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秋德才 山高水长

2016-06-06 10:19俞新宝李太东
至爱 2016年5期
关键词:陈先生书画上海市

■文、图|俞新宝 李太东



佩秋德才山高水长

■文、图|俞新宝李太东

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理事长冯国勤看望陈佩秋

日前获悉,当代中国画坛泰斗级人物陈佩秋和上海市佛教协会副会长、著名书画家、龙华古寺方丈照诚将在京城举办“山高水长——陈佩秋、照诚书画联展”,以此庆贺陈佩秋先生九十五寿辰。漫长的人生,迎来雨后彩虹。陈佩秋一生与慈善结缘,善良是伴她一生的品质。

照诚方丈说,陈佩秋先生充满爱国情怀和关爱众生的慈善情怀,她义无反顾地传承和守护中国传统文化,有一种强烈的时代责任感和使命感。照诚说,他与陈先生20多年友谊的根基是中国传统文化。他们在关怀困难群体、热心公益事业、热爱祖国文化上,心有灵犀一点通。

著名书画家、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上海龙华古寺华林书画院执行院长茆帆说,陈佩秋先生与佛寺有缘,早在儿时,母亲常带她去寺庙敬佛。陈先生与龙华寺的缘分亦源远流长,1950年代,她常来寺里写生牡丹等,几乎每次都画到天黑才回家。龙华古寺照诚方丈举办的书画慈善义拍活动,陈佩秋先生积极参与并捐赠不少书画佳作。茆帆介绍,去年2月8日,龙华古寺成立上海大慈公益基金会,致力于助学、助残、救灾、扶贫和宗教文物古迹保护,是日首笔善款募得3732余万元,其中龙华古寺捐赠2000万元,静安寺捐赠100万元,现场义拍获1632余万元。在现场慈善义拍中,照诚方丈的书法《如意吉祥》、著名书画家韩敏的国画《三阳开泰》,画坛巨匠陈佩秋的青绿山水画《大地春满》三件拍品筹得1632余万元,其中陈先生捐赠的《大地春满》以1000万元成交。时任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理事长冯国勤,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名誉理事长陈铁迪等千余人在场。据茆帆介绍,为这幅佳作陈佩秋画了好几个“通宵达旦”。这位今年95岁的慈善老人真正做到了呕心沥血。茆帆说,陈先生画作行情不断看好,一幅少则几十万,多则百万乃至上千万,供不应求,但只要是慈善捐赠,她总是义不容辞地倾力支持。这种超然境界在时下显得特别珍贵。据不完全统计,在2006年至2015年连续九届龙华古寺慈善祈福艺术品义拍中,龙华古寺向上海市慈善基金会捐赠善款8357万元,其中陈佩秋先生捐赠善款达1709万元。

谈到陈佩秋先生与照诚方丈的缘分,茆帆说,陈先生对照诚方丈很尊重,称“大法师”。她可以放下其他事,替照诚方丈的画作加色、补景、题字,这是“破天荒”的。而照诚方丈亦十分敬重陈先生,他认为陈老的人品、画品在当今画坛中是一面光辉的旗帜,跟着她学做人、学作画,是一种缘分。茆帆说,照诚方丈的画风很像陈先生,两人合作的作品天衣无缝,可谓心有灵犀,形神相通。

陈佩秋先生书写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请柬

陈佩秋在龙华古寺举行过两次收徒拜师仪式,茆帆当司仪,按中国传统拜师仪式进行敬茶、拜贴、奉束脩等程序。学生奉束脩表示尊师重道,但陈先生有约在先,凡学生送给她的礼品礼金,一如既往捐给慈善事业。她曾当场将礼品礼金全部捐给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并接受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理事长冯国勤颁发的捐赠证书。仅2014年6月9日的收徒拜师仪式上,陈佩秋向上海市慈善基金会捐赠人民币7万元。陈佩秋先生多年来在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书画善会”慈善拍卖、“点亮心愿”慈善义拍中,在每逢遭遇地震、水灾、灾后重建时,以及支持上海市老年基金会、侨界义拍等社会公益活动中,多次捐赠其书画作品参加慈善义拍,为贫困人群筹集善款献爱心。据不完全统计,陈佩秋累计向社会捐赠善款1300余万元,加上向龙华古寺的慈善捐赠,共计3000余万元。陈佩秋常对青年人说:“要学会感恩,要知道自己的一切均来自社会,应尽其所能回馈社会。”

2013年7月5日,新民晚报社联手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上海书画善会等,举办“艺林善汇——2013上海书画善会首届慈善义拍”。在近三小时的拍卖中,陈佩秋、周慧珺、施大畏、照诚、茆帆、韩敏、张雷平、邱瑞敏、陈家泠、乐震文等海派书画家的52件拍品共拍得善款673.5万元,全部捐赠给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用于帮助本市高校贫困学生。当时的一号拍品,由上海书画善会会长陈佩秋创作的青绿山水名作《春山晴霭》,被著名书画鉴藏家、上海嘉禾拍卖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魏辉以165万元竞得,成为这次义拍之冠。魏辉说:“嘉禾拍卖公司2011年入驻上海,深深地被上海的慈善氛围所感染。一个新企业在起步发展阶段是十分艰辛的,但如真诚地融入崇高的慈善事业,说明起点和境界与众不同。2014年和2015年,我们又分别为由中国首届范长江新闻奖得主俞新宝发起成立的‘俞新宝与您同行’专项慈善基金和由著名慈善家、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黄菊同志的夫人余慧文发起成立的‘美滋润心’关爱儿童专项慈善基金,举办了‘馨香一瓣’慈善义拍专场。三年来,我和公司全体员工累计共向上海市慈善基金会捐赠了338万元善款。我们做了慈善,尽到社会责任,员工精神振奋,也促进了公司各项工作的飞跃发展。目前上海嘉禾拍卖公司在全国拍卖行业的业绩排名为第七名,被称为上海拍卖行业的翘楚。去年12月上海嘉禾拍卖公司五周年庆拍卖中,仅潘天寿大师的《鹰石图》就以1.15亿元第一个突破了上海书画拍卖史上的亿元大关。这些成果我们视之为得益于慈善的正能量,为此我们将一如既往地热心于慈善,为上海的和谐美丽奉献一份爱心。”

“陈佩秋先生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热心慈善公益,是从骨子里透出来的......”这是新民晚报社党委书记、总编辑、原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发言人陈启伟的评价。他说,作为当今海派书画家的领军人物,陈佩秋先生可谓“身先士卒”。为了创作《春山晴霭》,九十多岁高龄的陈佩秋先生不仅在下笔前反复构思,而且在绘画过程中,由于反复敷色而导致宣纸出现小洞,她都不肯苟且,每次执意重画,并最终献出了这幅精品力作。从《春山晴霭》可以窥见陈佩秋先生的爽利性格:她的用色闪亮鲜明、饱满清晰,阔笔淋漓、挥洒自如,仿佛青绿山水的艺术新风扑面而来。

陈佩秋.国画 《春山晴霭》

照诚方丈说,今秋他将与陈佩秋进京举办书画联展,届时诚邀陈启伟遣笔画册前言。当谈及陈佩秋与照诚二十余年的情谊,陈启伟说,他们堪称珠联璧合,友谊中不仅有佛学因素,更有慈善公益情怀,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极力传承和守护的社会责任感。陈启伟祝愿这两位大师联袂进京的书画联展取得圆满成功。

说到陈佩秋和陈启伟的友情起源,是一个有趣的巧遇故事。15年前的一天,时任文汇报社部主任的陈启伟与同事在南京东路朵云轩刚采访完出门时,见一旁有书画展,便凑趣观看,正巧遇上陈佩秋先生也在观展。此时陈佩秋发现有冒自己名字的假画,于是郑重指出:假画是害群之马,必须严打。第二天,《文汇报》以《陈佩秋打假!》重磅新闻见报,社会反响强烈。那年正值陈佩秋先生八十华诞,精力充沛,笔力雄健。她极力主张不仅打市场上的假画,而且要打深藏在名博物馆内的假画。陈佩秋坦率地说:“目前鉴定界随意之风蔓延,学术氛围不正常,水平日下,纵容以假乱真是对艺术和后辈不负责任,我要为真作品被打假而大鸣不平,也要为假东西被珍藏而无情揭露,尽己所能还以真实!”陈启伟说:“我敬重陈先生不畏权威、不袭前贤、不带偏见的精神。工作之余,我先后出版了《名画说疑》《名画说疑续编》两本著作,如实地记载和阐述了陈佩秋先生对早有历史地位的阎立本《步辇图》重新的鉴审;对董源的《潇湘图》《夏山图》《夏景山口待渡图》等反复的研究和质疑。陈佩秋这种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和守护的高度负责精神是几代人也学不完的。”

2014年9月,陈佩秋先生受托为即将在北京召开的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创作书画并书写请柬。21个APEC成员经济体的领导人将收到东道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发来的一张珍贵请柬。这张米黄缎面、云锦图案的请柬,正面以行楷体书写的“请柬”二字,正是出自年逾九旬的书画大师陈佩秋之手。在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会场,古色古香的骨瓷宫灯引人注目。国画大家陈佩秋先生为布置这次重要国际会议的“国画汉唐宫灯”创作了两幅国画:一幅是穿梭于摇曳竹中的小鸟,另一幅是非常具有陈佩秋风格的青绿山水。画面色彩葱郁,一片欣欣向荣,呈现亚太地区无比兴旺繁荣的经济景象,同时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文化的魅力。

谢稚柳与夫人陈佩秋,俱为书画大家。谢稚柳是蜚声中外的书画家、鉴赏家、诗人。而陈佩秋也是20世纪末海上画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她的艺术成就并非仰仗谢稚柳,全凭自身努力。20多年前,有电视台为谢稚柳拍纪录片,导演希望也给陈佩秋拍几个镜头。不料她婉言谢绝了,没有陈述过多的理由,只是淡淡甩出一句:“谢先生归谢先生,我归我。”用她自己的话来说,谁画得好,谁就应该在画坛上占有一席之地。

陈佩秋,字健碧,斋名秋兰室,当代杰出艺术家。1922年她出生于河南南阳,成长于昆明,出身大户人家,她父亲是蔡锷将军的亲信幕僚,为其掌管军机、财政。陈先生虽精通数理化,但更酷爱绘画,1944年考入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受业于黄宾虹、潘天寿、郑午昌等大家。当时校长为林风眠。

陈佩秋先生早年曾以山水画为起点,从临摹珂罗版五代赵干的《江行初雪图》入手,由宋元直至清六家、四僧。1950年代后专攻花鸟,取崔白、吕纪、徐渭、陈老莲、八大山人、恽寿平诸家。画风浓丽秀美,格调委婉含蓄。1990年代她探索细笔青绿山水,吸收西画光、色的表现技巧,别开生面,形成流派。她的书法初习倪瓒,后醉心于怀素,其草书具有大丈夫气魄。

陈佩秋.书法《李白诗》

陈启伟说,习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中强调,文艺工作者应该牢记,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要静下心来,精益求精搞创作。陈佩秋确实是活到老、学到老、创新到老,用自己的行动谱写出艺术高峰。

陈佩秋德高艺精。十几年前,她主动推介中国当代著名书法艺术家周慧珺,不少藏家向陈佩秋求书法墨宝,她总是说,建议你去觅周慧珺的书法,大有收藏价值。陈先生认为术有专攻,文化市场应该是共同繁荣。何等崇高的境界啊!曾当过插队知青,后担任过江西上饶县副县长、上海凤凰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总裁、上海财经大学客座教授的张雅明,是周慧珺书法艺术的粉丝,也非常敬仰陈佩秋的艺术风范。著名书画家、篆刻艺术家、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刘一闻,2007年9月27日在《解放日报.朝花版》载文评论说:“也许由于画名太盛之故,当今艺坛,人们似乎只知道陈佩秋先生是一位名满天下的大画家,而往往忽略她的同样可称登峰造极的书法艺术。”陈佩秋的书法,曾受潘伯鹰启发,从临摹宋代书法家蔡襄入手,达到了形似的程度。后感到蔡襄的书体与自己的绘画不协调,转而专攻倪云林。苦练智永草书,又潜心遍临唐代草书一座丰碑怀素的狂草精髓。“文革”期间,其书法酝酿了一次突变,1970年代末初展新容,形成了后来的面目。一种以智永为基础,以怀素为精神,又掺以兰竹画法的书体逐渐地形成了,这就是今人看到的陈氏草书:具有笔走龙蛇、跌宕起伏的姿态,吞吐腾挪、拍天割地的气势,在当今艺坛独树一帜。陈佩秋确实是中国现代艺术史上的又一座艺术高峰。

曾在2007年冬,陈佩秋联手时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周慧珺,成功举办了“海派书法进京展”,那时盛况空前!党和国家领导人吴邦国、陈至立和文化部等领导都来观展。翌年春,在上海展出时,时任中共上海市委书记习近平来观展。陈佩秋陪同习书记观赏展览作品时,习近平亲切地谈及谢稚柳、陈佩秋夫妇与习仲勋夫妇的源远情谊。陈佩秋事后常说,习书记为人谦和念旧情,传承了习仲勋同志平易近人的品格。

陈佩秋这位跨世纪艺术家几经人生风雨,见多识广。她感慨地说,邓小平同志“南巡”后,给了上海大发展的机会,选拔了吴邦国、黄菊为代表的一批优秀的、当时年轻有为的领导干部。尤其在黄菊同志主政上海的13年里,上海的经济、文化、社区建设、慈善事业等各方面有了全面大发展。2014年6月16日,彭丽媛母女专门向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美滋润心”关爱儿童专项基金发来贺信并捐款,特意表示支持该基金创办人、黄菊同志的夫人余慧文致力于关爱全国贫困家庭先心病儿童的崇高事业。陈佩秋先生知悉后感慨地说,这是上海市慈善基金会成立20年来,收到的慈善贺信和捐款中,非常珍贵的一笔!一个刚从大学毕业的学生就和母亲一起关爱病患儿童,支持慈善事业,这真是德高望重之家。这说明我们的国家很有希望,必将开启实现“中国梦”的历史新篇章。

陈启伟回忆说:“不少文化人士向我提议,浙江有西泠印社,上海何不成立海上印社?我邀请陈佩秋先生担任社长,她一口应允,还亲自挥毫,为海上印社题写了社名。”在陈先生的倾力支持下,2014年海上印社正式成立。当年7月,新民晚报和海上印社联合上海市精神文明办公室、上海市文联联合发起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篆刻创作公益活动。海上印社组织了韩天衡、吴子建、童衍方、刘一闻、徐云叔、陈茗屋、陆康等40余位著名篆刻家,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字核心价值观为内容进行篆刻创作。在古猗园举办的观摩展上,展示了由海上印社社长陈佩秋先生领衔全体社员创作的98件篆刻精品,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猜你喜欢
陈先生书画上海市
永远的怀念
上海市风华初级中学
上海市房地产学校
腾势400 用在上海市区的来回穿梭克服里程焦虑
老板不知银行新规 被工人骗万元
小小书画廓
逃逸
书画
书画
书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