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美一体化的碎片化发展

2016-06-11 13:26李超
经营管理者·下旬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区域性拉美成员国

李超

摘 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范围内的地区一体化进程加速推进,尤其拉丁美洲的一体化发展势头强劲,几乎每个国家都以某种形式加入了一个或多个区域性组织。拉美地区在推进一体化的过程中,呈现出很多发展特征,其中以碎片化最为显著。文章通过梳理拉美一体化的演变历程,归纳出其特征和特性,从而对其未来发展做出一定判断。

关键词:区域组织 拉美 一体化 地区主义 经济合作

一、拉美一体化的演变历程

1.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的起步期。拉丁美洲的地区一体化思想最早可追溯19世纪拉美独立战争期间。拉美独立战争领袖、“解放者”玻利瓦尔和圣马丁两人都曾提出“美洲主义”思想。为实现这个愿望,玻利瓦尔致力于把从西班牙手中独立出的殖民地组成一个共同的国家,并于1819年成立了包括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和巴拿马的大哥伦比亚共和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范围内的地区一体化进程加速推进,成为国际关系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现象。拉美多数国家也提出了以经济自主发展、联合自强巩固政治独立的目标,各国开始将地区一体化问题提上议事日程。在这种有利气氛和背景中,玻利瓦尔的“美洲主义”思想在这个时代的拉美国家之中得到共鸣并重新焕发新机。从20世纪50年代起,拉美多个国家出台了地区一体化计划,一批次区域一体化组织不断涌现,现当代政治格局中的拉美一体化进程正式起步。初期阶段的拉美区域一体化组织主要包括拉美自由贸易协会、拉丁美洲议会、安第斯集团等。

2.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的停滞期。进入80年代,拉美各主要一体化组织的活动明显减少,这段时间内也几乎未成立新的地区组织。拉美自由贸易协会几乎陷入停顿,被迫改组成拉美一体化协会;中美洲国家组织因成员国之间的矛盾和争执发展缓慢;安第斯集团在完成共同的工业计划配额方面龃龉不断。造成以上现象的原因是多元化的,主要包括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大幅下跌、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影响、新自由主义理论对一体化模式的冲击、地区各国的债务危机等。

3.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重组期。美苏“冷战”结束,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各国政府积极调整外交战略,通过在各自地区内结盟、抱团,增强自身在安全、经济、外交等领域的实力保障。拉美国家也不例外,经过80年代严重的经济危机之后,为避免在世界格局变化中处于不利地位,拉美各国政府从各国具体情况出发,以务实精神指导和部署一体化行动,把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作为地区一体化的目标和内容,地区一体化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地区接连成立了一些新的目标更务实、规则更现代化的地区组织,包括南方共同市场、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太平洋联盟等。此外,地区还陆续出现了例如美洲玻利瓦尔联盟、南美国家联盟等以意识形态划界,或南美航天局、南美能源委员会等以合作领域归类的地区组织。总的来说,拉美一体化呈现出碎片化的发展态势。

二、当前拉美一体化的主要特征

1.合作内容广泛,经济议题主导。首先是合作形式广泛。拉美区域性及次区域性组织建设发达,据统计,当前全球处于活跃状态的政府间区域性及次区域组织约70个,拉美地区有20个,占比近30%。这其中包括涵盖所有拉美国家的拉共体,也包括中美洲国家组织、安第斯共同体、太平洋联盟、南方共同市场等次区域性组织。其次是合作议题广泛。政治意愿是拉美各区域及次区域组织成立的基本前提,但实现经济的发展仍是地区一体化的最主要目标,地区所有区域性组织均无一例外地包括了促进经济共同发展的合作条款,美洲开发银行、拉美开发银行、加勒比开发银行等专注于经济议题的区域合作形式长期受地区各国追捧。最后是合作对象广泛,地区靠北的区域性组织对美国依附性较强,中美洲国家组织在解决地区安全、移民等问题上长期接受美国援助,墨西哥作为美国领国,近年来在发展美国同太平洋联盟关系上扮演重要的桥梁作用。地区南部的部分区域性组织则侧重发展同欧盟的关系,南共市极力展现不受美国牵制的独立形象,注重同欧洲国家发展关系,近年来积极推动南共市-欧盟自贸谈判。

2.组织分散交叉,缺少核心力量。在建设区域性组织问题上,地区国家跨越了地理、语言、文化等等界限,布局分散、交叉。分散,体现在地区30多个主权国家,竟然存在着20个政府间区域合作组织,其组织原则、既定目标、成员数量等各不相同,这种各立山头的一体化现象在世界其他地区是不多见的。交叉,体现在地区多数国家都是两个以上区域合作组织的成员国,不同程度地参与了多个一体化进程。不同一体化进程在目标设置、行为准则上的区别不但使地区国家在政治经济政策制定上存在矛盾,也使地区一体化发展的方向和宗旨发生紊乱。任何地区一体化进程需要牵头力量,地区普遍认为巴西、墨西哥、阿根廷三个地区大国应当担负起推动拉美一体化发展的核心重任。三国在面积、人口、经济和地区影响等方面是地区当之无愧的“三巨头”,都是G20成员国,但三国之间的关系复杂而微妙。在三国均难以独自扛起拉美大旗的背景下,又由于以上原因难以做到齐心协力、通力合作,拉美一体化进程核心力量缺失现象严重。

3.两洋集团分化,双头驱动并进。受地理位置、发展基础及发展模式影响,两洋沿岸国家慢慢聚拢抱团,先后形成了地区两个重要的次区域组织,即主要以大西洋沿岸国家为成员国的南方共同市场和以太平洋沿岸国家为成员国的太平洋联盟。纵观新世纪以来拉美区域组织发展,拉共体虽然覆盖面大、包容性强,但其33个成员国协商一致的工作原则使其工作效率低,事务推进进度慢,且拉共体目前仍未完全完成机制建设,33个成员国一体化推进工作仍浮于表面,未有实质性重大成果。在此背景下,南共市和太平洋联盟,作为两洋集团,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和持久的发展动力,并对地区国家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安第斯集团成员国接连跳出集团加入两洋集团,哥斯达黎加等中美洲国家亦提出了希加入的政治意愿。两洋集团正逐渐发展成为拉美一体化进程中最成熟和重要的平台、最受地区国家认可和追捧的地区组织,并以双头驱动的形式,共同带动拉美地区的一体化发展。

三、对未来拉美一体化发展的展望

实现地区一体化是拉美人的“百年梦想”。一体化不仅增进了各国之间的理解和信任,而且提高了各国之间、次区域之间的经贸依存度,进而极大提升了整个地区的综合实力。从20世纪初的初级产品出口导向到40至70年代的进口替代工业化模式,再到20世纪末的新自由主义发展模式及21世纪初左翼政权的反思调整,拉美发展模式经历了多次内外转换。同时,这种模式转换也并非单纯的内向或外向“一边倒”,进口替代工业化进入资本品替代阶段也强调出口导向,各国在鼓励初级产品出口的同时从未放弃工业化努力。下阶段,各国发展模式整体将向更开放、外向的方向调整,但内顾的一面仍会继续发展。拉美国家彼此差异较大,需求各异,很难认同单一的一体化模式,碎片化发展历来就是地区一体化的常态。总的看,对历来以多样性著称的拉美而言,一体化碎片化发展在现阶段既不出人意料,也并非坏事。未来,各次地区一体化机制如能取长补短,良性互动,在互补中谋求发展,在竞争中激发活力,就能为地区一体化长远发展积蓄动能和共识。

参考文献:

[1]柳思思著:《拉美国家政治经济与外交》,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4年.

[2]江时学:《拉美发展模式研究》,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6年.

[3]张凡著:《当代拉丁美洲政治研究》,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9年.

[4][西班牙]哈维尔·桑蒂索著,高静等译:《拉丁美洲经济政策的务实性》,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年.

[5][阿根廷]勞尔·普雷维什:《外围资本主义——危机与改造》,苏振兴等译,商务印书馆,1990年.

猜你喜欢
区域性拉美成员国
欧盟敦促成员国更多地采用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引发四川盆地区域性暴雨的高原MCS 特征分析
拉美,热情奔放的神奇之地
走进拉美
正确认识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
透析新闻采访的独特视角与写作中的区域性特点
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增至46个
什么是意向创始成员国?(答读者问)
成为欧佩克成员国条件
区域性综合管理模式对妊娠期糖尿病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