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尔鎏:《叫父亲太沉重》一书的荒唐始末

2016-06-11 15:27
党史天地 2016年2期
关键词:邓颖超

周恩来是中国人民敬爱的总理,也是受世界人民推崇的革命领袖和政治家、外交家。他虽然已经离开我们多年,但是风范长存在每一个中华儿女心中。但一些动机不纯的人,却谎称是周恩来的私生女,还写了一本名为《叫父亲太沉重》的书公开发表。那么,此人与周恩来究竟是什么关系?她真是周恩来的私生女吗?她写这本书又意欲何为呢?

有一个来自中国安徽农民家庭的妇女自称安蓓,原名张爱培,曾写了一本《叫父亲太沉重》的书。主要内容是表明自己是中国已故的、世界知名的周恩来的私生女,她的生母是上海一个资本家出身的漂亮妇女。

安蓓在书中说到,周恩来之所以赢得全国人民甚至世界人民的热爱和崇敬,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人们认为他有崇高的道德修养,其中包括他严谨的私生活。他的夫人邓颖超是中国著名的妇女领袖,对邓颖超来说,周恩来是一位忠实的丈夫。由于这种种原因使得暴露周恩来的隐私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她作为周恩来的亲生女儿无论于公开场合还是私下,叫周恩来一声父亲都是很难出口的,将会承受多方面的压力。

她的这一番写作使读者给予她一些同情,也为这本书取得了一定的销路,曾在世界各地经销中文书的书店里销售。

为什么这本书能够引起许多不知真相的读者一睹为快的欲望呢?这是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的。第一,因为周恩来是一个世界知名的、卓有才能的并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由衷崇敬和热爱的历史人物,人们对他的一些所谓的内幕消息有一定的好奇心甚至很有兴趣去研究。作者安蓓就是利用了人们的好奇心理达到了推销此书的目的,可以说是不择手段。

其实,周恩来和许多老同志的道德形象,不仅有助于推动新中国的成立和发展的历史进程,而且还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对新中国成立后所给予的理解和支持。但是,由于若干年来中国不良社会风气滋生蔓延,导致国内外人民对此有些失望和不满,别有用心的人因此认为,周恩来是一尊最后的、但也是最难以摧毁的“道德偶像”。在人民群众中,周恩来代表的健康纯正的精神力量,是中国人民传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不断增强内部团结的凝聚力。所以,这些别有用心的人就不惜用任何卑鄙的手段往周恩来脸上抹黑,妄图改变中国的颜色。像《叫父亲太沉重》这种书能够有人写作并且出版发行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这种现象不光过去有、现在有,可以断言将来还会有。

还有一个常见的原因是得到西方文人认可的,他们往往喜欢用自己的著作编造宣传一些涉及世界著名人士的轶闻趣事。据我(即本文作者)所知,西方有一些作者甚至友好人士往往认为这样是不伤大雅的小事,甚至可以助兴添色,吸引更多读者,所以无可厚非。

当然,也有人持不同观点,比如英国前保守党首相希思。他曾以自己为例向我介绍说,由于他长期单身独居,英国某些小报曾推论他是一位同性恋者。他认为,根据英国国情,一般群众以及社会的习惯是尊重有关人士的生活隐私的,不可随意干涉、评论或者披露有关情况。但对于政治人物,社会公众就有非常严格的要求,一旦稍有不慎就会遭到新闻媒介的披露,就会影响该人物的政治前途或个人的声誉,因此他不得不公开发表声明及时澄清了此事。他认为中国等东方国家对著名的公众人物,人民群众往往给予了更多的注意和更高的要求。不仅传统习惯如此,而且新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们要求身为党员的政治家们洁身自好,起到以身作则的模范带头作用,因此,对于一些与事实不符甚至荒诞不经的所谓“事件”,更应该及时澄清,以免人民与领袖之间产生误解与隔阂。

对于安蓓,中国有关方面曾经对其本人及其家庭进行实地调查。她的生母是位安徽农村妇女,在毫不知情、毫无外来干预的情况下当众辩明安蓓就是她的亲生女儿。

另有记者从境外返回中国,该记者原是上海人士,当同安蓓本人直接接触后发现,她的言谈举止完全不像上海、苏州一带生长的女子,而且根本无法以上海方言与人交谈,更无从交代她生母是上海资本家小姐的具体情况,所以该记者非常鄙视她的谎言。

安蓓在书中所说的可笑故事不胜枚举,在此试举一例略作说明。她书中有一段周恩来因为愧对丈母娘的面责,打着雨伞伫立在丈母娘的寓所门外终夜未曾离去,以示内心的惶恐不安,略陈谢罪之意。这是令人既可气又感到好笑的、水平极低的谎言。因为周恩来作为大国总理,政府考虑到国内外环境的复杂性,他无可避免地要朝夕不离地受到警卫人员的保护,是绝对没有可能自己单独行动的。这一事例说明,作者不仅是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违反作家的职业道德,其编造谎言的本领也是不高明甚至非常低劣的。

还有一件事情,就是多年以前,有一位文化程度不高的淮安老太太当众宣称,她亲眼目睹周恩来夫妇曾经携带邓颖超所生的两个私生子秘密访问周恩来的出生地淮安。这个荒唐的故事纯系捏造,居然也引起人们的注意,中国有关方面还派专人去当地核对,当然是毫无结果可言,白白浪费了人民的钱财。事实上,邓颖超确实生有一男孩,但因难产未能成活。周恩来自12岁离开淮安后,虽怀念故乡,但因种种原因最终未能成行,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人,尤其是为官者,不仅有“光宗耀祖”的思想,还有“衣锦还乡”的习惯。作为一国总理,如果回到家乡,就难免增加故乡人民迎送接待的负担,而且也难以拒绝当地要求给予特殊照顾的请求。所以,他作为党员以身作则,对还乡之行慎之又慎,切实做到了清正廉洁。

有些别有用心的人曾公开著文宣称“中国社会包括党的组织和成员都在日益腐化,只剩下周恩來这唯一的一尊道德偶像,必须以安蓓一书为引子集聚力量对其加以摧毁”,其恶毒用心不言自明。但是她最终还是自酿苦果自己吞,遭到国人的唾弃和鄙视。

有不少读者反映说,安蓓所写的《叫父亲太沉重》应该更名为《叫父亲太荒唐》,如果哪天能够看到所有别有用心的人都能阴谋破裂、能够愧对国人而自责,那就是最好不过的事情了。

周恩来正像许多国家领导人一样,其日常行踪是由身边工作人员循日逐事详细记录的。我所认识的其中三名警卫人员成元功、张树迎和高振普曾经联名发表文字声明,说安蓓所言纯属无中生有的捏造谎言,该文同样可供读者参阅。

(摘自《我的七爸周恩来》,周尔鎏著,中央文献出版社)

猜你喜欢
邓颖超
周恩来和邓颖超:家国大爱,更有儿女情长
周恩来和邓颖超:家国大爱,更有儿女情长
邓颖超买小米
邓颖超买小米
邓颖超:你用鲜花绽放我一世爱恋
新媒体技术在复原陈列中应用的探索——以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为例
邓颖超搞“特殊”
周恩来邓颖超参加何香凝的寿庆活动
邓颖超的“骨灰盒”遗嘱
邓颖超令周恩来勃然大怒的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