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泛封建论”的形成过程探析

2016-05-30 13:30付国英
资治文摘 2016年1期
关键词:学术历史

【摘要】当前学界在争论“封建”词义及演化上出现不少的论述,但是对于当初的历史形成原因却少有全面而深入的剖析,即立足于“知其然”的基础上展开学术论争,对其“所以然”的历史大背景却缺乏足够的阐释。本文尝试在系统梳理“泛封建论”形成过程的基础上,对其特殊的时代背景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剖析,以期对“泛封建论”的形成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与把握。

【关键词】泛封建论;形成过程

2006年冯天瑜的《“封建”考论》通考古今中外之文献,系统考察了“封建”及其“泛化”的前世今生,掀起了学术界对封建名实之争的新论战。“封建”概念的厘定不仅仅是一个百年争论的学术问题,而是关乎整个中国近代史的话语体系,涉及到对中国近代革命及执政党的历史评价,此争论事关重大,短期内无法得到共识。在此情形之下,系统的考察争论的产生及发展过程,从更广阔的社会文化视野及政治救亡的历史大背景来把握其概念困境就成为“正本清源”的基础性工作,然而,目前学界有关此类大视野的思考性论著却不多见。

一、“泛封建论“的含义

任何理论都有前提和假设作为基础,这样才能有坚实的理论大厦的存在。本文中,所谓“泛封建论”是针对建立在以中国三代之封建、西欧中世纪封建及日本中世、近世封建的“封建论”而提出的。此处的“封建论”并非认为上述三地拥有完全一样的封建形态特点,而是在“求同存异”之下得出的通约性特点。“泛封建论”,即冯天瑜所概述的“泛化封建观”,其直接表现即是将中国秦汉以至清这两千余年称之为封建社会,其理论基础是移植西方中世纪和日本中世及近世封建形态(如陈独秀等)、苏俄传入中国的社会形态五阶段论两大来源,其中后者对近代中国封建涵义的“泛化”有着最终的决定性作用。

二、“泛封建论”的形成过程

以严复(1854——1921)为代表的近代翻译家在对中西古义“封建”对比了解的基础上,认为西欧的feudalism与中国周初的封建制在形貌上相似,故将feudalism与“封建”在“封土建国”的意思上加以对接,但是在类似的翻译中仍然采取了慎重态度。此后,“封建”一语被广泛采用,或者继续被用于对接理解西方的中世纪,或者在马克主义社会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成为社会形态发展阶段的表述语。

1.新文化运动中的“泛化”萌芽。“封建”这一概念出现使用上的变化始于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1915年陈独秀在《新青年》杂志《敬告青年》一文中说:“固有之伦理、法律、学术、礼俗,无一非封建制度之遗。”陈独秀认为两千年来中国所奉行的儒家思想是“封建时代之道德”、“封建时代之礼教”、“封建时代之政治”,这实际上是将秦汉以来的中国历史视为封建时代。虽然在此期间,陈独秀的“泛封建论”很少得到学界的承认,但是由于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中的巨大影响力以及之后包括“五四”运动在内的社会运动,使得诸如“封建礼教”、“封建皇权”、“封建思想”等“封建性”词语开始流行于社会大众之中,逐渐成为代表落后社会的总代称。

2.上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初“泛化”扩大与形成。在此期间,苏俄封建泛化的用语经过共产国际的相关文件传入中国,此后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而进一步扩大影响,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的“社会史大论战”真正使得“封建论”开始了“泛化”之势。把近代中国称之为“半封建”社会,始于列宁在1912年发表的著名文章《中国的民主主义和民粹主义》。文章中指出:“中国这个落后的、半封建的农业国家的客观条件,在将近五亿人民的生活日程上,只提出了这种压迫和这种剥削的一定的历史独特形式———封建制度。”列宁的这一观点对中国等东方国家产生了巨大影响,不仅是在学术上,更在一定时间内对我国社会革命运动的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在列宁及共产国际相关文件影响下,中国自1923年起在报刊杂志上开始出现以“封建”来指称现实中国的落后,不过此时还没有对“封建制度”、“封建社会”等词语作系统的阐述,而且这种说法是与一些其他提法并存的。到了土地革命时期,泛化的“封建”一词开始被大量使用,中国共产党于1928年7月在莫斯科召开的第6次代表大会通过的决议中,采用了列宁的说法,即称近代及当时中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是并没有做进一步具体的论证。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为了回答“中国向何处去”的命题,关于当前中国社会性质问题成为一个极具实践性的重要问题,关系着中国革命继续前进的方向,也与各种政治党派的主张直接相关。1929年前后的中国社会科学界开展了“中国社会史论战”,正是此次论战使得“封建”一词得以进一步泛化,并赋予了“封建”以学术形态。论战中,古典封建论者侧重从国体意义上也即从政治制度上来界定封建社会,仍然以“分封”、“权力分散”作为封建社会的主要特点。而主张“泛封建论”的一方则基本抛弃“封建”包含的特定国体意义,主要从经济制度上界定封建社会。后者一方面受到马克思生产方式论、阶级论的影响,另一方面直接采取苏联列宁的社会阶段进化论的理论。在此期间,随着共产国际在中国革命中的影响日益扩大,共产国际文件中被“列宁化”的泛化封建观已经在一些左翼理论工作者及已经成立的中国共产党的传播下在中国学术界及社会大众中产生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3.上世纪30年代中后期至建国前,“泛化”成为主流。随着国共合作抗战的开展,中共的力量逐渐得到发展,在此期间,毛泽东在党内绝对地位确立,并使泛化封建说在中国共产党内最终得以完全的确认。此后,随着国共内战中中国共产党的不断胜利,“封建”的一系列理论体系得到了更为广泛的承认。据冯天瑜考证,“毛泽东早期著作中尚未泛化‘封建”。但毛泽东后来居上,正是他使“封建”一词在中国泛化,系统地指出当时的中国是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

毛泽东1939年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正式将“封建社会”冠名为周秦以来的漫长历史时期。文中指出:

中国自从脱离奴隶制度以来,就长期的停顿下来。这个封建制度,自周秦以来一直延续了三千多年.......三千年来的中国社会是一个封建社会。

中国封建时代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是由以下的各个主要特点构成的: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

封建的统治阶级——地主、贵族以至皇帝,他们拥有最大部分的土地,而农民则很少土地,或者完全没有土地……

1940年毛泽东发表的《新民主主义论》中再次重申:“自周秦以来,中国是一个封建社会,其政治是封建的政治,其经济是封建的经济,而为这种政治经济之反映的,则是封建的文化。”

4.建国后“泛封建论”成为绝对主导地位。中国共产党建立新中国之后的半个世纪里,泛化封建观一向被推尊为“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一项重大成果”。至此,在一系列复杂的社会原因之下,泛封建论彻底改变了原本仅仅限制在“封邦建国”之西周封建基础上的“封建”原义,成为数十年来不可撼动的真理。直至上世纪90年代开始至今的新一轮“封建”之辨时,仍然有大量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主张坚决捍卫泛化封建论。他们坚持认为“中国秦以后封建论”是遵守了马克思的“原论”,进而批评“非封建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严重挑战,质疑封建论就会动摇中国革命纲领和唯物史观的基石。

三、小结

“封建论”在中国近现代历史的演变,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一个缩影,是中西冲突与融合的特殊历史环境下诸多复杂因素的合成物。与百年前的近代中国相比,在中西交流非常便捷和开放的今天,我国学术界对西方学术的认识已经趋于成熟,且没有民族压迫与反抗的历史悲情,如此宽容的社会氛围及学术氛围,必然会促进“封建”泛化问题的全面反思及正本清源的历史定论。然而,也应该看到,“泛封建论”作为执政党领导中国革命的主流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仍然在我国社会有着主导地位的影响。

注释:

[1]冯天瑜.史学术语“封建”误植考辨[J].学术月刊.2005(03)

[2]冯天瑜,陈启云,张国刚,郑大华.秦至清社会形态再认识笔谈[J].湖北社会科学.2007(01)

[3]冯天瑜."封建"考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334

作者简介:付国英(1989—),女,河南林州市人,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政治学理论。

猜你喜欢
学术历史
学术动态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九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5月
历史上的4月
遏制学术造假需多管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