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业使命感视角的大学生择业观研究

2016-06-07 05:41杨丽萍
中国市场 2016年18期
关键词:择业观大学生

杨丽萍

[摘要]大学生的择业观对就业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如何择业是大学生和高校都关注的问题。文章通过对当前大学生择业观和职业使命感的分析,阐述了职业使命感对大学生择业观的重要意义,并且从职业使命感的视角出发,提出了大学生择业观培养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使命感;择业观

1前言

择业观对大学生的就业起着关键作用,它会影响大学生选择某种职业的态度。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侧面研究过大学生的择业观,本文将从职业使命感这一独特视角出发,探讨职业使命感对大学生择业观的影响。职业使命感对于学生群体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Duffy & Sedlacek,2010),40%的大学生相信自己有职业使命感(Duffy & Sedlacek,2010),把职业视为使命的学生能更坚定、更轻松地选择自己的职业,会更看重自己未来的职业,并且也能更深刻地认识自己的职业兴趣(Duffy & Sedlacek,2007;Steger et al.,2010)。由此可见,把职业使命感融入大学生择业观的培养对大学生具有重要意义。

2大学生择业观

2.1现状

我国对大学生择业观的研究开始得较晚,最早出现的是青年择业观的研究,20世纪90年代国内对大学生择业观的研究才逐渐兴起。而目前我国大学生的择业观也表现出不健康的发展态势,大多数的学生在大学阶段并没有形成稳定、科学的择业观,例如,择业时以眼前的经济利益为判断标准,世俗化倾向严重,具有很强的功利色彩;择业时盲目性较大、比较随意,导致工作后频繁跳槽、职业奉献意识弱化、工作满意度降低等。

2.2概念

面对不同的主体,例如,军人,农民工、大学生等,择业观都不尽相同,龚惠香等(1999)认为,“大学生择业观是毕业生对于择业目的和意义比较稳定的根本看法和态度的体现,它与毕业生的自身利益和日常生活最为密切,是毕业生价值观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谷国锋(2000)认为,“大学生择业观是大学生关于择业理想、择业动机、择业标准、择业意义的比较稳定的根本看法和态度的体现,是大学生在思想上对社会职业岗位的初步定位”。[2]从以上的定义可以看出择业观是大学生择业时的最根本的指导思想,大学生择业观受人生观、价值观的支配,大学生持有何种人生观、价值观一定程度上可以在择业观中体现,并且大学生择业观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在长期的学校教育、社会实践以及大学生自身的读书学习过程中形成的。

3职业使命感

3.1现状

国外对职业使命感的研究较多,而对于国内学术界来说职业使命感还是一个新兴的概念,目前,国内学者对职业使命感的研究也逐渐增多。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职业使命感概念的界定和积极作用的探索上。

3.2概念

大多数学者认为职业使命感是一个心理学构念,国外学者对职业使命感的定义有一致的看法,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职业使命感可能源自内心的真实自我或自己的信仰,也可能源于外在的社会需求;二是职业使命感包含了一种强烈的目标感和意义感,与个体人生价值的实现紧密相连;三是利他或亲社会性倾向,即使命感中包含了一种帮助他人、服务公共利益甚至是整个社会福祉的意愿(Dik & Duffy,2009;Hunter 等,2010;Elangovan 等,2010;Hagmaier & Abele,2012;张春雨等,2012)。[3]本文中将采用Dik和Duffy(2009)对职业使命感的定义,该定义符合大学生对使命感这一概念的理解(Hunter,Dik,&Banning,2010),并且也是目前的研究中最具代表性的定义。这个定义具有三个重要的特征:一是来自外部的或者来自诸如更高的权利、社会需求的工作动机;二是生活和工作中的意义和目标的一致性;三是认为工作就是以一种积极的方式为社会做贡献(Ryan D.Duffy,Blake A.Allan,Bryan J.Dik,2010)。

4职业使命感融入大学生择业观的重要作用

有研究显示,职业使命感对大学生具有重要作用(Ryan D.Duffy,Bryan J.Dik,2013)。有职业使命感的学生在职业决策时会更加的自信(Ryan D.Duffy,Blake A.Allan,Bryan J.Dik,2010)。并且如果大学生对某一个职业有职业使命感将会更有计划性、更坚定地做出职业决策,在未来的职业道路上也更有可能取得成功(Ryan D.Duffy,Bryan J.Dik,2013)。因此,如果高校从职业使命感的角度培养大学生的择业观,将会减少未来的职业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感,让学生从择业到就业也有一个更长的心理准备期,从而选择出自己最热爱、最有职业使命感的职业。同时,在职业使命感的引导下也能更有计划性和目标性地向未来的职业目标努力。

此外,职业使命感对个人的重要作用是一个持续、长久的过程。它不仅影响大学生从职业决策到就业这一过程中的行为,而且还会影响大学生工作后甚至未来生活中的行为。首先,职业使命感会影响工作和生活中的满意度水平,Wrzesniewski et al.(1997)在全职的工作人员中通过发放问卷得知对自己的工作有使命感的人有更高的工作满意度,同时也会有更高的生活满意度(Ryan D.Duffy,Bryan J.Dik,Michael F.Steger,2010)。工作满意度会让员工对组织充满信心,于是就会加倍地投入到工作中,努力为组织做贡献,同时也实现自身的价值。其次,有职业使命感的员工有更高的工作投入,进而给组织带来更高的工作绩效。洛桑大学的Andreas Hirschi 2012年在529个德国雇员的样本中使用BCS量表的测量方法发现职业使命感能带来更高的工作投入。最后,职业使命感能降低员工的离职率,为员工降低了再择业成本的同时也为企业降低了雇佣成本。有研究表明有职业使命感的人对组织有更多的承诺,因此,离职的可能性很小(Dik,Duffy,Steger,2011)。调查显示,在18岁到42岁的美国人中,平均每个人要换10份工作(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 2006),欧洲也有类似的情况(Alogoskoufits,1995)。可见,一个人更换工作的频率很高,这无形中增加了再择业成本。然而,如果一个人在选择职业之前就形成了以职业使命感为导向的择业观,那么他(她)就会大大地降低再择业成本,会很快乐地投入到工作中,享受工作,并且还会带来更高的工作绩效。

因此,以职业使命感为导向的择业观对大学生具有重要作用,并且它是具有战略导向的择业观。它不仅有助于大学生在学生阶段做出更好的职业选择,而且还有助于未来的职业发展。

5基于职业使命感视角的大学生择业观培养对策

从职业使命感的特征出发,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和对策。

5.1加强大学生的信仰教育

信仰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是心灵的产物,有信仰的人通常把自己的信仰作为行动的指南和榜样。许多学者认为职业使命感可能来自于自己的信仰,因此,加强大学生的信仰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信仰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任务,并不是在某一个阶段或某一个年龄段就能轻易形成的,对大学生来说,学校必须根据他们在这个阶段的特点,从当前的思想实际和行为规律出发,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信仰教育。另外,大学生的信仰教育必须要紧密结合生活实际,不能只停留在理论知识的说教上,不能让学生觉得信仰只是一种口号。突破传统的只进行单一的信仰教育的方式,学校可以将信仰教育融入到专业课的教学中,让学生从职业的角度出发理解信仰,并且培养对这种职业的职业使命感,从而影响学生的择业观。

5.2鼓励大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有助于大学生职业使命感的培养,大量的文献表明职业使命感包含了一种帮助他人、服务公共利益甚至是整个社会福祉的意愿,而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就有助于培养大学生这种利他或亲社会的倾向。另外,大学生通过在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中接触的不同职业领域让自己更加清晰地了解当前的社会需求,从而重新思考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因此,学校可以自行组织或者鼓励学生课余时间积极地参加一些社会公益活动,让大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意义,提高自我认知,形成明确的自我概念,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以职业使命感为导向的择业观。

5.3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实习、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但往往也是一个很欠缺的环节。参加实习、实践活动有助于大学生职业认知的培养,职业认知能为形成某一个职业的职业使命感奠定基础。通过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锻炼,大学生能更深入地了解行业、工作特征和员工职责等,从而建立自己的职业判断体系并发现自己的职业兴趣。如果没有职业兴趣,培养职业使命感便无从谈起。因此,学校应该高度重视学生的实习、实践活动,积极地拓展与实习基地和实习活动紧密结合的实践锻炼途径,例如,可以建立校内外实习基地,或者在特定的实训周让各专业的学生去相关的合作企业实习锻炼,也可以鼓励学生去自己心仪的企业进行实习锻炼。另外,实习、实践活动应该从大一刚进校的时候就开始执行,而不是只针对毕业班的学生,并且实习、实践活动的过程要受到学校的严格监督。

总之,培养以职业使命感为导向的择业观对大学生具有重要意义,学生和高校都应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姚乐.当代大学生职业意识之择业观现状及其教育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7.

[2]杨东平.教育:我们有话要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3]张春雨,韦嘉,张进辅.Calling与使命:中西文化中的心理学界定与发展[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30(3):72-73.

[4]李荣华.当代大学生择业观及教育研究[D].成都:西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2004.

[5]粟迎春.当代大学生使命感教育的理性思考[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11(3).

猜你喜欢
择业观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家长择业观对高职护理毕业生就业影响的探讨
师德教育引领下的地方性高师生择业观?研究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