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景(三)

2016-05-31 16:55张洪燕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2016年15期
关键词:换景游览石子

张洪燕

游记是写景记叙文的一种分类。游记选材广泛,描写生动,叙述翔实,给人以丰富的社会知识和美的感受。阅读游记这种写景记叙文时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1.找出游览行踪,理清文章线索。大多数游记是以游览行踪作为文章的线索,游览行踪就是游览者在游览时的行动踪迹。阅读游记,我们首先要找到游览者,然后用归并法找出游览者的行动踪迹,从而理清文章的线索。

2.围绕详写景物,辨析写景方法。游记中,游览者重要的行程,有特色的景观,对表现文章主题有重要作用的景物大多是作者详写的对象。阅读时,我们要找出这些重点景物,再现景物的特征,辨析写景的方法。游记常见的写景方法有:定点换景法、定景换点法和移步换景法。如《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用的就是移步换景法。

3.找出议论句子,把握作者情感。虽然游记这种写景记叙文的分类有多种,但是每种分类的游记都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阅读游记时,我们要注意文章开篇或结尾的一些议论性句子,在结合作者重点描写景物的基础上,把握作者的情感。如《云栖行》的最后一段,“我低头望望四周的小径,是那么整齐、洁净,似乎胜过‘洗心这个亭名和那亭边清澈见底的溪水。”作者通过这个议论句表达了对云栖美景和勤劳的扫地姑娘的赞美之情。

胜日寻芳

□汤素兰

我独自走出状元阁,沿着茶园的小径信步而行。满山青翠的茶树被打理得很整齐,高矮差不多刚刚过膝。嫩茶叶已经被采过了。再过几日就是清明,明前茶是最上好的茶,茶农当然不会误了时候。

头顶蓝天如洗。阳光从天空中倾泻而下,温暖明亮。远处的城市虽然蒙着一层微微的灰霾,但近处山下的河溪、湿地、池塘和树林都绿意盎然,生机勃勃。山林里一层深绿衬着一层浅绿。山上的花也开得很有层次。稍高一些的是玉兰树,紫红和粉白的玉兰或者绽放,或者含苞,花朵有如美人秀丽生动的手姿。粉红的杏花花朵虽小,但满树盛开,远看如一团云霞。植在山路两旁的连翘,枝条上开着一串串小黄花,丛丛枝条攀缘连结,在山路旁组成一道金黄的篱墙,煞是好看。

走出茶园,是一条正在建设中的盘山车道,暂时只有一段硬化成了水泥路,另一段还是沙石毛坯路,路面上撒了许多细碎的鹅卵石。看到一颗颗石子,我突然想起了小时候玩过的抛石子游戏。我在满地鹅卵石中挑出七八颗较小的白色石子,拋玩起来。小时候玩石子的方法颇多,有抓,有扫,有抛。一副石子应该是几粒呢?按什么规则玩呢?我记得不太真切了,于是一个人索性蹲在地上玩起来,一边玩一边回想。我发现自己的手笨了许多,小时候一把能接住五粒甚至七粒石子,现在接三粒还掉了一粒。小时候在上学和放学的路上,或者在放学后去田野里寻猪草、到山上砍柴火的时候,我们随时都会玩抛石子的游戏。一副石子经过反复抛玩,往往磨掉了棱角,石子的边沿变得圆润,抓在手里特别舒服。谁有这样一副好石子,谁就会有好人缘。我们会用平时舍不得用的花手帕来包裹石子,把它放在书包里,或者塞在口袋里。

抛一粒,捡一粒,再翻过掌来把抛上去的那粒石子接住。抛一粒,捡两粒,再翻过掌来把抛上去的那粒石子接住。抛一粒,捡三粒,再翻过掌来把抛上去的那粒石子接住……我一边玩,一边回忆,慢慢地似乎把规则想起来了,抛、捡、扫、收,各种已经忘却的技巧也运用得娴熟起来,手也不像刚开始那样笨拙了。

如果有人看到一个年纪这么大的女人,独自蹲在地上,像个孩子一样一心一意抛石子玩,会怎么想呢?我不禁哑然失笑。

有人走过来了,我赶紧抓起石子,继续漫步。我一边走,一边抛接着手中的石子,脑子里自然想起了童年时一起抛石子的伙伴。她们现在在哪里呢?立平没来得及长大,在读初中的时候就因骨癌去世了。志莲也不在了。听说她有一年因为和邻居吵架,一气之下喝了农药。跃飞远嫁了,我后来没有见到过她。

在一边走一边抛接的时候,手中的石子陆续掉落了。我没有弯腰去捡。它们就像岁月,注定是要逝去的。就让它们留在路上吧。

手里只剩下一颗石子了。我下意识地紧紧抓着它。

迎面跑来一群中学生,他们你追我赶,争相着说看谁先跑过状元桥。我这才发现我已经转悠到了状元路上。

我侧身站着,让出道来让这些孩子们跑过去。我看着他们的背影,抚摩着手中的石子,心想:多年以后的某一天,他们中的某一个人或许也会像我现在这样独自漫步,突然就想起了从前,想起了今天和自己一起在这山上奔跑的伙伴。

(选自《中国艺术报》2016年3月7日,有删节)

1.结合文章最后一段,说说本篇游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作者行走在沙石盘山车道上时主要做了哪些事情?这些事情与题目“胜日寻芳”有何联系?

猜你喜欢
换景游览石子
蛋和石子
来,一次游览七个世界
游览乘法大观园
石子
《100层的房子》:“定点观察”与“移步换景”
美术馆游览指南
摆石子
巧猜石子
导演的手法——舞台换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