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恐怖犯罪发生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2016-05-30 10:30张烨
2016年14期
关键词:发生原因治理对策

张烨

摘要:近年来,我国在个体恐怖犯罪治理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成效,总结了大量应对经验,提高了政府治理能力。但在社会生活中个体恐怖犯罪仍旧频繁发生,需要我们去探究其发生的根本。

关键词:个体恐怖犯罪;发生原因;治理对策

一、个体恐怖犯罪发生的原因

(一) 媒体过度渲染

网络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也能误导公众走上歧路,负能量的传播给社会的和谐发展带来很大负效应。第一,部分媒体过度渲染个体恐怖犯罪,导致社会心态失衡。媒体对个体恐怖犯罪活动过度渲染,很大程度上会影响社会心态。在个体恐怖犯罪事件中,部分媒体出于猎奇和曝光的需要,摒弃职业道德,选择极富煽动性的标题,专门从极端角度对个体恐怖犯罪事件进行过度渲染并夸大其影响,客观上加剧了社会恐慌心理,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社会浮躁与心态的失衡。第二,部分媒体价值观扭曲,舆论导向模糊,极易影响公众价值观,使公众盲目跟从大流。在个体恐怖犯罪事件发生后,部分媒体通过各种方式挖掘个体犯罪分子不一定属实的悲惨遭遇,极度渲染其弱势社会身份与地位,肆意夸大社会的不公正不公平,荒诞地验证其违法行为的合理性等,削弱公众是非辨别能力和对暴力行为的批判精神,使得浮躁非理性情绪滋长蔓延,最终为个体恐怖犯罪行为的实施提供精神食量。

(二)我国互联网技术落后

根据目前的社会调查显示,大部分个体犯罪分子往往会通过互联网等信息传递工具,来进行作案前的联系和准备工作。但是目前针对我国互联网发展状况,想要通过网络途径监控个体犯罪分子,在互联网技术以及人员设置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我国网络技术相对落后并且大部分网络技术都是借鉴或者是从国外直接引进而来,这样就使得我国难以掌握网络技术核心,严重缺乏自主创新,进而使得网络安全性能大大降低。从目前我们所了解的可以看出,电脑芯片是英特尔的,操作系统是微软的,路由器是思科的,甚至于连域名管理系统也握在美国手中。试想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互联网安全系数是非常低的。不仅如此,我国也没有建立专业的网络监控队伍,对于个体犯罪分子在网络上发布的信息很难进行全方位把控因此,加强互联网对个体恐怖分子的监控与防范,道路是非常艰难的。

(三)政府主导作用薄弱

我国大力倡导建设法制国家,号召依法治国。而在实际工作中,有些政府部门却无视法制,打法律擦边球,钻法律空档,权利的行使凌于法律之上。一方面,对于公民的利益表达,政府部门法治观念落后,秉持传统管理思维,不依据法律法规畅通公民利益表达渠道,借权利之便,采用行政暴力手段对有利益诉求的公民实施打压、劝阻,并使其暴力行为合法化,希望通过强制手段摆平公民的不满与怨愤,在源头上消灭有可能引发社会动荡的苗头。另一方面,目前我国领导问责并不明确,没有相对应的问责制度予以规范。很多地方政府已明确问责的官员,包括免职或是引咎辞职,大都是在行政层面进行,对其具体责任的追究并没有依据专门的法律法规。比如:迄今为止,公开“问责”的大部分案例中,除去负有主要责任的领导外,其他人的问责程序如何进行、应负何责、受何处罚等细节均未公开说明。

二、个体恐怖犯罪的治理对策

(一)建立健全媒体报道的规章制度

我国应建立健全个体恐怖犯罪媒体报道的规章制度,明确个体恐怖犯罪报道的准则,强化个体恐怖犯罪报道的行业指引,规范个体恐怖犯罪报道的可控性,这是减少个体恐怖犯罪负面效应的有效途径。首先,政府部门要规范和明确媒体对于各种事件报道的内容和方式,以尽可能减少媒体报道的负效应。对于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的个体恐怖犯罪或其他类似事件,要限制报道,同时登记报道,明确报道的价值观和内容以及不应报道的负面信息。其次,我国应借鉴其他国家已有的相关法律法规,完善我国规章制度,对个体恐怖犯罪报道进行必要的法律规范和制度约束。对社会生活影响十分恶劣的犯罪案件,更应对媒体进行严格限制报道。

(二)提高网络技术,加强互联网对独狼的监控作用

互联网正在快速的改变世界,改变我们的生活,我们应抓住机遇,运用网络技术与网络知识为自身的安全与发展服务。因此,为更好地加强互联网对独狼恐怖分子的监控作用,我国应对网络技术相对落后的情况加以改革,加快对信息情报的搜集和整理。第一,要坚持引进与自主创新相结合,在引进国外先进网络监控技术的同时,要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予以发展甚至有所创新,杜绝一成不变的照搬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应对我国个体恐怖犯罪的特殊性,更好的监控个体犯罪分子行踪及信息的传播。第二,建立专业的网络监控队伍,个体犯罪分子实施恐怖袭击的目的与能力、心态与想法等各不相同,因此,应加强网络监控队伍建设,提高技术人员专业素养和络监控能力,使其不仅精通各种电脑技术,还应对最前沿的科技信息有所掌握,以便及时发现个体犯罪分子作案行踪、作案缘由等相关信息,避免恐怖袭击发生。第三,提高网络信息情报搜集能力,一方面要对网络监控队伍进行定期专业培训,提高其对电子科技的敏锐度,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更好的帮助相关部门辨别个体犯罪分子,分析破解个体犯罪分子恐怖活动。

(三)加强政府治理的主导作用

在个体恐怖犯罪应对过程中,应合理分配政府治理的相关工作,充分发挥政府治理的效力和作用,采取妥善的措施,实现治理个体恐怖犯罪工作的高效率,具体措施如下:第一,加强政府对个体恐怖犯罪治理的重视程度。在个体恐怖犯罪的治理过程中,政府必须在思想上予以重视,在行动上予以肯定。政府提高对个体恐怖犯罪治理的重视程度,应将对个体恐怖犯罪治理工作提到政府的工作日程上来。第二,规范政府责任追究制度。在个体恐怖犯罪治理过程中,应对相关工作予以严格的监督,通过监督作用来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疏忽和错误。除此之外,应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对有些工作人员在治理个体恐怖犯罪的过程中违法渎职、徇私枉法等行为,必须严格按照有关法律规定和责任追究制度予以处分,严肃对待。(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张立刚.个体型恐怖犯罪刍议[J].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1).

[2]李鸥.个体恐怖犯罪及立法对策[J].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4).

[3]杨辉解.个体恐怖犯罪概念辨析[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

猜你喜欢
发生原因治理对策
葡萄白粉病在吐鲁番发生情况及防治措施
玉米螟综合防治措施的应用
对会计假账问题的初步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