桦甸市玉米螟为害情况及综合防治技术

2016-06-04 02:37杨子军吴彦波韩喜福苏仕卫韩广武刘惠军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16年2期
关键词:桦甸市玉米螟防治措施

杨子军 吴彦波 韩喜福 苏仕卫 韩广武 刘惠军

摘要:玉米螟是为害玉米的主要害虫之一,直接影响玉米产量和经济效益。选择桦甸市3个乡镇6个村,开展了连续6 a的调查。结果表明:桦甸市玉米被害株率为31%~89%,茎蛀孔数为30~282个,百株活幼虫平均为41.62头;其中2011年为偏重发生,其他年份为中等发生。分析桦甸市玉米螟为害严重的主要原因,并根据区域特点,从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角度提出防治措施,以期为桦甸市玉米螟防治和玉米产量提高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玉米螟;为害状况;防治措施;桦甸市

中图分类号:S435.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6)02-0016-02

玉米螟是为害玉米的主要害虫之一,直接影响我国玉米产量和经济效益[1-2]。桦甸市玉米常年播种面积在12万hm2以上,是该市的主要粮食作物,也是该市重要的主导产业和农村经济的主要来源,在农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玉米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一个问题是玉米螟对玉米生产为害严重,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对玉米产量影响较大,已成为制约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为此,桦甸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于2010—2015年对当地玉米螟发生为害情况和发生规律进行调查分析,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综合技术措施,为桦甸市有效控制玉米螟为害、减少玉米螟为害带来的损失及提高玉米产量提供技术指导。

1 桦甸市自然资源概况

桦甸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属于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一年四季明显。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秋高气爽,冬季严寒漫长。年平均气温3.9 ℃,10.0 ℃以上有效积温2 730.0 ℃,日照时数2 378 h,降雨量748.3 mm,降雨主要在7—8月份,无霜期125 d。

2 玉米螟发生和为害情况

2.1 调查地点

调查地点为桦甸市3个乡镇6个村,分别为横道河子乡文华村、荒山村、桦郊乡新政村、永隆村、金沙乡民隆村、密胜村。

2.2 调查方法和内容

采用对角线5点取样方法,每个村调查3块地,每块地每点双行调查20株以上,调查总株数为100株,调查内容包括活幼虫数、被害株数、茎部蛀孔等指标。

2.3 调查结果

2010—2015年6 a调查结果表明:桦甸市玉米被害株率为31%~89%;茎蛀孔数为30~282个;2010年平均百株活幼虫为26.2头,2011年为99.4头,2012年为25.9头,2013年为34.6头,2014年为31.6头,2015年为32.0头,其中2011年为偏重发生,其他年份为中等发生。

3 玉米螟为害严重的原因

3.1 品种单一

从2008年开始,桦甸市主推玉米品种为先玉335,种植面积占玉米总种植面积85%以上。先玉335是紧凑上冲密植型品种,植株较大,而玉米螟成虫恰恰喜欢在这种类型的玉米植株上产卵,该品种的大面积种植为玉米螟繁殖提供了便利条件。

3.2 作物布局不合理

作物布局不合理、种植作物单一对玉米螟发生有着明显的影响。东北地区大豆种植面积逐年减少,长期以单一的玉米连作为主,为玉米螟发育提供了丰富的营养条件。

3.3 天敌数量减少

玉米螟的天敌有70多种,而且种类很多,例如赤眼蜂、草蛉、寄生蝇、白僵菌、步行甲等。但近些年,随着除草剂的大面积应用,农药(而且多是剧毒、高毒农药)残留加剧,致使玉米螟的天敌数量明显减少,破坏了生态平衡,天敌对玉米螟幼虫和蛹的生物抑制作用效果降低,导致玉米螟为害频频发生。

3.4 秸秆处理不及时

由于桦甸市地处吉林省山区,木材资源较为丰富,而玉米秸秆又不是农民取暖的主要来源,加上该区域人少地多,秋收时间较长,秸秆很难及时处理,大部分秸秆堆放在田间地头、林下空地等处,致使冬后虫源基数大增。越冬幼虫存活率较高,是玉米螟大面积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3.5 农民防治不主动

玉米螟属典型的钻蛀性害虫,其为害较为隐蔽,多数农民并没有意识到玉米螟为害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很少主动采取防治措施,任其为害,导致玉米螟为害逐年加重。

3.6 气候条件适宜

玉米螟发育各阶段适宜温度范围为15~30 ℃,最适宜温度为17~22 ℃,桦甸市的气候条件正好满足玉米螟各阶段发育要求。另外,该地区降雨量较大,湿度成为玉米螟发生的另外一个重要影响因素。通过6 a调查发现,玉米生育苗期玉米螟化蛹率为2.2%,拔节期羽化率为5.7%,抽雄期化蛹率已达72.7%、羽化率为63.6%,与该地区降雨量正好吻合。

4 综合防治措施

防治玉米螟的原则是: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村屯联防,统防统治。具体包括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措施[3-4]。

4.1 农业防治

4.1.1 处理秸秆,减少虫源 在春季玉米螟化蛹前,对玉米秸秆采取多种方式处理,如秸秆还田、打包成捆等,以减少冬后幼虫基数。

4.1.2 选用抗玉米螟品种 利用玉米品种自身的抗性可以有效预防玉米螟的发生和为害。例如,硬粒型品种抗螟性较强,可以有效减轻玉米螟的为害程度。

4.1.3 合理轮作 随着我国北方地区农业生产“调结构、转方式”政策的实施,鼓励农民积极种植大豆等作物,改变玉米长期连作的局面,实现玉米、大豆合理轮作,能够有效减少玉米螟发生。

4.2 生物防治

4.2.1 赤眼蜂防治 共放蜂2次。一般当越冬代玉米螟幼虫化蛹率达22.0%以上时,再后推10 d左右为第1次放蜂时间;在玉米封垄后,间隔5 d左右进行第2次放蜂。每667 m2需要释放赤眼蜂1.5万头左右,共分2次进行,第1次释放0.7万头,第2次释放0.8万头。每667 m2设置1个释放点。

4.2.2 苏云金杆菌(BT)乳剂防治 每667 m2用BT乳剂150~200 g(每克含孢子100亿以上)加细砂粒(20~40目之间为宜)3.5~5.0 kg,制成颗粒剂,在玉米心叶末期投心,每株施用量为2~3 g颗粒剂。

4.2.3 白僵菌防治 1) 白僵菌封垛。每立方米秸秆用每克含孢子50~100亿的白僵菌粉100 g兑水,在化蛹前向垛内分层喷撒封垛。2) 白僵菌颗粒剂。用每克含活分生孢子50~100亿的白僵菌粉1 kg,兑煤渣颗粒10 kg,在心叶中期施入玉米心叶中,施用量为2 g/株。

4.3 物理防治

利用玉米螟成虫趋光性的特点,设置太阳能高压汞灯或频振式杀虫灯在玉米螟产卵前进行诱杀,可以有效防治玉米螟的发生,一般在5月末进行。

4.4 化学防治

4.4.1 颗粒剂防治 在玉米心叶末期(6月末—7月初),用0.3%辛硫磷颗粒剂或2.5%西维因颗粒剂进行防治。每株施颗粒剂2~3 g,施于喇叭口内。

4.4.2 喷雾防治 在玉米心叶末期或抽穗前后(7月份左右),每667 m2用25.0%灭幼脲悬浮剂40 g或2.5%溴氰菊酯乳油20~40 mL,兑水喷雾防治。

参考文献

[1] 朱秋云,丛斌,赵江雷,等.不同玉米品种的抗螟性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624-625.

[2] 胡志凤,孙文鹏,李洪波.等.黑龙江省玉米螟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技术[J].农技服务,2009,26(3):84-85.

[3] 贾秀海,耿军.玉米螟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J].农技服务,2010,27(12):1 587-1 589.

[4] 赵秀梅.2011年齐齐哈尔市亚洲玉米螟发生为害及其防治对策[J].中国植保导刊,2012,32(4):26-28.

猜你喜欢
桦甸市玉米螟防治措施
桦甸市举办网络学习空间应用培训
论玉米螟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浅谈利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的生物防治技术
秋白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论玉米螟防治措施
浅析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的防治措施
兴城地区玉米螟重发原因及防治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