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 硬联合麻醉不同穿刺间隙在剖宫产术中的麻醉效果比较

2016-06-01 11:29焦洪峰
保健文汇 2016年5期
关键词:低血压硬膜外间隙

焦洪峰

腰- 硬联合麻醉不同穿刺间隙在剖宫产术中的麻醉效果比较

焦洪峰

目的:通过比较腰-硬联合麻醉(CSEA)不同穿刺间隙在剖宫产中的麻醉效果,以探讨CSEA的合适间隙。方法:选择ASA Ι~Ⅱ级,剖宫产患者120例,分成两组,每组60例,均行CSEA麻醉,A组采用L3/4间隙,B组采用L2/3间隙。两组穿刺成功后,蛛网膜下腔注入0.5%布比卡因(0.75%布比卡因2mL+10%葡萄糖液1mL)1.8/3mL,0.2mL/s注入。给药后用针刺法测定感觉阻滞平面,给药后15min,阻滞平面未达T6水平者,经硬膜外注入2%利多卡因。麻醉期间连续监测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和心电图,观察并记录给药后15min脊麻平面、麻醉效果、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新生儿1min和5min的Apgar评分。结果:15min脊麻平面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两组间麻醉效果无明显差异,B组低血压、恶心呕吐发生率高。结论:CSEA采用L3/4间隙穿刺,在剖宫术中既能达到满意的麻醉效果,又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麻醉;脊椎;剖宫产术;麻醉穿刺间隙

腰-硬联合麻醉(CSEA)用于剖宫产手术,具有麻醉用量少、起效快、效果确切的优点,又可发挥连续硬膜外麻醉的灵活性,补充腰麻平面的不足,并能提供术后镇痛。但腰麻下,剖宫术患者易出现低血压、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并发症。如何防止并减少这种并发症是临床麻醉工作中应该面对的问题。资料报道CSEA穿刺间隙一般为L3/4或L2/3,本研究将就不同穿刺间隙在剖宫术患者中的应用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0例择期剖宫产产妇,ASAⅠ~Ⅱ级。分成两组,每组60例,A组穿刺间隙为L3/4,B组穿刺间隙为L2/3。A组年龄(29.2±4.5)岁,身高(157.5±4.6)cm,体重(67.8±7.9)kg。B组年龄(27.6±4.2)岁,身高(163.5±4.8)cm,体重(71.3±7.2)kg。两组年龄、身高、体重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1.2 麻醉方法

产妇入室后监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的同时开放静脉通路。麻醉前先输入平衡液500mL。A组行L3/4间隙穿刺,B组行L2/3间隙穿刺。确定穿刺间隙的方法:取两侧髂嵴的最高点作连线,与脊柱相交处,即为第4腰椎或L3/4脊突间隙[1]。穿刺间隙的确定均由两位麻醉主治医生同时确定,有异议者不纳入本研究范围。硬膜外穿刺成功后,置入蛛网膜下腔穿刺针,见脑脊液后,注入0.5%布比卡因(0.75%布比卡因2mL+10%葡萄糖液1mL的混合液)1.8mL,注药速度0.2mL/s,然后向头侧置入硬膜外导管3~4cm。调节麻醉平面在T6以下,平面欠佳时,硬膜外注2%利多卡因。血压下降>30%或收缩压<90mmHg,注入麻黄素10mg,同时床左侧15~20°,将腹部推向左侧,尽可能地减少仰卧位综合征的发生。

1.3 观察指标

(1)仰卧位后采取针刺法测感觉阻滞最高平面,以1、2、5、15min测定阻滞平面,未达T6者,硬膜外注入2%利多卡因。(2)连续监测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和心电图。(3)记录低血压、恶心呕吐、呼吸困难和术后头痛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新生儿1min和5min的Apgar评分。(4)麻醉效果评定:优,患者无不适,肌松好,手术顺利;一般,患者有轻微不适伴轻度牵拉反射,但可配合手术;差,有明显牵拉痛,肌松差,需辅助镇静、镇痛药物才能完成手术。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表 1 两组间脊麻平面、硬膜外用药量及并发症的比较

15min脊麻平面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中B组未追加硬膜外药物,A组低血压、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见表1。

两组麻醉效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2。术后均无头痛等并发症,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1min评分均>7分,5min评分为10。

表2 两组间麻醉效果比较 例

3 讨论

1981年Browntidge首先将CSEA技术应用于产科麻醉,现已得到广泛应用。临床证实CSEA保留了蛛网膜下腔阻滞和硬膜外阻滞的优点,起效迅速,镇痛完善,肌松完全,可控性强,并可用于术后患者硬膜外自控镇痛,能迅速解除临产妇的痛苦,减少胎儿宫内窘迫时间,可以在产妇平卧后即可开始消毒手术,短时间内即可达到完善的麻醉效果,为手术快速娩出胎儿赢得了时间。现在改良后笔尖式穿刺针减少了穿刺后头痛发生率,减少了产妇的痛苦,用药量相对较小,明显减少了局麻药中毒的发生率,所以更适合于当今剖宫产手术[2]。但是由于CSEA时腰麻快速和较大范围的脊神经阻滞,特别是阻滞平面过高时,其支配范围的动静脉迅速扩张,导致血压迅速下降,严重者可影响呼吸功能。且CSEA时产妇更易出现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出现低血压、恶心呕吐、头昏,甚至昏厥等不良反应,还会引起胎盘灌注降低,可引起胎儿宫内窒息、神经发育受损。如何防止CSEA在剖宫术中的低血压,文献报道方法很多,有快速预输液体、右臀垫高15~20°、子宫向左推移、提前使用小剂量的升压药等,但控制合理的麻醉平面是最关键的措施,避免麻醉平面过高,使用较少的麻醉药物尤为重要。本研究显示:穿刺间隙的选择对于麻醉平面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在使用重比重腰麻液的时候,L2/3穿刺间隙的麻醉平面要高于L3/4的穿刺间隙,发生术中低血压恶心呕吐较多,随着CSEA在剖宫术中的广泛应用,选择L3/4的穿刺间隙更加安全,并发症更少,L3/4穿刺间隙在CSEA中更值得推广。

(作者单位:河北省邯郸市人民医院)

[1]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现代麻醉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084.

[2]任利兵,王义梅.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在急诊剖宫产580例中的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1):88-89.

猜你喜欢
低血压硬膜外间隙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间隙
低血压: 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大问题
飞行过载及安装间隙对主安装节推力测量的影响
紧流形上的SchrÖdinger算子的谱间隙估计
浅谈保护间隙的利弊与应用
喷他佐辛在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与硬膜外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胸部硬膜外麻醉镇痛对冠状动脉疾病的控制价值
硬膜外注射脉络宁配合手法复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7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