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问答环节信息反馈机制及评价设计

2016-05-31 11:12严大虎陈露遥费瑞伟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2016年1期
关键词:形成性评价微信公众平台微信

严大虎 陈露遥 费瑞伟

摘 要:形成性评价已成为基于问题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评价方式。针对现阶段的形成性评价方式无法满足课堂教学信息实时性反馈以及学生课堂表现无评价依据的问题,文章以微信公众平台作为信息收集、处理与呈现工具,构建基于课堂的实时信息评价导向过程,旨在利用微信投票功能为教学提供及时的反馈信息,同时将课堂学习记录的问题问答过程数据作为师生评价课堂表现的有力支持。

关键词:问答;信息反馈机制;形成性评价;微信;微信公众平台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02-0075-04

一、引言

问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在创新教育与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对问题的教学研究具备强大的生命力,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1]。问题教学始于苏格拉底的“产婆教学法”,通过杜威的“五步教学法”及布鲁纳的“探究学习”得到了发展,最终繁荣于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随之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中。不同于以教为主的传统知识教学,围绕问题开展的教学活动更加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强调知识的获得、学习发生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为此,注重教学过程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为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提供反馈信息以提高教学活动质量的形成性评价,成为了国内外围绕问题开展教学研究普遍认可的重要教学评价方式。

布鲁姆认为,形成性评价不是为学习者分等级,而是帮助学习者和教师把注意力集中在为进一步提高所必需的特殊学习上;然而,现阶段形成性评价方式与手段明显趋向于课后学习结果的等级评价,难以满足实时反馈课堂教学效果的需求,不利于教师对学生知识学习的过程性评价,加大了继续课堂教学活动的难度甚至影响到有效学习。为此,构建一种课堂内问题教学信息反馈机制,为教学组织者(或教师)提供实时反馈并引导教学活动开展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大规模网络课程、泛在学习、移动学习等新型学习方式的兴起,课堂教学趋向于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2]。微信公众平台(WeChat public platform,以下简称平台)在继承微信(WeChat)所有功能的基础上,其群发推送、自动回复、投票以及微信本身等功能为教学信息发布、师生互动、数据收集加工及评价提供了有力支持,奠定了良好学习环境基础,为完善围绕问题开展教学的课堂评价打开了新思路。

二、课堂问题应答呼唤新评价方式

课堂教学信息收集、处理过程可以将课堂的互动、活动以及教学评价等有机结合在一起,有效调动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加强课堂教学的管理,提高教育教学效果[3]。教师设置的课堂问题一般具有导向性,旨在通过检验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理解程度或诊断学习误区,进而决定下一步教学活动的重点;同时目前围绕问题开展的教学内容容量大、活动形式多等因素而产生耗时的现象,都对课堂教学信息反馈的及时性、准确性提出更高的要求。然而,现有的评价方式不能满足教学信息反馈的要求,难以为学生课堂表现测评、课后反思提供支持的问题愈发突出并亟待解决。平台投票、数据追踪记录功能都为教学信息的实时性、准确性的提高提供有力支持,其良好群众基础和用户体验也十分有利于平台无缝整合于课堂教学互动中。

1.课堂教学信息反馈过程不完善

(1)课堂教学信息反馈缺乏实时性、准确性

教学信息准确、及时的反馈,一方面,为教师提供了掌握学生学情的机会或节省时间进入下一个学习话题,也使得教师根据学生理解需求灵活改进教学活动;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了解自身理解与其他同伴的不同,如果差距较大,会激发学习者更加努力的学习[4]。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在课堂上不愿意“举手”反馈信息或主动回答,导致教师需要花费更多时间了解学生学情。此外,在“举手”回答过程中,大部分学生易受“权威”学生的选择影响,从而降低了反馈信息的准确性。有相关研究表明,随着参与教学活动人数的增加,反馈信息缺乏实时性、准确性表征的更加明显[4]。

(2)课堂过程无记录,测评困难

问题是通向理解之途,具有导向性、启发性[5]。师生通过对应答信息的总体判断,有利于教师诊断学生教学过程中的“病情”,从而调节教与学的活动;有利于学生更清楚认识到自己与学习目标的差距,为下一步学习活动指明努力方向。教学问答过程由于缺乏问题内容与学生学习思维的记录,而教师往往只能凭借主观印象评价学生,无法为每位学生的表现做出精准地评判,影响了教师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意见与个性化的辅导。

(3)现有的形成性评价方式不支持信息实时反馈

围绕问题开展的课堂教学常用的评价方式主要有学生自评、同伴互评以及教师评价三种方式,其中如何解决同伴互评中学生评价信度、专业水平等相关研究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网络课程教学一般采用学生学习路径跟踪、匿名同伴互评以及导师的抽检方式[6]。然而,反观这些教学评价方式与手段,教学参与者对正在进行的课堂教学过程的评价均发生于课堂教学后,偏重于学生成绩等级的评定;信息反馈的非实时性难以支持课堂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现阶段课堂问题应答过程,主要出现了教学反馈信息缺乏实时性、准确性,学生课堂难以测评等问题,难以满足课上及时调整教与学活动及策略、课后学生课堂表现等级评价以及复习反思。现有的形成性评价方式并不能达到课堂对教学信息质量的要求以及教学过程的完整性评价。本文在利用平台设计评价方式及活动以解决上述问题前,先对平台支持具有的教育评价功能进行分析。

2.微信公众平台支持下的评价功能分析

顺应计算机技术的革新与移动智能终端的不断普及,微信凭借实时通讯和良好的用户体验,逐渐成为了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渗透到广大学生群体生活与学习中,使得平台如何有效应用于实际课堂教学中的研究赢得了生命力。笔者从中国知网搜集有关于平台教育领域(教育技术学专业)核心以上期刊文章14篇,发现基于平台开展的教育方面研究主要包括移动学习环境构建、移动学习空间搭建、学习活动与教学模式的设计,以及作为教学活动的信息发布、传递与处理工具创新应用,少有涉及教学评价的研究。平台及微信的实时通讯、自动回复、投票等功能不仅能丰富教学活动形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同时也为教学活动的新评价手段提供了可能。

(1)投票功能保证反馈信息实时、准确

平台投票功能可以帮助教师及时获取反馈信息。投票过程主要包括问题及选项设置、投票信息发布、选择投票、呈现投票结果。问题及其选项内容需要教师在课前录入平台投票管理项中,并设定投票状态为进行中;课上,学生向平台输入教师提供的关键字,得到投票信息界面;学生阅读投票(问题)说明,并选择答案选项;选票结束后,投票结果将会在学生微信端与平台用直方图的形式直观化显示(由于学生微信端只有投票后才能看到投票直方图,也就避免了其他学生选择的影响)。投票过程十分方便快捷,投票结果有直方图和投票人数百分比,使得问题反馈信息的信度显著提高,实现了信息反馈的实时性与精准性。投票过程如图1所示。

(2)记录教学交互数据促进评价

课堂问答记录对课后教学活动有导向作用。学生课堂问题应答过程会被学生微信端、教师管理端(平台不能显示投票人个人信息,活动需要做相应调整)全程追踪记录。通过分析记录数据,帮助教师了解每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为学生的课堂表现提供数据参考,同时总结教学过程问题、提出学生课后活动建议以及推送个性化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课堂思维活动再现,反思课堂知识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找到课后活动学习目标,并为学生自我评价提供依据;加强了课前课后教学活动的联系性,有利于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以改进教与学活动,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投票功能适宜课堂“提问-回答”活动开展,保证了课堂教学信息反馈的实时性与准确性,加强了课堂教学的管理,同时平台支持文本、声音、图像、视频等多种信息载体传送的特点,支持开放性问题的回答,丰富教学问答形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平台及微信记录的课堂问答过程为学生的课堂表现等级判定(教师评价、自我评价)提供了数据支持,完善课后学习目标的有效性,辅助师生课堂总结反思及学生阶段性复习等活动。

三、微信公众平台支持下的问答评价导向设计

在传统环境下,由于数据收集、处理比较难,且反馈不及时等原因,形成性评价理念不能被广泛应用[8],但是随着网络技术革新与移动终端的普及,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学习方式逐渐被人们所接受,打造了良好的软硬件条件与教学环境,并且课堂教学实时反馈的需求有越来越旺盛的趋势,国内外构建了内容丰富的信息反馈机制,较具代表性的为课堂应答系统(Classroom Response System,CRS)教学研究。

1.微信公众平台构建实时信息反馈机制优势明显

CRS是允许学生从电子显示的多重选项中选择答案的移动遥控设备[8],学生选择的答案即教学反馈信息。Beatty等认为,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使用CRS获取学生反馈信息,为学生理解的有效形成性评价提供数据支持[10],从而利于教学活动的改进与优化,其帮助改进教学活动的过程就是形成性评价发挥作用的过程[8]。国内外有研究表明学生对CRS持赞同的态度,其能帮助自己集中注意力、促进理解,以及提高课堂的出勤率[9-11]。

技术促进CRS发展形式多样,但功能及体验设计不太完善。CRS一般包括发送器、 接收器和软件三个部分,其中发送器与接收器负责信息的收集与传动,软件则统计与呈现信息。国内外基于三个部分功能为基础,利用Web、移动终端等软硬件、技术替代原有的功能单一、成本高的应答系统成为了趋势,并出现诸如以手机及其短信功能为信息收集发布的移动平台,学生移动端与教师端同时登录某Web平台类的课堂应答系统的实践研究,然而短信经常不能实时被平台接受、用户体验较差,移动终端登录网页耗电快、屏幕小以及学生端口无问题记录等问题都成为影响其教学普及的重要因素。

微信平台构建的信息反馈机制,在拥有CRS实时反馈信息机制的功能基础上,群众基础、功能技术以及成本方面优势明显,易于教学普及。群众基础方面,平台的实时通信和良好的使用体验使学生群体具有较高的使用率和黏着度[11],逐渐成为了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微商的运转投票功能也已逐渐被师生所熟悉,节省了教师培训的时间,同时微信的良好用户体验都为教学奠定了良好的环境基础。技术方面,平台设计的信息反馈机制以学生微信端作为教学信息收集接口,网络为信息传递通道,平台管理端为信息处理、加工系统,问题的提出与答复过程数据通过网络在学生端与管理端(教师端)记录、流通,支持教师评价与自我评价,同时帮助学生总结反思、复习。成本方面,微信公众号申请完全免费(二次开发需收费),智能终端与笔记本均已普及,甚至可以上课不用投影,学生微信端口直接作为信息呈现工具。除了以上优势外,平台开源、自动回复等功能也为评价活动形式多样化带来可能。

2.微信公众平台支持下的形成性评价及信息引导

形成性评价关注学习者学习的过程,收集学习过程中的相关数据,通过分析、整理与反馈,从而为教师与学生提供引导。尽管很多教师重视形成性评价,但是他们在整个班级讨论时经常遇到难以获得多数学生的想法并给予及时、恰当的教学干预的难题[10]。本研究旨在利用微信平台构建的信息反馈机制,为课堂教学提供实习准确的信息反馈,同时师生端口记录的投票、文本等数据信息为学生课堂表现的教师评价及自我评价提供支持,并引导师生课后活动开展。

评价设计注重评价关键信息并能有效整合于教学活动的原则。也就是支持评价的数据应当含有影响下一步教学活动的关键信息,并在不影响学生活动体验的方式下获得。基于平台及微信开展的问题应答数据,能实时、准确地反映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与学习误区,影响下一步教与学的活动决策,同时,这种信息化工具收集数据的手段,丰富了教学活动形式,增强课堂趣味性。为此,基于平台及微信开展活动获得的支持评价数据的手段,能有效地整合于教学活动过程当中,构建了基于课堂实时信息的评价导向流程图(如图2所示)。

由于平台及微信的功能限制,为了更好的获得评价关键数据,教学活动及学生行为需要做简单的调整。鉴于平台每天只能群发一次消息,学生获得问题是通过向平台输入关键字获得;投票管理后台不支持查看具体参与人员的微信号或昵称,教师也就不能查看学生个人课堂表现,投票结束后学生还需要向平台输入选择指定代码以方便教师评价;考虑音视频信息的查阅耗时长,建议只用于提交小组作品或个人阶段性作品。

问题问答过程、信息交互生成缺一不可。学生向平台输入教师提示的关键字后,对客、主观题进行判断,通过投票等活动传递回答信息或是输入文本、图像等载体形式信息,最后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制定下一步学习活动。平台发布问题内容信息后,学生查看问题内容并思考,生成个人答复信息,接着平台统计并呈现学生信息;由此可见,问题信息、个人投票信息以及平台呈现信息之间是顺成关系、缺一不可,但这些信息的引导作用却逐层增加:问题触发原有知识经验,投票选择过程引发知识运用及迁移,平台呈现统计的信息帮助师生发现教学问题与学生自我定位,从而完善教学活动。

分析问题问答过程帮助学生自我评价、总结反思和复习。学生微信端记录着自己课堂的问答过程,配合教师的思维点拨和课堂定位,评价自己的课堂表现。学生通常在课堂短时间内难以达到知识理解目标,课后总结反思往往能加深学生的知识理解,此时,课堂记录对学生课堂思维再现乃至反思提供了有力支持。中国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总结性评价在教学中的比重仍然较大,课堂问题一般体现着教学重点难点,这也为学生的阶段性考试提供了良好的复习基础。

课堂反馈信息辅助教师评价学生课堂表现、总结反思以及优化学生学习方式。通过活动调整,教师端拥有学生端相似的数据信息,这些信息都显示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思维表现,从而教师通过分析这些信息为每位学生做课堂表现评价。教师根据平台的统计结果,可以发现自己教学过程中的薄弱点与学生认知水平,以帮助自己提高教学水平。针对课堂上学生反馈的个人学习误区,对不同理解程度的学生提出个性化建议以及活动安排,帮助学生优化学习方式并掌握知识。而且教师与学生课后发现新问题都可以通过微信与平台端口直接给对方留言,帮助学生及时解决问题。

四、结束语

现阶段,围绕问题开展教学活动,对课堂教学反馈信息的实时性、准确性要求日益增加,同时问题过程难以评价的问题也使得传统课堂难以实现形成性评价。然而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与移动终端的普及,微信已成为了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本文以微信公众平台为信息处理工具,构建了课堂教学信息实时反馈机制,重在提供课堂问题应答实时反馈,并为教师评价学生课堂表现提供数据支持。基于微信公众平台开展教学活动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不足:教师负担加重,课堂学生微信用途难以监控、平台存贮资源容量小等,都需要通过教学活动进行调整。

参考文献:

[1]胡小勇,祝智庭.问题化教学研究纵览:理论与流派[J].中国电化教育,2005(2):18-20.

[2]李宝,张文兰.智慧教育环境下学习资源推送服务模型的构建[J].远程教育杂志,2015(3):41-48.

[3]李红美.教学应答系统应用研究个案分析——从研究方法的视角[J].电化教育研究,2012(10):74-79.

[4]Duncan D. Clickers in the classroom : how to enhance science teaching using classroom response systems[J]. Techtrends, 2005, 4(1):2-5.

[5]Grant Wiggins、Jay McTighe(著),么加利(译).理解力培养与课程设计[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42-44.

[6]Tambouris E, Panopoulou E, Tarabanis K, et al. Enabling Problem Based Learning through Web 2.0 Technologies: PBL 2.0[J]. Educational Technology & Society, 2012, 15(4):238-251.

[7]张生,何克抗,齐媛,丁楠. 网络环境下基于学习活动的形成性评价——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个案研究[J]. 现代教育技术,2007(10):82-87,90.

[8]Kay R, Knaack L. Exploring the Use of Audience Response Systems in Secondary School Science Classrooms[J]. 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 Technology, 2009,18(5):382-392.

[9]Beatty I D. Transforming student learning with classroom communication systems[J]. Educause Research Bulletin, 2005.

[10]Hyunju Lee,Allan Feldman,Ian D. Beatty. Factors that Affect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Teachers Initial Implementation of Technology-Enhanced Formative Assessment Using a Classroom Response System[J].Journal of Science Education and Technology?; 2012;21(5):523-539.

[11]盛津芳,董科,李龙等. 基于Web的学生反馈系统的构建及在高校教学中的实践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5(1):48-54.

[12]王萍.微信移动学习平台建设与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2014(5):88-95.

(编辑:鲁利瑞)

猜你喜欢
形成性评价微信公众平台微信
微信
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实施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有效实施
媒体融合背景下出版社微信公众平台发展研究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中药分析综合教学评价方式的改革思路与实践
论形成性评价与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微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