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炎平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急性下肢丹毒疗效观察

2016-05-31 02:39赵振霞赵振敏朱毅新赵习德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年12期

赵振霞,赵振敏,朱毅新,赵习德

(1.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卫辉 453100;2. 河南省新乡市妇幼保健院,河南 新乡 453000)



临床研究

喜炎平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急性下肢丹毒疗效观察

赵振霞1,赵振敏2,朱毅新2,赵习德1

(1.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卫辉 453100;2. 河南省新乡市妇幼保健院,河南 新乡 453000)

[摘要]目的探讨喜炎平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下肢丹毒的临床疗效及优势。方法选取30例下肢丹毒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 对照组给予喜炎平注射液6 mL静滴及外治,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血必净注射液50 mL静滴,疗程均为10 d。观察2组治疗10 d后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常规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血必净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必净组治疗后下肢肿胀、疼痛缓解时间及发热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白细胞计数、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喜炎平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下肢丹毒疗效优于单用喜炎平注射液,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提高治愈率,缩短治疗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下肢丹毒;血必净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

丹毒是一种常见病,是由于溶血性链球菌侵入皮肤或黏膜内的网状淋巴管所引起的急性感染。因其发病时皮肤突然发红,色如丹涂脂染而命名。该病起病急,病变蔓延快,并有愈后易复发的特点。西药治疗一般首选青霉素注射液静脉滴注,其优点为见效快,但部分患者用药后会出现皮肤红肿,褪之不尽的“僵化”现象,抗生素的使用还会影响免疫球蛋白的合成,降低机体抵抗力。在临床上,由于耐药型细菌日益增多,抗生素应用受到限制,影响了抗感染疗效。中医药治疗丹毒具有经济、有效的特点。消炎、抗病毒的中成药因不产生耐药性,在临床应用非常普遍,尤其在多种耐药菌同时存在的情况下,为了增强疗效及提高临床治愈率,达到标本兼治作用,中药注射剂联合用药频率越来越高。喜炎平注射液成分明确,抗病毒活性强,毒副作用小,安全性好,不产生耐药性,是中药西制的典范[1]。中药血必净注射液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清热解毒、菌毒并治等功效。自2014年2月以来,笔者采用喜炎平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15例下肢丹毒患者,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择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科收治的30例下肢丹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诊断标准[2-3]:①多数发生于下肢,其次为头面部;下肢局部皮疹为略高于皮肤表面的红斑,肿胀、色如涂丹,压之褪色,放手后即恢复原状,表面紧张发亮,与正常皮肤界限清楚,常迅速向四周扩展;②严重者红斑表面可发生水泡或大泡,更严重者可发展成坏疽;③发病急骤,常见有恶寒、发热、乏力、头痛、纳呆、恶心、呕吐等前驱症状;④查血常规白细胞常明显增高,分类常见中性粒细胞增加;⑤较严重者可见高热持续不退。热毒内陷则见烦躁神昏、谵语、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舌苔黄,脉沉数。具备以上条件且同一处反复出现红斑则为慢性复发性丹毒。纳入标准:①符合下肢丹毒诊断标准;②年龄<70岁;③取得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反复发作已成慢性皮损者;②糖尿病及肿瘤晚期患者;③青霉素皮试阳性者;④丹毒患处皮肤黏膜破损、不宜敷药者;⑤近1个月有脑出血、胃溃疡、肝硬化出血史者;⑥接触性皮炎、蜂窝织炎患者;⑦过敏体质或对本研究用药过敏者;⑧未按规定用药,或资料不全无法判断疗效者。按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2组:血必净组15例,其中男12例,女3例;年龄33~68岁,平均60.5岁;病变部位:左下肢8例,右下肢5例,双下肢2例;病程2~10 d,平均6 d。对照组15例,其中男10例,女5例;年龄30~60岁,平均48.5岁;病变部位:左下肢6例,右下肢9例;病程1~10 d,平均7 d。2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患者均给予清淡饮食,多饮水,忌食油炸、辛辣刺激性食物,卧床休息,并抬高患肢30°~40°。有足癣者予派瑞松软膏外涂,体温高于38.5 ℃给予口服奈普生或肌肉注射复方氨基比林等;喜炎平注射液(江西青峰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026249)6 mL加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10 d为1个疗程。

1.2.2血必净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生理盐水250 mL加血必净注射液(天津红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20040033)50 mL静脉点滴,每天1次,10 d为1个疗程。

1.3观察指标丹毒症状缓解时间,包括下肢肿胀、疼痛、肤温升高和发热持续时间;血常规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

1.4疗效判定标准[4]治愈:局部红肿热痛消失,无压痛,体温正常,血常规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恢复正常;好转:治疗10 d内局部红肿热痛明显减轻,平卧无肿胀,长久站立后肿胀,无压痛,皮温稍高;无效:治疗10 d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仍恶寒发热,下肢红肿痛未消退,需更改治疗方法继续治疗。

2结果

2.1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血必净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注:①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2组治疗有效者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比较血必净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2。

表2 2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比较±s,d)

注:①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2组治疗前后血常规指标及hs-CRP水平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hs-CRP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血必净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均<0.05)。见表3。

表3 2组治疗前后血常规及中性粒细胞、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丹毒是皮肤突然发红、色如涂丹的一种急性感染性疾病,西医学又称急性网状淋巴管炎。现代医学认为:丹毒是由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致的一种网状淋巴管及其周围软组织的急性炎症,病变蔓延快,愈后容易复发。由于反复发作,易导致皮肤淋巴管受阻或淤滞,在含高淋巴液刺激下出现皮肤增厚、肢体肿胀,日久可继发“象皮肿”[5]。丹毒虽以“毒”命名,却并不是病毒感染引起的,而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真皮炎症。丹毒的病原菌为A族B型溶血性链球菌,偶有C型或C型链球菌所致。丹毒的典型病理变化是真皮高度水肿,血管及淋巴管扩张,真皮中有广泛的脓性白细胞浸润,可深达皮下组织。下肢丹毒多为糜烂型足癣、溃疡诱发,一般起病急骤,除局部红肿热痛外,多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病情严重时可能出现化脓性淋巴管炎、败血症,甚至脓毒血症等并发症。其特点为:突然起病,恶寒发热,局部皮肤忽然变赤,色如丹涂脂染,焮热肿胀,触之灼热,痛如火燎,边界清楚,迅速扩大,发无定处。诊断一旦确立,通常首选青霉素快速静脉滴注,以求短时间形成高血药浓度迅速杀灭繁殖期细菌。随着青霉素类药物耐药的产生,为减少抗菌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且由于中药治疗炎症反应作用独特,在临床上,可选用中成药喜炎平注射液,以控制炎症,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丹毒之病名出自《素问·至真要大论》,又名火丹、天火。因患部皮肤红如涂丹、热如火灼而得名。发无定处者名“赤游丹”,发于头部者名“抱头火丹”。发于下肢者谓之“流火”,《外科大成》称为“腿游风”。《圣济总录》对丹毒病机概括尤为精辟:热毒之气,爆发于皮肤间,不得外泄,则蓄热为丹毒,故血热为病之本,外受毒邪乃病之标,久则血行被阻瘀而成矣。中医学认为,丹毒多因血热内郁,外感毒邪,侵犯肌肤,或因肌肤破损,感染毒邪,毒邪乘隙而入,郁蒸血分所致。其病机为:素体血分有热,或在肌肤破损处有湿热火毒之邪乘虚侵入,郁阻肌肤而发。急性期常因血热壅滞,络损致瘀。治宜清热解毒、清营凉血,以解瘀热为主。李军[6]认为,下肢丹毒主要是湿热毒邪相合,湿性重浊下行蕴结肌肤,加之血被热劫,气血瘀滞不通,故局部臃肿疼痛;若反复发作不愈,致余邪留恋血分不去,久则热盛肉腐,故渐变紫黑,甚则破溃;病至晚期,瘀血不去,血化为水,不归水道,泛溢肌肤,可见局部水肿。

现代研究发现,中药的清热解毒药理作用主要体现为抗病原微生物、抗毒素、解热、抗炎、改善免疫功能、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等,具有凉血解毒利湿功效的中药能抗菌、抗病毒、改善血液循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7]。喜炎平注射液主要功能是清热解毒、止咳止痢,从西医角度看具有消炎、强力抑制或杀灭细菌和病毒等广泛药理作用,为天然广谱抗感染药[8-9]。喜炎平注射液含有穿心莲内酯磺化物,具有明显促肾上腺皮质的功能,可提高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巨噬细胞对细菌、病毒的吞噬能力[10-11]。体外抑菌试验及临床研究表明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链球菌、大肠埃希菌等有明显抑制作用[12];该药尚可抑制炎症时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减少炎症渗出[13]。血必净注射液是在“菌(细菌)毒(内毒素)炎(炎症递质)并治”的理论指导下研制而成的中药静脉注射液,其主要由红花、赤芍、川芎、丹参、当归等活血化瘀药组成。因能拮抗内毒素及其诱导单核、巨噬细胞产生的内源性炎性递质失控性释放,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因内毒素攻击所致的组织损伤,从而使之调控炎症反应[14-16]。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具有对抗内毒素的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采取喜炎平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下肢丹毒, 能积极改善微循环及缓解炎症,明显缓解下肢患处皮肤红肿退之不尽、按之僵硬的后遗症状,提高治愈率,缩短治疗时间,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推广。但由于样本较少,观察时间偏短,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需进一步扩大样本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刘爱琳,李利. 喜炎平液注射夜和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观察[J/CD].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5(4):162-163

[2]陈孝平,王建平. 外科学[M]. 8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17

[3]李荣,王子明. 外科疾病诊断与疗效标准[S]. 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6:2

[4]孙传兴. 临床疾病诊断治愈好转标准[S]. 2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285-286

[5]洪伟,聂会勇,杨成林. 针刺释放淋巴液配伍抗感染治疗下肢淋巴水肿并发急性丹毒31例临床观察[J]. 陕西医学杂志,2010,39(9):1215-1216

[6]李军. 赵永昌治疗下肢丹毒经验[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3,20(10):82-83

[7]宋歌今. 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丹毒[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4):50

[8]王志飞,谢雁鸣. 基于真实世界的喜炎平注射液HIS临床剂量应用分析[J]. 中国中药杂志,2012,37(18):2727

[9]吴君. 利巴韦林单用及联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18):323

[10] 王潞,赵烽,许卉,等. 喜炎平注射液对巨噬细胞分泌炎性因子的影响[J]. 中药药理与临床,2008,24(1):19

[11] 周泽民. 喜炎平治疗婴幼儿喘憋性肺炎82例疗效观察[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12):57

[12] 陈建政. 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儿童急性呼吸系统感染270例疗效观察[J].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3,1(8):135

[13] 刘耀宗. 喜炎平退热作用的临床观察[J].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3,3(6):547-548

[14] 李庆华,刘峰. 血必净对心肺复苏患者的抗炎作用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2010,5(10):148-149

[15] 陈吉胜,孙珊,陈凯涛. 加味双柏散治疗肢端急性蜂窝组织炎56例[J]. 当代医学,2010,16(2):9

[16] 郭晓波,赵桂香,王毅. 血必净合蒲公英外敷治疗急性蜂窝组织炎58例[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17):266-268

[收稿日期]2015-11-10

[中图分类号]R75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8849(2016)12-1288-03

doi:10.3969/j.issn.1008-8849.2016.12.011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课题(2011B36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