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旅游视角下的红色文化传承研究

2016-06-03 21:21杨迎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南昌起义当代价值文化传承

杨迎

摘 要 本文首先回顾了1927年南昌八一起义的事件的整个过程,指出八一精神在当下的传承现状及价值所在,笔者通过问卷调查、走访实地、人物采访等方式对现下八一精神传承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了解了现下传承方式的同时提出了八一精神传承的现状中所存在的些许不足,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笔者认为在新形势下,红色文化在传承主体和传承者都应对文化的传承负责,传承主题应加大宣传力度,强调其必要性、重要性以及其实现途径应当进行不断创新,而不是固守旧习,传承者应当提高自身素养等。

关键词 红色文化 八一精神 南昌起义 当代价值 文化传承 传承途径

中图分类号:D642;F592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1927年8月1日,八一南昌起义爆发,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创建了革命的军队,是中国革命军队的开篇之作。在南昌起义前后的过程中,革命先辈们在革命事业中所表现出的敢为人先、勇于探索、艰苦奋斗等的精神内涵,值得我们传承和发扬。这些重大历史事件所承载的精神文明,是祖辈留给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但随着中国国际化的发展进程正在不断加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开始成为当下人们生活所追求的主题。笔者研习八一精神现下成果思考认为,八一精神所倡导的内涵精神,正是对骄奢淫逸的现代社会风气颇有疗效的良药。

笔者利用假期,以传承八一精神载体的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及游客及其周边居民为调查案例,参与其中并进行深入采访,获取了充足的一手资料。通过对于八一精神研究现状、传承现状等的分析、调查以及对八一起义前后资料的研读,笔者试图从中分析出八一精神在继承和发扬中所存在的不足,如何更好地发挥其中的作用,将是笔者寻求的关键。

1以八一精神为代表的红色文化传承价值

在1927年,随着共产党势力影响的不断壮大,蒋介石、汪精卫开始勾结内外势力发动了“四一二”①、“七一五”②反革命政变。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背叛,在白色恐怖的阴云中,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国共产党前敌委员会及其他成员的领导下,于1927年8月1日凌晨2时,南昌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南昌起义取得了成功。在此后的南下广东、潮汕失败、艰苦转战闽、粤、湘、赣边界,沿途仍宣传革命,于次年4月在井冈山胜利会师开始了革命征程。

在1977年纪念人民解放军建军50周年时,那些参加过八一起义的老革命家对于南昌起义后所产生的影响予以高度评价,并撰写文章纪念,在文章中首次运用了“八一精神”这个词语,随后在20年后的纪念南昌起义研讨会中,学者们针对八一起义提出了八一精神的内涵,关于八一精神内涵的研究今天已经有了丰富、多样的成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1传承优秀的精神理念,树立积极三观

八一南昌起义前后,革命前辈们的英雄事迹所流露出的坚定的革命信念、信仰,是一种敢于创新、永不放弃,求真务实、实事求是的精神文明品质,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八一精神的内涵所在。

关于八一精神的内涵、定位学术界并没有下统一的定论,笔者分析总结,赞同姜廷玉在八一精神学术研讨会会议中提出:“八一精神的提炼和概括应遵循:论从史出,八一南昌起义是八一精神的主体,从历史中提炼;其次突出特点,再者有时代特点及语言特点。”此外,在采访八一馆陈列部刘老师③时,她这样说道:“八一精神一直在我们馆都有展示、研究,在八十年代的陈列大纲是敢为人先、坚定信念、百折不挠、勇于开拓,随着时代的变化,馆内也在不断更新着八一精神的内涵,在2014年的7月重新认证了十六字大纲,听党指挥、敢为人先、百折不挠、为民奋斗”。

1.1.1坚定信念、坚持革命的毅力

坚定信念是八一精神所涵盖的一部分,尽管在革命中不乏有叛逃者,如在南昌起义结束后起义部队南下广东,蔡廷锴此时为先锋,但在部进入进贤县时,蔡廷锴与其心腹密谋将部队中几个中共党员“礼送出境”,宣布:“为保全本师,我不得不请本师共产党职员暂时离开,各人的薪饷,当然发给,并且护送个人离部,使各人安全”。而后带着部队转福建投蒋。在起义后南下广东的过程中,更有战士因忍受不住行军的煎熬,离队潜逃。但起义的大多数人都拥有坚定的信念,如南昌起义前夕,革命在北伐战争逐渐取得胜利的推动下,1926-1927年间,中、南地区开展起了农民斗争运动。人民纷纷将矛头指向了土豪劣绅和贪官等封建势力,斗争影响到了新旧军阀以及帝国主义的利益,因此新旧军阀及帝国主义对于农民的斗争运动深恶痛绝,大肆渲染农民运动的所造成的恶劣的影响。在此情况下,1927年毛泽东对湖南地区的实地考察,后发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文章指出:“……一切帝国主义、军阀、贪官污吏、土豪劣绅,都将被他们葬入坟墓。一切革命的党派、革命的同志,都将在他们面前受他们④的检验而决定弃取”。可以看出毛泽东对坚持革命所持有的坚定不移的态度。

血雨腥风中,共产党人表现出了坚定的革命信念,面对困难也不惧怕,这是南昌起义能够顺利开展的首要条件,更是南昌起义精神理念的基奠。

1.1.2敢为人先、勇于尝试的胆量

南昌起义发生之前,在陈独秀的错误领导下,白色恐怖笼罩中国大地,“四一二”、“马日事变”、“七一五”⑤反革命政变接连发生,革命群众遭到屠杀,党组织被破坏。

此时起义计划发动正面临国民党部队剿灭的危险,在内部也面临着争斗,张国焘以中央代的身份借“暴动宜慎重”为托词阻扰起义,而此时的周恩来斩钉截铁地说:“起义既不能推迟,更不能停止,还是干。”一切准备工作照旧。笔者认为由于张国焘自身的错误,导致了中共其他领导人对于共产国际指示的理解产生了模糊感,即我们所知道的张国焘对于共产国际指示上的表述:“如若时机成熟,起义有成功的把握,且能争取到张发奎的支持,方可进行。”强大的敌人,不明了的政策,贫弱的军队,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共产党人依然开展起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斗争,这种敢为人先的品质给予了我们今天应当学习的不惧怕强敌,坚持信念敢为人先,有勇有谋,敢于尝试的精神品质。正如周恩来所说:“八一功在第一枪”。

此外,笔者认为敢为人先,勇于尝试不仅体现在暴动方面,在起义胜利后,朱德、陈毅所率领的部队在赣南进行了三次整顿,与毛泽东所率部进行的“三湾改编”⑥一样,颇具创造性的尝试创建了新型的人民军队,为后期井冈山会师后部队的发展奠基础。正是在革命党人的为人先,敢尝试的精神理念下,才成就了这支部队。

1.1.3敢于斗争、勇于反抗的精神

南昌八一起义是一次以暴力革命的方式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残暴血腥屠杀的暴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他们从地下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他们又继续战斗了!”体现出革命先辈们不顺从国民党反动派的压迫,敢于斗争,勇于反抗的精神品质。

在这样的环境下,除了暴力革命没有别的选择,任由国民党反动派继续屠杀,大革命的果实将被窃,从而无法建立起一个相对稳定和平的秩序。革命先辈们正是意识到了这一点,开始与恶势力做斗争,并表现出勇于斗争,敢于反抗的革命精神。

在南昌起义胜利后,起义部队南下直取广东时,蒋介石立即派大军进行阻止。朱德率二十五师从三河坝撤出后,得知主力潮汕失利时说:“我们要经得起胜利的考验,也要经得起失败的考验。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我们共产党员有责任把南昌起义的种子保存下来。我完全有信心把大家带出敌人的包围圈,找一块落脚地。过去我们一心想出海,今后我们就一心去上山,上山打游击。积蓄力量,再举义旗”。会昌大战后,起义军虽溃退敌人,也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人数锐减。随后起义军便深入农村,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开始与敌人展开游击战。

1.1.4求真务实、实事求是的理念

南昌八一起义虽是一场暴动,但绝不是无组织性的,整个行动是在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下策划的。在整个行动的过程中,由于国民党中仍有部分有识之士依然支持新三民主义,所以共产党依然打出国民革命军第二军的旗帜,与国民党左派人士组成了当时的最高权力机关——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策划制定了南昌起义。在起义结束后,在经过南下失利后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正是表现出中国共产党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择了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就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南昌起义可以说是一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在这段革命史中涌现除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历史人物,在《亲历南昌起义》一书中收录了一百多外亲历南昌起义的先辈回忆录,他们体现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优秀品质和良好作风,因而红色文化中所蕴含的教育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1.2英雄城文化品牌带动城市发展

除了在精神上有传承的价值外,八一还是南昌最响亮的品牌,传承红色文化,以八一英雄城文化品牌带动城市发展是实现南昌旅游业、城市发展业的核心动力。

1.2.1红色文化带动旅游业的发展

“品牌是一个城市的象征,是一个城市的名片,它体现着城市的实力。城市品牌是城市风格的展示,是城市个性的表达,是城市文化形象的集中体现,是城市动力整体功能的抽象呈现……”。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建馆于1956年,1961年被国务院评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所辖五处革命旧址总指挥部旧址⑦、贺龙指挥部旧址⑧、叶挺指挥部旧址⑨、朱德军官教育团旧址⑩和朱德旧居 。

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作为传承主体,对于展览要求陈列的物品、主题都会定期进行更新:“我们研究的最新成果及相关内容会定期反应到展板上。……基本陈列会五年会更新一次,还有一些局部的东西也会调整。”八一馆陈列部主管在采访时说道。其下所辖的五处革命旧址也是以主题展的方式,让游客进行开放式参观。笔者就前来参观的游客进行过间歇性的采访,很多游客都曾表示来南昌起义纪念馆和一些其他的景点是他们所熟知的,也正是因为来参观纪念馆才来到了南昌,也会去游览南昌其他地方的景点。

1.2.2带动城市影视传媒业的发展

2017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南昌市将计划筹办中国·南昌国际军事影视节、复原建设老南昌牛行车站、邀请革命后代参加纪念活动、筹办中国军事摄影展等活动,通过这些特色鲜明的文化活动,把八一精神和实现“四强”梦紧密结合起来,此外南昌市将启动锻造“一馆五址”新形象。“建国三部曲”《建军大业》也预计在复原牛行车站等遗址复原后进行采景拍摄,已与南昌广播电视台进行合作。这些遗留的革命遗址将为南昌影视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此外第五届军军乐节也于2016年2月后开始筹办工作,市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着力于推广、提升南昌的文化品牌和影响力。

1.2.3为社会带来发展动力

“红色文化”是先进文化的核心,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精神力量是宝贵的财富,弘扬红色文化史保证我国建设不断向前发展的核心动力。它继承和发扬了一切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它是构建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保持先进性的动力支持和精神来源。克服骄奢淫逸等消极腐败现象,是国家发展不可或缺的制胜法宝。

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为我们带来了先进的文化,正是在的马克思主义的带领下,中国菜才得以壮大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所带来的发展是空前的,红色文化正是其中的一部分。在当今社会,文化多元化的冲击,人们的思想意识多样化。“八一精神在南昌这座城市孕育而生,八一精神的主要内容包含了临危不惧、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善谋实干、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八一精神激励全市干部群众树立鉴定理想信念,稳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建设美好和谐新南昌。”有学者这样表述道。

2八一精神传承现状的调查分析

八一南昌起义已经逝去近90年,今天在南昌我们依然能够看到当年起义时的总指挥部——江西大旅社(今八一起义纪念馆);八一起义是八一精神的本体,而承载着这一本体便是八一起义纪念馆,而今的纪念馆已经获得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爱国主义宣传基地等称号,八一馆有义务成为宣传、传承八一精神的载体而服务于社会。

表1所展示的是八一起义纪念馆每年来馆参观人数的统计。

从数据中来看,八一馆每年接待游客的数量不下于200万人次,笔者对前来参观的游客做过跟踪采访,除了慕名来参观的部分游客外,有很大部分游客曾表示自己就是本地人,或者就居住在起义馆附近,有时间就会进来学习参观一下,也是因为距离比较近,进来参观也比较方便;除此之外就是很多的在读的大学生、中学生等,他们表示自己平时有时间就会过来转一转。

为了更详尽地了解到这些人群的情况,笔者以八一馆为点笔者将就八一起义纪念馆及其周边环境、人群为主要调查对象,通过进行实地考察和人物访谈、调查问卷等方式。包括来馆馆内工作的相关人员,参观游客,周边地区的居民等,分多段时间,在八一馆内外进行调查问卷的填写、回收。调问卷查共发放纸质调查问卷500份,回收500份,其中有效问卷453份,有效回收率为93%。本地居民调查问卷200份,有效问卷为167份,回收率为83%。其中,60岁以上的占114人,30——60岁占213人,18——30岁占195,18岁以下98人(笔者在2014年9月初——2015年2月底不定时分发调查问卷完成)。从调查者调查的数据中整理显示,18——60岁之间的青壮年占比例较大。此外,在对个别对象进行简短采访。分析整理内容得出结论传承主体、传承者以及文化传承的宣传力度总结出精神现下传承中所暴露出的问题。

2.1本地居民的认知程度

八一馆附近的居民、来馆参观的游客进行调研,通过问卷调研和人物采访记录的总结来看,大部分游客和居民对于红色文化仅仅了解这一关键词,知识性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宣传力度。

笔者曾对附近诸多居民进行走访调查,虽然他们对于八一起义知晓不多,但他们希望对于八一起义虽没有很深的了解,但在他们平时的生活中,他们只要有时间,他们很愿意去这样的革命圣地走一走。但也有去过的居民表示,他们平时也很忙碌,但也会去八一馆走一走,但他们即便在参观之后,表示对于馆内所展示、讲解的东西并没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

2.2游客的认知程度

笔者就来馆参观的游客的调查问卷进行统计显示,来馆参观较多的游客年龄大约集中在30到60岁之间居多,在调查目的一项中显示,有67%的游客的来馆是为了熏陶教育,(在这67%的人当中有19%的人是在校大学生,22%为外地游客,其余为本省居民),12%的人只是路过就过来看看,21%是其他原因。就红色文化的了解程度来看,从调查问卷中显示,对于红色文化了解程度47%知道大概的情况,30%的人对其有着部分了解,17%的人对其有着较深的了解,6%是来这里参观怀旧的(在这些人当中,能够表述出八一精神有何内涵的人为数不多)。此外,在游客喜欢八一陈列馆的展览满意程度数据调查中显示有60%的游客对八一馆陈列基本满意,10%觉得有待改进,30%对于八一起义馆对于展览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分析以上数据不难看出来访的游客中发现更多的人是更愿意来这样的革命圣地旅游参观,他们来此的目的更多的也是希望能在参观的同时希望收到革命文化的熏陶。在一道开放性调查问题中问:如果开设一条红色革命旅游线路,你们愿意参观游览吗?他们表示,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他们愿意更多的参观学习,表明游客想要接受红色文化的欲望很强。此外,在某些游客的采访中,部分游客表示仅仅通过讲解员讲解 了解了一个简单的过程,对于其中的文物更是没有感受到其意义所在。

2.3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的宣传程度

笔者就八一馆的陈列内容情况采访八一陈列保管部管理人员了解到一些信息,他们主要是负责八一馆的陈列展览 ,就是展厅墙面的内容这一部分;馆内的展览主要是展板文物,展厅墙面上的内容会根据最新的史料研究进行更新。如何更好地把我们所研究到的东西展示出来,如何更好地呈现给观众是重中之重。在容上,陈列会每五年会更新一次,还有一些局部的东西也会调整,他们会将最新成果这个内容会定期反应到展板上。

在采访中,笔者了解到,陈列部一直在致力于研究一些精神层面的内容,但这些抽象的内容并没有办法展出,展出的只是一些实物,八一馆正在克服这一瓶颈。此外便是八一馆研究出版的关于八一精神的部分书目,如本文中提到的《亲历南昌起义》等。

2.4红色旅游基地的串状链接

江西为红色旅游基地众多,但家喻户晓的便要数八一起义纪念馆,而对于新四军指挥部等景点却是知之甚少,红色文化的发展有着其前因后果,将各个红色旅游景点建设成承前启后的连接。如八一起义纪念馆,即是串状链接 的代表,经典之间像话的联系有利于加大了红色旅游基地的基础力量,使红色文化成带状呈现而不是仅仅形成一段记忆碎片,从而使红色文化深入人心。贺龙、叶挺、朱德,通过不同的人和故事感受八一起义,从个人角度和贡献去看待八一起义前后,避免了一概而论。现在的一馆五址还未被旅游者所熟知。

2.5周期性交流活动的建立

八一馆现下与各大中学、小学建立了对接,将八一精神、八一故事等带入中小学校园,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对于小学、初中、高中的学生进行义务授课,与学校建立对家点,按照周期对学生们进行不同层析的主动发起组织进行实地参观授课活动,加大对于中小学生的红色文化教育,培养他们的兴趣,从而在根本上解决红色文化逐渐衰退的现象。笔者从受访过的中小学生来看,其所表现出的范围不够广、周期过长,加强交流,扩大活动范围,有利于提高活动的效果,促进传承效果。

2.6商品化理念树立

在现今的关于红色文化如何创新途径新策略中国,已有学者提出了将红色文化产品化的理念,笔者也十分认可。如何保持红色文化长期而稳定的发展,笔者认为应当将以八一精神为代表的红色文化视为一项品牌,将红色文化商业化处理。在提倡国家文化软实力,全球文化大竞争的趋势下,用文化商品吸引大众的同时,更好地完成红色文化蕴含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传播。因此开拓红色文化的市场,将抽象的红色文化商品化、具体化,使大众在消费文化产品的同时,完成对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感受。

3八一精神的传承途径

文化传承是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但当下红色文化的传承现状着实令人担忧,笔者通过对文献资料、网络等调查首先分析总结了当下红色文化的传承途径的几种方式。

3.1参观红色文化基地

对现下已经开放的纪念馆、博物馆等进行参观,在参观中汲取红色文化知识,感受红色文化气息,这是目前最多的,也是最普遍的红色文化传承的途径,有时是个人自觉发起参观,有时是团体活动 ,这是一项全民发扬爱国主义、弘扬传承红色文化精神内涵的重要方式。

3.2影视制作、文献资料

文献资料 ,如回忆录、学者论文等,这些资料对于这段历史有一个较为客观的描述,是了解学习红色文化的范本,提供较为真实的红色文化一首资料。比起文献资料,影视作品更有其视觉冲击力,使得参观者在观看影视作品时仿佛置身其中,有较强的感染力,是传承红色文化的良好媒介。

3.3发展地方红色旅游

红色旅游将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相结合,把革命宣传教育 与旅游产业发展相结合,衍生出来的主题旅游 。这种红色主题式的旅游形式,既可以带动地方旅游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对于红色文化的保护和利用,又能够起到宣传红色文化的目的,红色旅游的逐步发展,也使得人们更好地认识到各地方的红色文化,将红色旅游打造成经典旅游线路,无疑 ,发展红色旅游产业是传承红色文化途径的重要道路。

3.4强化基地建设,改变以及创新现有途径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作为八一精神的承载工作,据笔者的采访调查,主要有对于展厅的布置定期的更换,讲解员的定时讲解,开展宣传活动以及学术交流会等。但依据笔者的调查结果,这些在馆内所开展的活动,似乎并未取的传承良好的效果,笔者认为这是由于缺少对关键细节的注意而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如:八一精神是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新中国革命军队的摇篮,八一精神内涵是从南昌八一起义前后的事件中所提炼出来的八一精神的内涵“听党指挥、敢为人先、百折不挠、为民奋斗”,简单十六字大纲浅显易懂,容易为人们所熟记,但笔者认为在短小精悍的同时,也简化其中所蕴含的故事,即便有讲解员的即时讲解,也未能保证参观者对于精神内涵的理解和体会。游客们不会从这简单的16字中,体会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理想渺茫的情况下,是如何坚守住自己的信念的。更不会体会祖国赋予我们的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使命和责任。

笔者认为红色文化基地是红色文化传承的重要基地,建设好这块基地,以此为依托才能更好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在八一馆活动开展过程中,缺乏每一位八一馆员,特别是一线讲解者对于关于红色文化文献的研读,对于红色文化文献的研读不应只是历史学者的工作,每个人对于革命历程的理解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价值观念,吸收传达价值观体会,以此价值观引起大众共鸣,以一种容易被大众所接受的方式创新道路是今后发展的方向。

3.5保证大众传媒力量

故笔者认为红色文化尤其是八一精神的传承仅仅依靠民众自发自觉的传承略显后劲不足。归结原因在于宣传渠道过窄和宣传形式的单一。

笔者认为八一精神直至近几年才开始出现的较丰富的研究成果,除了重视的成都外,缺少利用现代化信息模式对其的宣传。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文化宣传的途径在已有的形式上应有所增加,在宣传的形式上,选择亲民宣传手段,把握主大众心理,以及传播文化的规律。

在信息化时代前,大众传媒应成为红色文化传播的主力军,因此必须保证红色文化宣传在电视、报纸、网络这些主流传播载体的传播量。在笔者的调查问卷中也显示到,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们每天所了解到的信息多来自于互联网,因此主流媒体的力量不容小觑;与此同时在对于红色文化宣传的同时保证有及时的红色文化进行宣传,以宣传片、广告、历史节目的形式;此外,在传播的过程中可以从传播主体中了解、调查,更多寻找红色文化的宣传方法,怎样宣传更容易被接受,真正在传播的过程中做到有效的传播。

3.6保证红色文化传播的大众接受度

文化的传承不是一句空话,是必须要付诸行动的,在笔者的调查中,无论是哪个阶段的人群,他们对于传承红色文化普遍持有随意的态度,他们及不排斥,也不积极,认为能意识学习更好,没有也不会特别强求。

提高文化传承主体的文化传承意识,除了传承主题自身的所具备了知识能力外,加强对于红色文化传承重要性的宣传工作也要逐步跟进。笔者究其原因认为,红色文化在很大程度上的宣传没有真正做到有效的传播,在调查结果中显示,约70%的人认为红色文化的宣传无论以怎样的形式都给人一种空洞而乏味的感觉,大多都只是一句空洞而响亮的口号。其深奥的内涵并不为大众接受,在宣传的过程中真实发生的历史事件有意无意地被淡化了,使得人民群众只知口号而对于背后的故事却知之甚少。因此在传播红色文化的过程中保证红色文化的有效宣传需采用历史鲜活的人物,背后的故事,与大众进行沟通,保证传播信息的大众接受度。

3.7创新关内外宣传形式

创新宣传形式并不是一句口头上的空话,这与红色旅游基地的发展建设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如何创新,怎样创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缔造者,红色文化应当源于人民,高于人民,人民既是红色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播者,也是红色文化的接受者对于老一辈对于这段历史有着自己故事的老者们,可以在关内进行任务文章故事展等展厅的开展;同时在红色文化旅游基地,加大对于纪念品的出售或赠送等。

3.8强化传承主体意识

游客在来红色旅游基地前,可多做功课,有意留意相关方面的书籍,提高自身思想觉悟,认识到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必要性和价值。此外,传承和弘扬八一精神不只是体现在对于景区的相关游览,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八一精神在笔者开来是一种创新精神的同时,更是一种信仰,这种信仰可以使人充满意志,传承弘扬八一精神,从而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所在。

4结语

精神力量是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的灵魂、支柱,是国家根本所在。在面对国际新形势,追求国家经济大发展仍然是当下主题,时代潮流。在大趋势下,重申精神文化传承定义、内涵有利于在以极大利益追求为主题的发展中,形成良好的三观。这段特殊的历史也会随着时间而消之殆尽,但其留存下的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应当永垂不朽,而于八一起义纪念馆这样的全国爱国基地而言,应当成为一段红色文化传承的宣传手册而长训,让这段特殊历史铭记在心中,让其表现出的精神力量成为人生路中指路的灯塔,发扬这段红色文化的导向功能。

(指导老师:舒醒教授)

基金项目:本文是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第八届本科生创业,科研基金2014年省级项目,项目编号:20140802022。

注释

① 1927年4月12日,国民党新右派在上海发动反对国民党左派和共产党的武装政变,屠杀共产党员、国民党左派及革命群众。

② 1927年5月21日,国民党反动军官徐克祥率叛军捣毁湖南总工会、农民协会、农民讲习所等中共控制组织革命机关、团体,解除工人纠察队和农民自卫军武装,释放土豪劣绅,因21日电报代日韵目是“马”故称“马日事变”。

③ 刘小花,八一起义纪念馆陈列部主任。

④ 他们:这里指人民群众。

⑤ 1927年月15日,国民政府内部就容纳共产党与否分裂为南京及武汉两政府,武汉方面主张容纳共产党,后因摩擦武汉召集会议,停止与共产党合作,至此国共合作破裂。

⑥ 毛泽东创造性地确立了“党指挥枪”“支部建在连上”“官兵平等”等一整套崭新的治军方略。

⑦ 江西大旅社,即现在的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

⑧ 南昌八一起义旧址群址之一,坐落于南昌市子固路165号,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⑨ 南昌起义时间,叶挺在此指挥所率11军,位于南昌市百花洲东湖内。

⑩ 1927年春,朱德在此创办军官教育团旧址,现位于南昌市八一大道58号。

南昌八一起义旧址群之一。1926年12月,朱德受党的指示来到南昌所居住的地方,现位于南昌民德路花园角2号。

自2014年3月起,八一起义纪念馆旁开始进行地铁修建,堵塞交通,3月闭馆,故人数为0。而后馆内人数减低也是受此影响。

八一馆设有免费定时讲解员,8点开始下午至5点闭馆,间隔半小时讲解一次。

八一馆研究最新成果这个内容会定期反应到展板上,展板每5年定期更新。此外会根据每年所新增的人物资料进行不定期的再更新。

指一馆五址,旧址-总指挥部旧址、贺龙指挥部旧址、叶挺指挥部旧址、朱德军官教育团旧址和朱德旧居。

一般游客他们来南昌会把南昌当成是一个中转站,然后转井冈山。红色旅游线路,有一些游客他会根据自己的需求,然后自己就会设计一条这样的红色旅游线路,

除现有材料外,八一起义馆也正致力挖掘所有文物背后的故事以贴近群众。此外江西红色文化经典间也会进行文献资料的共享。

八一馆现下开展教育活动:于青少年:小小讲解员培训活动;讲解员入校讲课,教八一歌谣等内容。走进中小学讲故事;于成人:党员的入党、新生的入伍等。视情况,可提前与馆内预约。

一些旅游公司所提供的团体顺红色旅游线路一路游览。

以江西为例:瑞金、井冈山、安源、南昌为经典红色文化旅游线路的一种。

参考文献

[1] 李水弟.红色文化与传承[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

[2] 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编.亲历南昌起义[M].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

[3] 李康平.江西红色资源开发与教育研究——江西红色历史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4] 余伯流.论八一精神的内涵与军魂的铸造——纪念南昌起义80周年[J].江西社会科学,2007(08).

[5] 肖燕燕.八一精神的内涵与时代价值[J].人民论坛,2010(10).

[6] 叶桉.试论八一精神与红色文化的渊源及流变——兼谈八一文化品牌塑造[J].江西社会科学,2011(12)..

[7] 姜廷玉.关于八一精神的历史基础和深刻内涵[J].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2015(02).

[8] 李水弟,傅小清,杨艳春.历史与现实:红色文化的传承价值探析[J].江西社会科学,2008(06).

[9] 周宿峰.红色文化基本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4(06).

[10] 孙晓飞.“红色文化”的当代社会价值及其实现[D].山东大学,2008(04).

[11] 朱桂莲.近年来我国红色文化研究文献述评[J].宁夏大学学报,2010(06).

[12] 付小清.红色文化的传承价值探析[D].江西师范大学,2009(05).

[13] 朱喜峰.市场经济下红色文化传承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2(10).

[14] 徐兆麟.八一精神内涵简述[J].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2013(08).

[15] 邢敏.红色文化的及其实现[D].武汉博物馆,2012(12).

[16] 南昌八一精神研讨会.八一精神内涵研究情况综述[N].南昌日报,2012-6-17.

[17] 罗慧芬.弘扬八一精神传承集邮文化创新城市品牌[J].中国集邮报,2011(06).

[18] 韩锡玲.八一精神:当代国民价值观培育的重要途径[J].党史文苑,2012(05).

[19] 孙国俊.红色旅游之于红色文化传承的价值[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15).

[20] 朱桂莲.近年来我国红色文化研究文献述评[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1).

[21] 王以第.“红色文化”的价值及其实现[D].山东大学,2006(10).

[22] 蔡廷锴.蔡廷锴自传[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2:182.

[23] 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EB/OL].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3774869/,2011-11-28.

[24] 《星火燎原》编辑部.星火燎原1[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79:22.

[25] 魏全木,李淑兰.学习与弘扬八一起义精神[J].江西社会科学,1997:62.

[26] 李羿.朱德在南昌起义前后做出的贡献[EB/OL].

http://agzy.youth.cn/mzh/jng/zd/plyj/201402/t2014021146395.htm,2014-02-11.

[27] 李春.试论八一精神与南昌城市品牌[J].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07:04.

猜你喜欢
南昌起义当代价值文化传承
南昌起义的代总指挥是谁?
试论如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浅谈长征精神的当代价值
浅谈大学校园设计中的文化传承意义
浅析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南昌起义参战人数考
叶剑英在南昌起义前夕
南昌起义中的外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