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是制造混沌

2016-06-09 10:41杨杜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 2016年11期
关键词:链条秩序活力

□杨杜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

管理是制造混沌

□杨杜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

什么是混沌?什么是秩序?

“网”是混沌,“链条”是秩序。过去我们研究管理,一般都研究链条:供应链、价值链等,都在讲“链”。现在都在讲“互联网”,在讲“网”。链条和别的东西再连接起来,节点很多的。公司里面最简单的面就是矩阵体系。它通过两条线就连起来的。现在技术发达了,接收信息与处理信息就快了。互联网是混沌的,链条是有秩序的。

说话的时候是混沌,写成文字是秩序。思考时是混沌,表述时是秩序。企业家创新,靠的是想象力,感觉对了,再推动着往前走。思考东西的时候,是混沌的。但是表述出来的,应该是有秩序的。

搞经营是混沌,抓管理是秩序。平时我们抓营销、抓创新、抓技术,应该是混沌的。但是搁到管理上,乱变革肯定不行,必须是秩序的。系统要是被损坏了,回都回不来了。经营、创新应该是混沌的。管理、考核,应该是秩序的。

“混沌”是用来创新,“秩序”是用来实现效率。

混沌是一种结构,它保持一种活力和动态

混沌和秩序,讲的全是结构问题。它不是点,不是线,不是面,而是互相动起来的结构。这里面有两个核心概念:第一,自组织,自组织就是个混沌状态;第二,耗散结构,是它的又一个核心概念。比如从水到气的中间,既不是气态,也不是液态,而是中间那个状态。这就是耗散结构。

企业组织中,需要有“混沌”和“秩序”的结构。企业要在混沌与秩序间进行调整和把握。这个调整与管理,它需要能耐,需要管理者的敏感性,这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

结构性的东西,就是要让它保持一种活力和动态。组织内既不能无限忠诚,也不能让奋斗者都死了。这个中间状态意味着什么呢,从哲学上来讲,这家公司在别人看来,捋不清楚的,他还能容忍,这就是非常厉害的领导,他能容忍组织里明显的两个矛盾的东西共存。既要将落后的10%干掉,让20%的持续优秀,余下那70%的跟着你跑,鼓励谁,干掉谁,这就是在调整结构性的东西。

一个活着的公司,一定要保证人员是在流动的。一会儿出去,一会儿进来,保证系统的开放和交换。如果没有混沌与秩序的结构,你的企业怎么会是一个有活力的组织呢?好的组织是一个开放和交换的系统。

产品有结构,业务有结构,地域有结构,分配和价值创造一样有结构,这个结构必须有适度混沌,还要能控制住。不可控制的叫做混乱,可控叫做混沌。这个结构的状态,很多企业搞不清楚。这存在组织的风险,组织的风险非常难控制。

技术和制度,才能支撑住一个企业的混沌状态

我们的社会如果可以划分,那有三个世界:物质世界、知识世界、思考世界。

物质世界在按照它本来既定的规律在运行,知识世界在迅速地扩张和膨胀,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那么思考世界呢?未来谁能活得好,肯定是谁脑子最不乱的那个,这就是思维世界的不同。

有些人会布局,有洞察力,知道走进混沌。走进混沌之后,他还能看到光。未来,一定是知识世界往哪儿走,投资才会往哪儿去。企业必须找到可支撑的技术,这是结构里面的一个重要支撑点。

管理的心智,就是看到混沌。

太有秩序没活力,太混乱人才留不住。这两年我出国比较多,像日本、英国,那里的人一个个都成了机器人,太规范、太有秩序了,人和人走路偶尔的碰撞与接触都没有,没什么活力可言,作为个体也没太多机会;而像叙利亚、埃及、乌克兰等,就是混乱一片,社会一旦乱了,一些非常厉害的人,或者说风险规避比较强的人,就不敢待在那里。

中国不这样,混沌放在中国的目前是最合适的。它是混沌状态,但又没有到混乱那个份上。你到大街上走一走就知道,这是中国活力的表现。

猜你喜欢
链条秩序活力
打击恶意抢注商标 让市场竞争更有秩序
国际秩序的裂变及其未来
个性链条
活力
链条养护好帮手: 5款链条油推荐
秩序
Dancing Party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Hello音乐节!活力穿搭show不停
乱也是一种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