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典诗歌教学中探情索美

2016-05-30 18:11王世营李卫东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6年11期
关键词:古典诗歌教学

王世营 李卫东

摘要:古诗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精华,古代教育学家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诗言志,诗传情,古诗凝炼,魅力无穷。常吟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有益于培养他们的诗学素养。古典诗歌是美的,当然这种美绝不是靠教师说说学生就能心领神会的。诗歌以短巧精练而著称,学生很难一读到诗歌就被其打动。指导学生对古典诗歌作品做适当的鉴赏、评析,让学生认识古典诗歌的整体美感,体味诗中之情,领悟诗言之蕴,想象诗画之境,理应成为古典诗歌教学追求的最高境界。

关键词:古典诗歌;教学;探情索美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6-0124

古诗是我国文化长河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从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诗风词韵陶冶了古老国度的一代代华夏儿女。中国古诗大多短小精悍,字字珠玑,常常是一语道破天机,一字诉尽衷情。锤炼的语句包含着丰富的内容,一首好诗本身就是一幅优美的图画、一曲动听的音乐、一段精彩的故事。读者在品读诗歌的过程中,可以展开丰富的想象,心骛八极,神游万仞。学习积极健康的古诗,不仅能够提高个人的文学素养,对于人类高尚情操的培养也大为裨益。

在现行中学语文教学内容中,古典诗歌占有重要的比例。但是毕竟学生生活距离古典诗歌的时代久远,学生对古诗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在古典诗歌的传统教学中,把优美的诗歌“字字解释、句句过关”,惟恐有所遗漏,甚至“字斟句酌”到对一些难以考据的字词也不放过,大大破坏了诗歌的美。另外,传统教法简单,基本遵循一种固定的模式,使一篇篇充满灵性与智慧的古典诗歌丧失了生机活力,本来意蕴悠远、营养丰富的古诗大餐被教师们翻译成一碟索然无味的小菜。教材中虽编入了许多千古传诵的经典诗词,然而在学生眼中却如过眼云烟。因为他们没有从古诗教学中体悟到语言文字的魅力,没有从诗歌教学中滋生对民族文字的挚爱,所以教师要调整教学方法,使之行之有效,还原古典诗歌之美,继承和发展优秀文化遗产,让其在现代生活中依旧绽放绚丽之花。

一、情感引领,触摸诗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这里所说的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理解、运用,就要靠教师用情感去点燃。古诗语言凝练,意境悠远,或咏物寄情,或抒情启思,首首脍炙人口、境界高远,蕴涵哲理,令人叫绝的文字背后,都隐含着诗人彼时彼刻的心情故事。在浩瀚如烟的文学长河中,古诗就如璀璨的明珠传承着华夏儿女的血脉精髓。语文教师理应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架起这道通往文学圣殿的桥梁。

刘勰有言:“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定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也。”情感是诗歌的艺术生命,读诗就是品读诗人的心声,我们要了解的诗人,应该是一个有着完整人生经历,带有丰富情感的诗歌创作者。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深入到诗人的内心深处,体验诗人的情感,从而触摸诗人的灵魂,所谓知人论世亦是如此。

二、语言导航,领略诗意

诗歌的语言高度凝炼,一切形象的塑造、情感的抒发都依赖于语言这一载体。在简单的言语中,蕴涵着作者的深情,必须通过我们的联想和想象来读取。对诗歌鉴赏主要是通过读者自己对艺术的感受来完成的,教师的讲解无法代替学生各自不同的探索。古代诗词语作家崇尚“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的“言外之旨”“韵外之致”。在古诗词教学中,如果教师过于理性化,遇字必解,就会大大削弱诗词的神韵与诗意,学生的想象能力、领悟能力、审美能力便无从提高,可以启发学生去品味语言之妙,引导学生领悟意象的深层意蕴,从而让学生进入“悠悠我心,妙处难与君说”的艺术境界,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感受古典文化的丰富内涵。

三、想象为翅,感受诗境

古典诗歌大多采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所以古典诗歌在画面的表现力度上很强,在教授时教师要让学生的认识总是从感知开始的,通过感知,形成表象。教师就是要利用形象的可感性、直觉性,抓住形象的分析,感情的熏陶,运用生动优美的语言向学生展开作品所描绘的生动画面,在作品所描绘的形象与学生思维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他们感知美、热爱美。

我们可以借助意象组合画面,还原诗歌的丰富画面。无论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的早春的喜悦,还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秋日的悲寂;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那边塞苍凉开阔的壮丽,还是“小桥流水人家”那江南的秀雅静谧;是“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清雅的水墨意韵,还是“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粗犷豪迈;是“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清朗愉悦,还是“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人生禅境。这些形象之美,无须分析讲解,不能断章取义,只要我们闭上眼睛,用心灵的视觉,都能感受到那份诗意之美。所以,教师以“不讲多,不多讲”为原则,把古诗本身质朴的美展现给学生,不要贪多求全,引领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调动学生自身的生活积累与审美经验,通过艺术的联想与想象,用美妙的语言赋予这些优美的语句以新的生命,这何尝不是在感知古诗的意境呢?也许我们在课堂上的这种“舍”,会带给我们更多“得”的惊喜。

诗歌教学是一个对学生潜移默化的过程,所谓“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教师多用“细雨”“微风”去熏陶学生,也许比那种灌输式的分解要有用得多。我们的诗歌教学更主要的是让学生学会整体感知,通过品读对诗歌进行总体把握,体味诗中之情,领悟诗言之蕴,想象诗画之境,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总之,我们在中国古典诗歌教学上要以遵从诗歌的本体之美为原则,教学的过程是挖掘美点,寻踪美迹的过程,绝不是割裂诗歌之体,破坏诗歌之意的过程,所以还原了诗歌的美,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才能准确地把诗歌的无限魅力传递给学生,让古典诗歌焕发出青春活力。

(作者单位:①河南省安阳市教育教研信息中心 455000;②河南省安阳市第一中学 455000)

猜你喜欢
古典诗歌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如何让高中生物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小议高中语文的古典诗歌教学
从近代英汉文言译诗的发展看古典诗歌革新的困境
小学古典诗歌选材示例
中职语文古典诗歌情境教学策略
巧解古典诗歌“景语”中的情感元素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