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发展需要物流服务创新从数据突破

2016-05-31 08:42陈一芳王顺林
物流科技 2016年3期
关键词:物流业供应链物流

陈一芳 王顺林

摘 要:文章对智慧物流的研究动向进行了文献收集整理,为后续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论文分析了物流业面临的时代机遇,从数据必将成为物流业发展的宝贵资源和大数据时代智慧物流特性引致数据挖掘新需求等视角出发,论述了时代发展给物流业创新提出的新要求和新动向。

关键词:物流服务;创新;数据

中图分类号:F253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This article collects the research trends of smart logistics, and provides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further research. It analyzes the times' opportunity faced by the logistics industry. Based on the data being the precious resource of logistics' industry and that within the big data era,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mart logistics causes the demand of data mining research to the logistics service field of vision, it discusses the new demand and trend of the logistics industry.

Key words: logistics service; innovation; data

随着整体经济形势的低迷,物流业陷入了发展困境。智慧物流、“互联网+”、大数据等一系列理念的提出,在给物流业发展提供理念支持的同时,又使其陷入了迷茫的发展状态。如何借助先进理念,驱动产业升级发展,需要物流业迫切思考对策。

1 智慧物流文献研究

伴随着智慧地球应运而生的智慧物流概念,到目前学术界仍没有取得共识。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应用,以及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化改革,物流业发展问题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一个高度。

从现有文献来看,国内智慧物流理念从提出到引发激烈研讨,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2009年以前,相关文献使用到物流智慧,或者将物流表述为一种智慧,对其展开了相应的研讨。如宋则(2007)认为物流是一种协同合作的思想,现代物流是一种人类协同合作“本能的智慧”[1]。2009~2013年期间,文献结合智慧物流的特征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该阶段研究强调信息技术在物流行业的推广应用,将智慧物流作为物流信息化发展的较高阶段展开论述。如王继祥(2010)指出物联网契合了现代物流的智能化、自动化、网络化、可视化、实时化的发展趋势,它的发展必将推动智慧物流的变革[2]。章合杰(2011)结合相关研究提出智慧物流的概念,认为它是一种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在物流各个环节实现系统感知,实现物流规整智慧、发现智慧、创新智慧和系统智慧的一种现代综合性物流系统。之后学者们从物流网络平台、3S与无线技术、车载系统、智慧城市体系、智慧物流定位、产业融合等视角对智慧物流进行了研究[3]。2014年之后,学者们结合智慧的内涵和外延,对智慧物流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针对智慧物流的形容词和名词之分,对智慧物流进行定义,认为智慧物流是一种名词,是一种确定的、高水平的物流形态。王之泰(2014)在此基础上,对智慧物流加入了管理的范畴,将其定义为,“智慧物流是将互联网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应用于物流业,实现物流的自动化、可视化、可控化、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的创新形态”[4]。此后的研究逐渐从偏重于技术应用拓宽到了技术应用与管理并重的角度对智慧物流展开了研究。如丁俊发(2014)指出智慧物流要夯实技术基础,向“智慧供应链”延伸,智慧物流离不开大数据等观点[5]。

以“smart logistics”和“wisdom logistics”为关键词,检索google学术、Emerald数据库可以发现,2006年以前,国外学者并未提出“smart logistics”或者“wisdom logistics”关键词,往往以物流某环节的智慧(smart)为关键词展开论述,在研究时遵循着IT技术、RFID、系统软件开发的技术路线,同时沿着供应链管理的视角对物流相关环节进行研究。如Peter Vervest, Eric van Heck, Kenneth Preiss, Louis-Francois Pau(2005)[6]认为智慧商业网络的实施需要对物流进行更加全面的改造,从而使业务流程更加模块化和动态化,以获得更为灵活的采购性能和资产效率。Van Hoek R I, Weken H A M(2002)[7]围绕SMART汽车链,通过信息共享、技术应用等对智慧物流围绕供应链进行了设计与管理案例研究。2006~2009年以来,国外学者围绕着物流具体功能环节,结合RFID、智能电话等信息技术的应用,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如Veloso M, Bentos C, Pereira F C(2009)[8]等结合智慧运输系统,研究了感知技术和感知网络对物流的影响,并且论证了使用相关技术应用会对环境带来积极的变化等。2010年以来,国外学者逐渐将研究视野转向了行业应用、网络构建、大数据、信息管理体系、互联网融合、大数据等层面,逐步从原来的微观层面走向了中观,乃至宏观领域。如Gubbi J, Buyya R, Marusic S等人(2013)[9]指出智能交通和智慧物流应该分别隔离成一个单独的领域,原因在于数据共享和IOT支柱环节实施的性质需要。Kim J, Lee E(2015)[10]针对全球竞争环境,对智慧物流行业研发了基于标准的研发road-map。

综合上述国内外参考文献可以看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路线基本遵循着语义联想—技术应用—管理拓展的思路,从智慧源头开始,到相关技术应用于物流环节,再围绕RFID典型技术与物流的关系,然后再到产业融合等这样一个研究链条。略微有些差异的地方在于,国内学者对于互联网+、大数据和物流的研究兴趣要高于国外学者。

2 物流业面临的时代机遇

在业务外包、核心竞争力构建、供应链管理、物流资源整合和集成、物流公共网络平台构建等理念驱动下的物流业一路走来,功能不断细化,业态也不断扩容。作为生产性服务行业的物流业不断应用先进信息技术对业务流程进行改革创新,以求实现物流信息化之路。这一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中国物流业的发展状态,但是随着整体经济形势的低迷,物流业随之陷入发展困境,破局之路在哪里?

2009年以来,智慧物流成为物流行业突破困局的一个发展方向,旨在实现物流各环节的系统感知,谋求服务创新。随着电子商务在2009年的再次崛起,标志性的事件是2009年淘宝“双十一”活动带来的快递业务量递增效应,为互联网与物流业的融合开辟了一种思路。随之而来的是,O2O模式和跨境电商的兴起,进一步激发了物流业涉足互联网的兴趣。2013年,大数据理念的提出,更是激发了各行各业的热情。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这为物流业与“互联网”的融合奠定了政策导向。时代和政策的引导下,物流业迫切需要走出一条适合自身良性发展的道路,进而形成具有创新特色的物流服务能力,加速商品的快捷流通,加快完成产业的生态调整。

3 时代发展给物流业创新提出的新要求与新动向

3.1 数据成为物流业发展的宝贵资源

物质、能源和信息是信息社会的三大资源,随着经济社会步入大数据时代,数据逐渐成为了企业创造效益,开拓发展的一种新资源,而且这种资源在“互联网+”时代,尤其显得突出。一方面,互联网时代带来的便捷信息共享效应,会将各个物流企业千辛万苦开拓出来的业务模式轻易地暴露在竞争对手面前,降低了竞争对手模仿的门槛;另一方面,服务对象借助互联网可以更加轻易地获得相关物流服务信息,进而寻求到适合自己的物流服务提供商,这为传统的物流服务经营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增加了客户维系和管理的难度。

一直以来,物流企业对数据的关注点往往停留在事中和事后阶段,尤其以事后应用为多。在以大客户优先服务目标的驱动下,数据成为了客户满意度和企业利润获取的风向标,为了获得业务和相应的利润,物流服务提供商根据相关数据绞尽脑汁进行服务的创新,寄希望于提升服务质量留住客户,同时也希望客户能够给服务提供满意的服务价格。多变的客户需求和竞争者服务的不断推陈出新以及价格竞争日趋激烈,往往使得物流服务提供商达不到自己的预期。

长尾理论带来了互联网时代经营理念的变局,该理念认为企业应该将经营目标从重视80%的大客户群转向20%的无限细分市场,并通过实证证明20%的细分市场为企业提供的利润有可能超过80%的大客户群带来的利润。物流与互联网的融合,各企业在成本与利润的双重约束下,必然需要思考自身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模式,将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提升到局部细分市场独占的境地,从而形成局部竞争优势最大化。

传统的市场细分变量已经无助于挖掘足够大且多的细分市场,只有充分挖掘出足够多的市场细分变量,进行相应的市场细分,才能使得物流服务提供商对目标市场进行定位,从而形成细分市场的竞争优势。这些市场细分变量从哪里来?来源在于物流企业服务客户的显性或隐性数据资料。一旦物流企业真正将数据作为一种资源来运用和挖掘,必然会使自身处于一种经营的主动地位,避免恶性竞争的发生。

3.2 大数据时代智慧物流特性引致数据挖掘新需求

智慧物流要求具备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集成化、可视化等先进技术特征,从而形成一种确定的、高水平的物流形态。服务的根本在于消费的确定性,俗称“明明白白消费”。客户关注的焦点在于物品流通过程的结果,一旦出现纠纷能够快速锁定责任方,进行追责。通过智慧物流运作,可以为客户提供较为满意的服务监控状态,但是并不意味着客户会关注到物流运作的各个层面。

进入大数据时代以来,网络化和一体化运作的深入发展,智慧物流日益呈现出多元异构、多实体和多空间交互的动态性。以物品流通为基础的供应链在发展中不断的破裂和重组,作为精神支柱的物流信息在此过程中也不断地进行适应性的调整。物流的一大特色在于完成物品空间位置的位移,在从物品起点到终点位移的过程中,必然经历多实体的协同运作,而信息的转换则需要在这些实体之间的异构平台上进行传递和集成,进而通过彼此系统之间的数据信息输入和输出完成多空间的交互。智慧物流寄希望于通过技术的应用来改善供应链成员之间的信息孤岛状态,一度热炒的公共物流网络平台就承担了这种使命。统一的网络平台接口有利于改善物流信息的传递和共享,但是并没有改变物流实体运作的利益取向。物流供应链成员之间只是单纯的合作关系,彼此之间依靠着合同关系进行着物流服务运作。一旦合同利益达不到自身目标期望值,就非常有可能让原有供应链成员产生离心力,进而放弃现有供应链,加入其它供应链。新入供应链成员的系统异构问题并不会靠着引入一个供应链的公共平台就能够改变,任何一个成熟的物流企业都依赖于多年知识经验的积累并且在自身信息系统上进行业务流程和管理模式的固化,才能更好地完成市场竞争。

更加糟糕的是,众多物流企业原有信息系统的构建基于因果关系,系统中的数据结构已定,呈现结构化数据状态。而物流服务本身又会产生大量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这些数据信息并不能有效地在自身系统中进行流转,更不要说在供应链成员之间的系统中进行传递和共享。众多创新理念来源于业务过程本身,需要通过一定的数据挖掘技术,来提取隐含在业务过程中,事先不知道,又潜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识,快速从原始数据转变为全新的洞察力,进而找出某项应用创新的可行性。

智慧物流的高水平不仅仅体现在物流技术水平的高低,更加重要的是体现在服务能力的智慧挖掘层面,帮助物流供应链上的各成员实现彼此的盈利预期,形成各自的竞争优势。现有的数据信息传递平台并不能保障供应链成员获得足够多的数据资源,只能获得与业务相关的最低限度的数据信息。在此情况下,供应链成员希望依托上下游成员的数据资源进行数据挖掘,形成有利于自身长远发展的知识和信息的期望将不可能达到。

因此,依赖于传统数据架构的物流信息系统存储、管理和挖掘技术已经不能更好地完成智慧物流的要求,必须转向大数据,改变物流业务过程中的数据结构存储问题,进而探索对应的数据挖掘技术,借助数据资源来洞察自身经营策略,从而在市场经营中站稳脚跟,不随波逐流,获得主动权。

4 总 结

大数据时代已经悄然来临,借助先进理念带来的冲击,充分挖掘物流业发展机遇和模式,可以促使物流业更加健康的发展。本文对智慧物流发展动向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分析了物流业面临的时代机遇,同时从数据必将成为物流业发展的宝贵资源和大数据时代智慧物流特性引致数据挖掘新需求等视角出发,论述了时代发展给物流业创新提出的新要求和新动向。

参考文献:

[1] 宋则. “物流”其实是一种智慧[N]. 现代物流报,2007

-05-01(002).

[2] 王继祥. 物联网发展推动中国智慧物流变革[J]. 物流技术与应用,2010(6):80-83.

[3] 章合杰. 智慧物流的基本内涵和实施框架研究[J]. 商场现代化,2011(21):44-46.

[4] 王之泰. 城镇化需要“智慧物流”[J]. 中国流通经济,2014,28(3):4-8.

[5] 丁俊发. 推进“智慧物流”发展的几点意见[J]. 中国储运,2014(1):54.

[6] Peter Vervest, Eric van Heck, Kenneth Preiss. Louis-Francois Pau: Smart Business Networks[M]. Springer, 2005.

[7] Van Hoek R I, Weken H A M. SMART (car) and smart logistics: a case study in designing and managing an innovative de-integrated supply chain[Z]. 2002.

[8] Veloso M, Bentos C, Pereira F C. Multi-Sensor Data Fusion on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Z]. 2009.

[9] Gubbi J, Buyya R, Marusic S, et al. Internet of Things(IoT): A vision, architectural elements, and future directions[J]. Future Generation Computer Systems, 2013,29(7):1645-1660.

[10] Kim J, Lee E. Study on Development and Implications of Standard Based R & D Road-Map for Smart Logistics[J]. E-commerce, 2015,16(2):165-181.

猜你喜欢
物流业供应链物流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益邦供应链酣战“双11”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益邦供应链 深耕大健康
物 流 业
我国物流业的供给侧改革的突破口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
物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