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与机遇

2016-06-08 14:35葛剑雄
杂文选刊 2016年6期
关键词:外文明白机遇

葛剑雄

读书到底有什么用?读书人能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这个问题要看你自己怎么对待,如果你读书的目的明确,读书就是有用的;如果你读书的目的不明确,读书就是无用的。明明是作为个人乐趣来看的书,但是实际上你想通过读这种书能够考个什么职称,说明你自己的目的不明确。否则这种读书的过程本身就是很快乐的,何必再去计较其他?

从这个角度讲,如果你目的明确,方法正确,读书绝对是改变你命运的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读书当然是有用的。

我一直认为,一个人的成功不全是个人的因素,更在于我们所处的社会大背景,首先是机遇。今天那些著名的企业家,如果生在“文革”期间或者“文革”以前,很可能就是投机倒把犯,严重的会被枪毙!今天喜欢外国文艺的,在我们年轻的时候那叫崇洋媚外。所以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价值体系。像我们年轻的时候,有人说那时候既不要走后门,也没有人作弊,大家都平等。平等吗?你生下来就命中注定了!我有个同学成绩也好,品行也好,最后连大学都考不上,后来他的一个妹妹连高中都考不上,因为他家成分不好。这叫平等吗?

我有一次参观南开中学,看到有周总理的照片,有温家宝总理的照片。我以前一直弄不明白,温家宝总理又会打篮球,成绩又好,人又长得漂亮,怎么去考了地质学院?后来我明白了,出身不好只能考考地质学院。为什么呢?我们这一代人都知道,一开始强调个人表现,不管什么都可以,后来要抓阶级斗争。我是1964年做实习教师的,那个时候给我们的教育是:现在阶级敌人、帝国主义、反动派,把他们复辟的希望寄托在中国第二代、第三代人身上,被推翻的地主阶级、剥削阶级,就通过培养他们子女念书取得好成绩,将来打入我们内部来夺取政权,所以要讲阶级斗争、路线斗争。1964年以前的政策就是:地富反坏右,有海外关系,出身不好的人,表现不好的人,可以容许他们读大学,但是专业上有限制,有些专业不能对他们开放,军工是绝对不能对他们开放的。当时的哈尔滨军工大学,我们同学都是不允许报考的,那都是保送的,要选家庭出身好,三代贫农或者父亲是党员。你成绩好也没用,考都不让你考。政策只允许出身不好的这些人考取历史、考古、地质、财会这些专业,做做财务、会计、考古、地质什么的,去野外跑跑腿儿呀,工作比较艰苦的,这个可以报考。什么原子、核武器、核物理这些尖端的都不许考,涉外的更不能考。

当时我们班有个同学,平时外文不行,有一天来找我,说你赶快给我补补外语。我问为什么?他说上面已经叫他念阿拉伯语系。我说你连外文都不懂得,怎么念?结果第二天,人家果然考上了!因为他家里出身好,哥哥也是党员。就是这样的,考学都是有很多限制的,你以为那时真公平呀?

等到1964年以后,政策又规定,这批人不宜上大学,就出现了录取不了的现象。我有个同学,我就弄不明白,当时我们称他为数学家,他的数学成绩非常好,可他考大学居然没有考上,而且马上报名到新疆去了。事后他告诉我们,他报名的时候老师就劝他,你还是不要考,你应该明白你父亲在哪里。他不相信去考了,果然考不上。这就是社会大背景造成的。你说那时你再奋斗,奋斗到后来又能怎么样?无非被打成反革命。

现在国家给年轻人、给我们每个人的机遇就大得多。只有在这个时代,读书才能改变命运。

【原载2016年4月23日《今晚报·今晚副刊》】

猜你喜欢
外文明白机遇
想不明白
Gender Differences in Expressing Gratitude
再见,机遇号
指数再创新低 把握底部机遇
跳跳兔明白了
机遇
餐馆就餐
Understand?(明白了吗?)
机遇
外文局期刊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