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微信的普及应用对高校学生工作的影响

2016-05-30 04:54孙伟成盛钿添
大东方 2016年1期
关键词:机遇挑战微信

孙伟成 盛钿添

摘 要:微信作为新兴的手机媒体和即时通讯应用软件,正不可阻挡的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交习惯。高校大学生作为勇于尝试新鲜事物的群体成为使用微信的中坚力量。微信为在校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为开展高校学生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通过对在校大学生微信使用情况的调查入手,探究微信对高校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的影响,分析微信环境下高校学生工作迎来的机遇和挑战。

关键词:微信;机遇;挑战

当代大学生作为微信最早和最活跃的使用群体之一,通过微信进行社会交往、寻求文化认同和展示自我魅力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大学生微信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对理解微信环境下大学生的思想动态、行为习惯和对高校学生工作的影响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大学生微信使用情况的调查分析

文章以XZ学院为例,对XZ学院六个分院的学生随机发放问卷300份,回收问卷292份,其中有效问卷290份,有效问卷率96.7%。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是微信最早的一批使用者之一,就現阶段来看,微信在大学生中的普及范围非常广,已达到了100%。

二、微信对高校学生工作提出的挑战

1.高校学生工作主体的主导性和权威性受到挑战

学校和教师是高校学生工作的承担者、发动者和实施者,在高校学生工作中起着主导性、决定性的作用。微信为思想观念注入了新鲜、时尚的血液,并为思想的多样化发展提供了技术手段。但这种新型传播工具缺乏相应的监管,不具备“把关人”的职能,产生的意识形态偏向多元化,主流价值观面临空前的挑战。

同时,微信给予大学生自由平等的新理念,却也使他们对自由盲目崇拜,极易滋生极端个人主义。微信的分众传播特性使得学校、教师的中心地位变成平等的参与者。这些因素打破了高校学生工作主体的权威地位,冲击着学生工作主体的主导地位。

2.信息泛滥导致认知偏差,核心价值观引导难度加大

微信是一个社交工具,更是一个信息平台,大量的信息未经过觀别和监控就进入网络,其中不乏一些消极、暴力、色情甚至反动的内容。虽然大学生己经具有一定的是非辨别能力,但长期处于“象牙塔”之中,缺乏必要的社会阅历和经验,在心智方面尚不成熟,极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诱导,难免会使部分学生丧失自己的道德意识,走向堕落,滋生个人主义、实用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甚至引发犯罪。而且,过度的依赖微信进行交际,必将弱化大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导致现实人际关系的冷漠和疏离,弱化个人对家庭和集体的归属感,催化宅男宅女一族的形成。

3.微信导致校园舆情监控难度加大,预见性降低

作为新兴的移动即时通信媒介,微信特有的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传播模式,打通了人脉,将人与人的关系稳定化、延展化,使网络关系与现实人际关系一一对应起来。这种“裂变循环式”的传播途径,就像细胞分裂、细菌增殖一样,信息发布之后会迅速的得到响应和传播,而信息一旦传播出去,往往会形成意见趋同的局面。微信信息传递的即时性和广播性,使这种传播用时更少,覆盖面更广,影响更大。

4.大学生身心健康、人身和财产安全受到威胁

通过微信,大学生可以尽情的展示自己的才华,抒发自己的感想,寻找情感的共鸣,满足自己的成就感和归属感,但过分的依赖微信进行虚拟交流,极易使学生沉溺到这种虚拟的社交活动中,而忽略现实社会中的面对面的交流,容易导致大学生性格孤僻,造成现实人际关系的冷漠和疏离。另一方面,微信信息传递的即时性,在后台运行的情况下也可以接受信息,使学生手机不离手,即使在上课时、休息时也时常掏出手机查看,对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不良的影响。

三、微信给高校学生工作带来的机遇

1.微信打破了高校学生工作的时空壁垒

微信信息传递的即时性,打破了时间和空间对高校学生工作的桎梏,使构建多维度、全天候、无缝隙的高校学生工作体系成为可能。信息的即时性尤其是语音和视频信息的运用,为沟通双方提供了良好的交流体验。即使在下班时间,学生工作者仍然可以通过微信与学生进行交流,大大延长了可开展学生工作的时间。

2.微信丰了髙校学生工作的内容和手段

首先,微信用户体验个性化的特点满足了学生追求个性、展现自我的心理需求。高校学生工作者可以通过微信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以平等的朋辈身份与他们沟通交流,及时解答他们的困惑。

其次,微信支持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包括表情)和文字等多种信息载体,同时支持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语音群聊,不仅能够保证沟通的即时性,同时也给用户身临其境的现实感和临场感。这些无疑给高校学生工作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3.微信调动了学生参与高校学生工作的主动性

首先,微信的虚拟性和私密性使微信社交既具有与现实社交相媳美的现实感和临场感,但又避免了面对面表达时的紧张和逾她。因而,学生在微信圈中更容易敞开心扉,勇敢的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想法。

其次,依托微信的多媒体属性,高校学生工作者可以为学生量身打造各种集趣味性、娱乐性、教育性于一体的教育产品,给学生更多的选择空间,将决定权还给学生,增加学生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

4.微信独有的公共平台为构建虚拟校园提供了可能

微信公共平台和公众账号的出现为高校抢占新媒体高地、创新高校学生工作载体提供了难得的机会,对高校构建虚拟校园,打造新媒体工作品牌,实现学生工作职能的网络化转型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在工作中可以以满足学生需求为前提,以思想引领为抓手,以成长服务为重点,以微信软件为平台,整合学校各职能部门资源,通过有针对性的应用微信的各项功能建设校园微信公众平台,从而实现学生工作信息的有效传播和对话式服务,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发展指导工作的开展。

总之,任何事物都有两面。作为高校学生工作者应该辩证的看待微信,既不能过分的信任和依赖,又不能忽视甚至抵触,恐惧,而应该积极的参与到对微信的应用研究当中,洞悉微信的传播特点,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做好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工作,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胡玉翠.微信环境下高校学生工作模式创新研究[D].山东大学2014.

[2]徐静,闻丽芬.微信环境下高校学生工作模式创新研究[J].商,2015(17)

作者简介:

孙伟成(1988—),男,汉族,山东潍坊人,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单位:1.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 2.金华市外国语学校)

猜你喜欢
机遇挑战微信
RCEP与房地产机遇
你的焦虑,也是你的机遇
再见,机遇号
不必过于悲观,四大机遇就在眼前
微信
微信
微信
第52Q 迈向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