺介绍华国锋是“老人”

1969年4月,华国锋的名字出现在中共九大的主席团名单之中,出现在中共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名单之中。从此,华国锋不再是“列席”中共中央全会,而是正式的中共中央委员了。华国锋成为中共中央委员不久,1970年8月23日,中共九届二中全会在庐山召开。

华国锋一出席中共九届二中全会,便面临一场尖锐的斗争。在会上,毛泽东猛烈抨击了他的“接班人”林彪抢班夺权的阴谋,写了《我的一点意见》,给了林彪集团要员陈伯达沉重的一击……在这一激烈的斗争中,华国锋理所当然坚决站在毛泽东一边。

1970年12月18日,毛泽东和斯诺谈话时,提及了华国锋。当斯诺的文章在美国《生活》杂志发表后,华国锋第一次引起国外的注意。

毛泽东在跟斯诺谈话时,谈到姚文元评《海瑞罢官》的文章,“全国各地、各省、市都转载了,只有一个省没有登,就是我那个省──湖南”。接下去的谈话如下:

斯诺:当时湖南报纸未登,是不是因为刘少奇阻挠?

毛泽东:不是。湖南省委的宣传部长右得很,什么宣传部、组织部、省委,统统打烂了。但是不能只看一样事就作结论,湖南省的人物也出几个了,第一个是湖南省委现在的第一书记华国锋,是老人……

毛泽东亲切地称华国锋是“老人”,表明了他对华国锋的关注和信赖。当时,华国锋不过49岁,当然算不上是上了年纪的老人。毛泽东所说的“老人”,显然是“老人马”的意思。

因对毛泽东忠诚而在北京站稳脚跟

1971年年初,毛泽东亲自提名调华国锋到北京参加中央工作,担任国务院业务组副组长(后来升任组长),主管全国农业、财政、商业方面的工作。这样,华国锋由县委而地委,由地委而省委,由省委而国务院,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往上迈,终于进入中央。

1971年8月14日,毛泽东乘坐专列离开北京,开始了他为期将近一个月充满神秘色彩的南巡。8月16日,毛泽东到达武汉,在武汉住了10多天后,又来到长沙。毛泽东在长沙住了5天,于8月31日前往南昌。华国锋作为陪同人员,在武昌、长沙两地听毛泽东讲党的歷史和庐山会议情况。

8月25日,毛泽东在武昌对华国锋说:“我看你是满脑子的农业,我是满脑子的路线斗争。当然你讲的农业也有路线斗争,但是还有更大的路线,光有农业不行,还要考虑东西南北中、党政军民学。工农业要抓,但当前主要应该抓路线斗争。农业也有路线问题。”

毛泽东此言,一下子使华国锋警觉起来,意识到路线斗争是当今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

毛泽东这次来长沙,气氛显得非常严肃,非同往常。毛泽东在长沙中共湖南省委大院旁的九所下榻。他一到九所,便和华国锋以及时任中共湖南省委书记卜占亚作了一次谈话。这次谈话,令华国锋意识到毛泽东正在与林彪反革命集团作坚决的斗争。

后来,毛泽东还带头指挥唱起了《国际歌》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两首歌。毛泽东离开长沙去南昌后,华国锋立即作出了在湖南全省学唱《国际歌》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两首歌的决定。后来,人们才明白,毛泽东的这几次谈话,叫作“吹风”,又叫“打招呼”。毛泽东领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为的是要大家“服从命令听指挥”;领唱《国际歌》,为的是说明世上从来没有神仙皇帝,全靠自己救自己,批判林彪的“天才论”。

1971年9月13日,毛泽东的“亲密战友”林彪叛逃身亡。1971年冬,在全国开展批判林彪的“批修整风”时,华国锋又一次表示自己对毛泽东的忠诚:带领中共湖南省委常委和一部分地、市委书记冒着严寒,前往毛泽东故乡韶山,在那里举办学习班。

1972年3月26日,公安部部长谢富治病故,中间一度由李震代理,后来,毛泽东提名华国锋担任公安部部长。尽管华国锋从未从事过公安工作,但还是被毛泽东提议担任公安部部长这一职务。公安部部长地位的重要性,是人所共知的。从此,华国锋在北京站稳了脚跟。

毛泽东对于党、政、军接班人的安排

当毛泽东第二次选定的“接班人”林彪叛逃身亡之后,毛泽东不得不另选接班人。

毛泽东第三次选定的接班人是王洪文。不过,毛泽东当时对于接班人的考虑是多方的:1972年9月7日,毛泽东从上海调来王洪文;1971年2月,毛泽东从长沙调来了华国锋;另外,毛泽东也看重早在1969年7月就已经从沈阳调来北京的李德生。

毛泽东最初对王洪文、华国锋、李德生的考虑,是分别作为党、政、军的接班人。

早在1970年8月的中共九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已经显露出安排李德生作为军队方面接班人的意向。当时,正在出席会议的李德生突然受到周恩来的召见,周恩来向他传达了毛泽东的指示,要李德生速去北京,换当时担任总参谋长的黄永胜上山开会。

在“九一三”事件的前夜———1971年9月12日中午12时,毛泽东的专列从上海驶抵北京丰台车站。毛泽东在专列上接见了奉命赶来的李德生、纪登奎、吴德、吴忠。毛泽东命令李德生马上调一个师到南口,以防林彪进行武装政变。当天深夜,当林彪乘三叉戟飞机从山海关机场强行起飞时,周恩来立即命李德生前往军委空军司令部坐镇指挥……

所以,毛泽东安排李德生作为军事方面的接班人的意图,可以说是十分清楚的。

毛泽东调华国锋来京,担任国务院业务组副组长、公安部部长,是打算安排他作为国务院方面的接班人。

华国锋得到毛泽东的垂青,最根本的一点,当然是因为华国锋多年来坚决按照毛泽东的指示办事。毛泽东怎么说,华国锋就怎么做。另外,华国锋为人老实忠厚,也是他得到毛泽东信任的很重要的一点。

1973年5月20日至31日,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决定,王洪文、华国锋、吴德“列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并参加工作”。这一决定,实际上就是“预告”了王洪文、华国锋、吴德将成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至于李德生,原本就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

也就是在这次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根据毛泽东的意见,成立了中共十大选举准备委员会。毛泽东提议王洪文为这个准备委员会的主任,周恩来、康生、叶剑英、张春桥、李德生为副主任。

毛泽东的这一提议,清楚地透露了他要安排王洪文为党的接班人的意图。

果真,1973年8月31日,在中共十届一中全会上,选出5位中共中央副主席,王洪文名列第二,而李德生名列第五;也就在这一次会议上,华国锋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对于华国锋来说,他成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进入了中共的领导核心,是他政治生涯中的重要一步。但是,他没有像坐了火箭、一下子成了“第三号人物”的王洪文那样引人瞩目。华国锋言语不多,不露锋芒。在北京,他唯一的靠山是毛泽东。他既与“四人帮”没有什么瓜葛,也与周恩来、叶剑英没有什么交情。在中央政治局尖锐的斗争中,华国锋往往保持中立。他唯毛泽东之命是从。

在“四人帮”和邓小平的两败俱伤中脱颖而出

毛泽东在安排王洪文、华国锋、李德生在党、政、军三方面接班之外,又考虑起用了邓小平。

那是在“林彪事件”之后,王震从江西回到北京,汇报了邓小平在江西的情况,力荐邓小平。这样,邓小平在1972年8月3日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

1972年8月14日,毛泽东就邓小平8月3日给他的信作了批示,成了重新起用邓小平的讯号。1973年3月10日,周恩来根据毛泽东批示精神,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进行讨论。不久,中共中央作出了恢复邓小平党的组织生活和国务院副总理的决定。这样,毛泽东又从江西调来了邓小平。

1973年12月22日,根据毛泽东的提议,中共中央决定邓小平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参加中央领导工作,待中共十届二中全会追认。

1974年10月4日,毛泽东提议邓小平任国务院第一副总理。所以,分别从上海、江西、辽宁、湖南调来的王洪文、邓小平、李德生、华国锋,构成中国政治舞台的新布局。

很快地,在新布局中产生了新的斗争:王洪文和江青、張春桥、姚文元结成“四人帮”,在政治局里与周恩来、邓小平“对着干”。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充满尖锐的“对着干”的紧张时刻,毛泽东却于1974年10月13日离开了北京,前往湖南长沙。毛泽东这次去长沙非同往常,他在长沙住了114天,直至1975年2月3日才离开那里回到北京。虽然华国锋已经在中央工作,但是他一直兼任中共湖南省委第一书记(直至1977年6月),他精心地安排、照料毛泽东在长沙的衣食住行。毛泽东在长沙住那么久,一方面这里固然是他的故土,一方面也是由于对华国锋的信赖。

就在毛泽东离开北京才十几天,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江青借口所谓“风庆轮事件”,跟邓小平大吵起来。当天夜里,江青和张春桥、王洪文、姚文元密商,派王洪文前往长沙向毛泽东告邓小平的状。因此,王洪文受到毛泽东的尖锐批评。从此,王洪文的接班人地位动摇……

在1975年1月,发生了这样重大的变化:

在1月8日至10日召开的中共十届二中全会上,批准李德生辞去中共中央副主席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职务的请求;追认邓小平为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在1月13日至17日召开的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华国锋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兼公安部部长。

“四人帮”和邓小平“对着干”,先是“四人帮”处于劣势。但是,后来“四人帮”又渐渐得势,借助于毛泽东,发动了“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把邓小平打了下去。

在那些“对着干”的日子里,“四人帮”和邓小平两败俱伤,处于中间、既不倒向“四人帮”也不倒向邓小平的华国锋脱颖而出,被毛泽东最后选定为接班人。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中国问题专家约翰·加德纳所著的《毛泽东与他的继承者》一书中,曾对华国锋这样加以评论:

尽管华国锋1976年的提升可能是左右两派妥协的结果,但是也说明了他受到双方的信任。他可能缺乏邓小平的敏锐与智慧,不及“四人帮”的宣传能力,但是他有很高的组织才能,这一点在他的事业的每一阶段都给上级留下深刻的印象。作为农业专家,他在具有绝对重要性的这一基本领域中拥有专长,但是他的兴趣和经历又远远超出了这一部门。在所有政治领域中,他唯一不能胜任的就是外交工作。

成为“继承毛主席遗志”的化身

1976年1月8日,当周恩来总理去世之后,国务院总理空缺。

1976年1月21日,华国锋、纪登奎、陈锡联三位副总理,提出请毛泽东主席确定一个主要负责同志牵头处理国务院的工作,他们三人做具体工作。毛泽东说,就请华国锋带个头,邓小平专管外事。就这样,这一天华国锋被任命为国务院代总理并主持中共中央日常工作。

2月3日,中共中央发出通知,即1976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正式通知全党,华国锋任国务院代总理并主持中央日常工作。这样,华国锋便超越了毛泽东第三次选定的接班人王洪文、第四次选定的接班人邓小平,成为毛泽东第五次选定的接班人。

1976年4月初,北京爆发了悼念周恩来总理的“天安门事件”。“四人帮”借此称邓小平是天安门事件的“总后台”。毛泽东下令撤销邓小平的一切职务,保留党籍,以观后效。

4月7日,病中的毛泽东先是提议华国锋任国务院总理,紧接着又补充提议华国锋任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4月7日晚,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通过了《关于华国锋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一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的决议》。对于华国锋来说,这是历史性的一天:他被正式确定为毛泽东的接班人。

5个月之后,毛泽东去世。由于华国锋是“毛主席生前指定的接班人”,因此他成了“继承毛主席遗志”的化身,成为“英明领袖”也就顺理成章了。

(摘自《邓小平改变中国》,叶永烈著,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猜你喜欢
李德生接班人中共中央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学习新思想 做好接班人
未来的接班人,准备好了吗?
第十九届中共中央组织结构图
毛泽东两次当面考察李德生
邓小平说:李德生同志一身清
永远学习李德生老将军的崇高品德
加油!接班人
可敬的特殊『接班人』
刘华清、宋任穷、李德生同志贺本刊百期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