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变革

2016-06-11 07:01胡华强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6年10期
关键词:政治思想信息

[摘 要] 手机媒体由于独特的时空属性使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以手机媒体为载体推出了各种电视、电影等新的传播模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积极地将手机媒体融入其中,通过传播学方式将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地进行普及和传播。主要对传播学视域中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变革进行了分析。

[关 键 词] 传播学视域;高校思想政治;手机媒体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28-0022-02

手机在当前的大学生中是普及的,为现代社会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条件。通过手机媒体形式展开思想政治教育,将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的有效性。但由于手机媒体中的很多内容缺少正确的价值导向,因此高校要积极地找到最为合理的应用方式,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开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一、传播学视域下手机媒体的概述

手机媒体也被称之为随身携带的媒体,是个人媒体移动终端。现代手机媒体中不仅包含报纸、电视等媒体功能,更能打破时间和空间等方面的限制,真正成为现代媒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手机制造技术也得到根本性的提高,已经逐渐向高科技方向发展。手机的功能也日益多样化。用户通过手机能随时随地地享受各种增值服务,因此手机被称之为一个便携的信息传播载体,也是现代社会发展中的第五大媒体。相对于其他的传统媒体来说,手机媒体在传播方式上有着其一定的特点和差异。

(一)手机媒体对时间和空间上的突破

在传统的媒体当中,报刊、广播和电视之间始终是分离的,互联网环境中受众人群始终处于一种被信息包围的状态。而手机是现代社会中人们所不能离开的一种重要工具,与大众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同时也是人们所能进行主动控制的,因此可以说手机媒体能成为人们视觉和感官上的延伸,从而获得一定的满足感。随着手机功能的不断强大,手机媒体可以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彻底打破,让大众在信息的获取上能更加自由,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观念,也真正消融了公私生活的边界,加深了人们对时空的进一步认识,从而在虚拟的社会中进一步得到发展。

(二)手机媒体对人际关系产生的变化

在传统的人际交往过程中,人们主要通过语言方式进行统一的呈现,在整个交往的过程中,人们不仅要听其言,还要观其行,要理解话语当中的意思,还要看人的身体姿态和表情等,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人际交往系统。而在手机媒体环境下,虽然也强化了人际交往中的语言方式,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传统人际交往中的一些情境,使人们在交往的過程中容易形成难以理解的局面,从而发展为人际交往的障碍。

(三)手机媒体的特点

手机媒体是现代社会发展中所形成的一种全新媒体形式,既包含了传统媒体的特点,同时也有新媒体的共性,具体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便携性。手机媒体之所以能得到如此快速的发展,主要是因为其本身不受到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在携带上有着良好的特性,十分便于人们的使用。(2)独特性和交互性。手机用户作为信息的主要接收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来进行随时随地的参与和反馈。由于整个过程十分简单,每个用户都能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和接收者,因此更能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从而促使手机媒体越来越受到重视。(3)信息传播的强制性。手机媒体在进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有着一定的强制性特点。手机媒體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传播形式将信息内容强制地传输到用户手机,与报纸和电视媒体类似,使用户在潜移默化中就接受了信息。(4)多媒体融合性。手机的快速发展使信息社会形成了一张较为复杂的传播网。在手机媒体中可以实现单项和多项传播的模式,其功能也在逐渐趋向于多媒体化。手机媒体可以说融合了多种不同的媒体形式,将听、说、娱乐等多方面整合为一体,实现了全媒体的新局面。此外,手机媒体与传统的其他媒体相比较而言,更加具有互动性和丰富性,不仅当中融合了传统媒体的精华,更能让用户直接接触,有着诸多的优势。

二、手机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一)手机媒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能在思想价值观念上得到提升,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有法律意识,促使他们真正成为社会中有用的人才。思想政治教育能反映出人在环境面前具有的主观能动性,对此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可以通过选择教育内容、创造教育条件等方式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手机媒体对于人们的生活是有着一定影响的,尤其是高校大学生,他们的生活中离不开手机媒体,那么将手机媒体与人们的思想道德素养以及行为管管等融合在一起,将产生积极的影响。通过手机媒体的方式,学生更容易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对他们的意识培养和道德素质培养都具有引导作用。此外,当手机媒体作为对学生影响较大的条件时,通过认真地分析和掌握手机媒体所产生的条件,进行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就能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二)手机媒体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契合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有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脱节性。社会是处于不断变革当中的,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想观念也是不断变化的,如果他们对社会中的热点话题和难点话题等得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引导,就会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完全失去其本身的意义。这就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会因为缺少创新性而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这也是当前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所面临的重大问题。面对这样的问题,手机媒体有着其独特的优势所在,在网络信息的快速发展下,手机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进行最前沿的信息获取。因此,高校教育工作中,还需要大胆地进行尝试,不断地丰富思想教育的内容,及时地通过手机媒体形式将一些喜闻乐见的内容传递给学生,这对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三、传播学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变革的途径

(一)加强手机文化建设

高校中要想真正将手机媒体的育人功能发挥出来,首先需要从手机文化背景入手。从本质上来讲,手机文化是一种大众文化,是一种能对主流意识产生影响的文化内容。因此,在高校推进手机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建设的方向,同时要满足群众在理性认识和实践方面的结合目标,保证手机文化的内容能真正适应大学生的追求。同时,还应当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他们的差异化,建设起多种多样的文化内容,从而保证手机媒体文化能以高品质的文化作为依托进行开展,真正让学生融入一个优雅的环境当中去,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思想道德方面的熏陶和感染。

(二)拓展手机媒体教育平台

要想利用手机媒体展开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那么学校还应当重视起教育平台的进一步拓展。教师可以有效地利用手机媒体的便捷性和私密性等特点,随时了解学生的动态,并根据其实际情况进行及时的反馈和沟通,展开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先,教师可以通过手机平台方式将原本枯燥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出来,然后通过音频和视频等方式传递到学生的手機上,让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下主动地接受思想文化教育,从而达到教育深入内心的效果。此外,教师也可以通过手机方式与学生之间进行互动,利用微博和微信等公众号来进行有针对性的信息发布,从而将信息更加有效地传递给学生。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在现代传播学环境中,新媒体是没有严格界限的,多种不同的文化都在这里进行交融。要想促使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教師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从思想政治理论、时间和信息多媒体等方面不断地进行强化。首先,作为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正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拥护党的思想政策方针。只有站在正确的政治立场上才能更好地抵制不良思想的影响,为学生展开更加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在信息环境下,为了能在教育中更加接近学生,也为了教育工作更具说服力,教师需要不断深入地了解手机媒体的功能和相关知识,以便在教育中能正确应用手机媒体,与学生展开有效的沟通。

(四)探求有效的教育方式

学校可以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图书馆,便于学生通过手机来进行自主的信息查找,达到自我修养提升的目的。信息图书馆的建设中形式是不受限制的,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但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拓展教育资源,实施资源共享形式,让信息图书馆能打破空间的限制。同时,教师也可以采取实践结合方式,当遇到一些重大的热点问题以后,教师可以通过手机媒体方式发布相应的信息,然后与学生之间展开实践性的讨论和研究,真正将虚拟与现实结合起来,以此来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总之,通过手机媒体来展开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方面能更适应于学生的习惯,另一方面也能促使信息发布的有效性得到提升。在当前环境下,高校还需要对此进行深入研究,积极地探讨有效的教育实施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真正提升教育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小英.手机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4.

[2]陆晓红.手机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

[3]苏景荣.手机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

[4]周慧敏.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

[5]王笑笑.手机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2.

[6]胡华强.手机媒体条件下的思想政治教育[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2):95-100.

[7]张明,张敏妍,高建新,等.手机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1(11):66-69.

[8]胡余波,徐兴,赵芸,等.手机媒体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索[J].中国青年研究,2010(8):74-75.

猜你喜欢
政治思想信息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订阅信息
展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