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韩军力对比:南风压倒北风还是北风压倒南风

2016-06-02 03:08陈岳
世界知识 2016年10期
关键词:韩军射程韩美

陈岳

今年以来,朝鲜接连核试、“射星”,试验新型武器装备,举行大规模联合演习等,展示强硬态度。与此同时,韩国积极强化前沿军力部署,举行史上最大规模韩美“关键决心”、“鹞鹰”联合军演等,加大对朝军事威慑力度。半岛军事对峙日趋升级,南北陷入比硬比狠模式。单从军力對比看,朝韩实力各有所长,相互较量难分伯仲,如果摩擦升级引发大规模武装冲突,任何一方都难以全身而退,将产生严重后果甚至灾难。

朝鲜半岛是世界上兵力部署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朝韩武装力量均由常规军事力量与准军事力量构成,从数量上看,朝军占有绝对优势。据韩媒报道,朝常规军事力量总兵力约120万人,其中陆军约102万人、海军约6万人、空军约12万人;准军事力量包括教导队、劳农赤卫军、红色青年近卫队等约770万余人。韩军在兵力规模上没有优势,常规军事力量总兵力约63万人,其中陆军约49.5万人、海军约7万人(含海军陆战队约2.9万人)、空军约6.5万人;准军事力量包括310余万人的预备役部队。此外,据韩媒报道,朝陆军拥有坦克、装甲车近7000辆,海军拥有各种水面舰艇800余艘,空军拥有各类机型900余架。相比之下,韩陆军拥有坦克、装甲车5000余辆,海军拥有各种水面舰艇150余艘,空军拥有战斗机400余架。朝军在武器装备数量方面保持着对韩相对较大的优势。

从战场布局看,朝鲜陆海军全部作战力量的70%、空军作战力量的40%以上部署在平壤—元山以南地区,特别是朝军部署在军事分界线附近的数千门火炮,对韩国首都圈地区(首尔距军事分界线仅约46公里)构成极大威胁。朝鲜的300毫米火箭炮,以及“谷山”火炮和240毫米火箭炮,射程和威力极大,火力能够覆盖首尔地区甚至韩国中部地区的许多重要军事基地。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全国要塞化”路线要求,朝已建成1.1万余处地下掩体,基本实现了重要军事设施、工厂车间、仓储设施的地下化或半地下化,具备了一定的抗毁能力。

不过,由于长期孤立于国际社会,朝经济发展严重受限,朝韩经济实力相差悬殊,朝主战装备多停滞于20世纪60、70年代水平。朝空军装备大多为第二代战机,第三代战机仅有少量米格-29,而韩空军第三代战机就多达数百架。海空力量对比上,韩军也占有绝对优势。朝海军舰艇大多为几百吨到几十吨的小型舰艇,韩海军1200吨级以上的作战舰只将近50艘(包括3艘“宙斯盾”驱逐舰)。同时,韩军背后有强大美军支撑,驻韩美军现有兵力2.85万余人,有事时,美军可以投入的增援兵力包括陆海空军和海军陆战队成员在内共69万余名,还可投入160余艘舰艇、2000余架飞机。根据危机态势,美增援力量采取“灵活威慑手段”和“分阶段兵力部署数据”两种方案,对韩进行作战支援。另外,韩的情报获取能力也较强。

冷战结束以来,面对国际格局和半岛局势的复杂变化以及美日韩的重压,朝在经济实力、常规军力、国际支援与韩相差悬殊的情况下,决意以拥核这种非对称方式求得力量对比的相对均衡。特别是金正恩执政后,通过“射星”、核试、“拥核”入宪等方式,实质性推进发展核武的步伐。据韩国媒体报道,朝通过对乏燃料棒的多次再处理,“已拥有约40千克的武器级钚”,“核武器小型化能力似乎已达到相当高水平”。至今,朝已进行四次核试验,并仍在推进宁边核反应堆建设,扩建铀浓缩工厂。

同时,朝鲜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发展导弹,经过数十年潜心研发,导弹射程和性能不断提高。据外媒报道,朝鲜目前的弹道导弹主要有三类:一是短程导弹,包括射程300公里、载荷近1000公斤的“飞毛腿B”,射程500公里、载荷700公斤的“飞毛腿C”和射程700公里、载荷500公斤的“飞毛腿D”导弹。二是中程导弹,包括“劳动”导弹,射程1000~1500公里,载荷1000公斤左右;“大浦洞1型”导弹,射程2500公里左右,载荷700公斤;“舞水端”新型中程导弹,射程3000~4000公里。三是远程导弹,包括仍在研发的“大浦洞2型”洲际弹道导弹,理论上射程可达6700公里。据韩国《国防白皮书》估计,当前朝鲜已部署了700多枚“飞毛腿”导弹、200多枚“劳动”导弹以及10多枚“舞水端”导弹。朝导弹技术不断提高,射程越来越远,“飞毛腿”导弹射程可覆盖韩国,“劳动”导弹射程可覆盖日本,“舞水端”导弹可对冲绳美军基地构成威胁,“大浦洞2型”导弹可对美国夏威夷、阿拉斯加甚至其本土构成威胁。未来打核导牌仍是朝最重要的手段,朝可能继续推进中远程运载工具试验和“两弹”匹配试验,提升核实战与核威慑能力。

在当前朝韩尖锐对峙、朝鲜核导能力大幅提升的情况下,为确保韩国安全,一方面,韩国基于韩美同盟关系,继续加强与美联合防御态势,美承诺将保持驻韩美军现有规模,提高战备水平,并将使用包括“核保护伞”、常规打击和导弹防御能力在内的全面军事力量,向韩提供“延伸威慑”。同时,韩美联合制定“针对性遏制战略”,将朝鲜核威胁分为三个阶段分别加以应对,即威胁使用、即将使用和使用阶段,并分别制定了应对方案。韩美还将“威慑政策委员会”和“导弹应对能力委员会”整合为新的“遏制战略委员会”,并决定将应对朝鲜核与导弹的“4D概念”提升为作战概念(4D指的是防御、探测、扰乱和破坏——编者注),以应对朝鲜核与导弹的威胁。

另一方面,韩军加快推进“韩国型导弹防御系统”和“杀伤链系统”的建设。2016年3月30日,韩国国防部公布《2017~2021年国防中期计划》,提出重点加强上述系统建设,并计划分别投入2.5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42.5亿元)和5.4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07.8亿元)。“韩国型导弹防御系统”是通过美军的弹道导弹预警卫星、韩军的“宙斯盾”驱逐舰、E-737“和平之眼”预警机、弹道导弹预警雷达等探测朝鲜的弹道导弹发射迹象,并可在几分钟之内发射“爱国者”地对空导弹进行拦截的系统。“杀伤链系统”是对朝鲜弹道导弹进行探测、识别、定位后,决定打击与否以及实施打击的系统,目标是把从探测到打击的时间限定在30分钟以内。上述系统建成后,将助力韩国应对朝鲜核与导弹的威胁。

当前,朝与韩在综合国力和高技术武器装备等方面差距悬殊,为弥补相对处于劣势的常规作战力量,朝不断变换作战样式,大力加强特种部队、远程火炮、水下作战力量、网络部队等非对称能力建设。

大力加强特种部队建设是其中的重要举措。据报道,朝鲜拥有总数达20万名、世界最大规模的特种作战部队,战时将以各种手段,从陆上、海上、空中向韩境全面渗透,在韩后方开辟“第二战线”。其渗透方式在地面主要是利用地道或徒步,在海上通过登陆舰,在空中使用尽管机型很老但可以低空渗透且雷达难以捕捉的300余架安-2运输机和130余架直升机。朝鲜特种作战部队曾给韩国造成严重恐慌,如1996年的江陵潜艇事件(1996年9月18日,一艘朝鲜潜艇在韩国江陵近海触礁,部分艇上人员渗透到韩国,韩出动万名军警搜索,至当年10月中旬,大部分渗透人员自杀或被击毙,韩方也有较大伤亡)。未来有事时,如果朝鲜动用大量补给艇或安-2飞机同时渗透,韩将难以应对。相比之下,韩特种作战部队包括隶属陆军特种作战司令部一万余名特战队员、海军特种作战旅、空军战斗控制小组、海军陆战队特种搜索队等,总人数约两万名,从數量上看,朝韩比例为10∶1,韩军明显处于劣势。

另外,朝高度重视网络战,不断扩大网络部队规模。据悉,朝鲜侦察总局下设的被称为121局的电子侦察局和网络战指导局拥有3000余名顶级黑客和网络战人员。据韩媒报道,朝鲜网络部队曾多次给韩国造成重大损失,2009年7月初,韩国青瓦台、国会、韩著名门户网站NAVER、美国财政部、美国国土安全部等韩美主要机构的多家网站遭到分布式拒止服务攻击,网络完全瘫痪;2013年3月20日,韩国主要电视台KBS、MBC等和新韩银行、农协银行等部分金融机构的网络多次同时瘫痪;2013年6月25日,包括韩国青瓦台在内的16家网站因遭到攻击而瘫痪。韩国基于对相关资料的分析,怀疑这些网络攻击是朝鲜所为。

(作者为军事科学院外国军事研究部助理研究员)

猜你喜欢
韩军射程韩美
韩美今起大规模军演
Recent advances in two-dimensional layered and non-layered materials hybrid heterostructures
韩美联合军演遭民众抗议
Based on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 innovation culture research
史上最大规模韩美演习
地球旋转对弹道导弹射程的影响研究
好课堂让人思绪万千——基于韩军老师《老王》课堂教学的深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