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静脉栓塞介入治疗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观察

2016-06-12 01:27丁绍纯
当代医学 2016年33期
关键词:冠状消化道经皮

丁绍纯

超声引导下静脉栓塞介入治疗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观察

丁绍纯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静脉栓塞介入治疗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97例消化道出血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静脉栓塞介入治疗,对照组采用放射造影下静脉栓塞介入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全部患者行超声引导下或放射造影下经皮经肝穿刺胃冠状静脉栓塞介入治疗成功,成功率高达100%,且无栓塞介入邻近器官受损。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5.92%)明显高于对照组(41.67%),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穿刺点渗血,而对照组出现穿刺点渗血2例(4.1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3年内无消化道再出血出现,对照组消化道再出血发生率(12.5%)明显高于观察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静脉栓塞术在消化道出血介入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创伤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超声;静脉栓塞;介入;消化道出血

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严重者可导致死亡,且其病死率约10%[1]。因此,控制消化道大出血和预防消化道再出血是消化道出血临床治疗主要目的。本研究采用超声引导下静脉栓塞介入治疗消化道出血,临床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月萍乡市人民医院住院部消化道出血患者97例,全部患者符合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标准[2],且经药物保守止血治疗无效的患者纳入研究。排除凝血功能异常、肝肾功能异常、血压控制不稳定和精神性疾病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9例,其中男29例,女20例,年龄28~72岁,平均年龄(55.62±4.21)岁;对照组48例,其中男29例,女19例,年龄

30~73岁,平均年龄(55.77±4.27)岁。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上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全部患者超声引导下或放射造影下经皮经肝穿刺胃冠状静脉栓塞介入治疗。(1)超声引导下静脉栓塞介入术:栓塞前超声监测下定位,常规消毒铺巾,局麻下超声引导经皮肝入路,门静脉前后分支和冠状支植入5F动脉鞘,将Cobra导管放置入脾静脉中作为门静脉血管造影,探查胃冠状静脉并行碘油造影,开口位置注射无水乙醇,栓塞弹簧圈栓塞治疗,其他血管栓塞操作同上。采用明胶海绵行50%~80%脾栓塞术。(2)放射造影辅助下经皮肝盲穿胃冠状静脉栓塞术,常规消毒铺巾,局麻下超声引导经皮肝入路,门静脉前后分支和冠状支,操作方法同上。

1.3 观察指标 全部患者静脉栓塞介入治疗后1周、治疗后0.5年行3个月1次、治疗后>0.5年后行0.5年1次的胃镜检查,了解患者消化道出血和化道再出血情况,共随访3年。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2组间的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临床效果比较 全部患者行超声引导下/放射造影下经皮经肝穿刺胃冠状静脉栓塞介入治疗成功,成功率高达100%,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患者无栓塞介入邻近器官受损,观察组无穿刺点渗血,而对照组出现穿刺点渗血2例(4.1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2组患者穿刺成功率比较[n(%)]

2.2 2组患者远期疗效比较 观察组术后3年内无消化道再出血出现,对照组术后3年再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远期疗效比较[n(%)]

3 讨论

严重消化道出血是造成患者死亡的常见病因之一,内科保守治疗患者的死亡率可高达60%[3-4]。消化内镜联合硬化剂套扎术或静脉分流术在一定程度上显著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但其治疗后患者的死亡率仍高达15%,复发率明显增高,消化道再出血也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5]。手术创伤性较大,术后恢复缓慢。超声引导下行静脉栓塞治疗明显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增加了严重消化道出血救治成功率[6]。在胃冠状静脉栓塞治疗的过程中,超声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超声引导下增加了经皮肝穿刺一次性成功率,降低盲目穿刺造成的气胸、穿刺点渗血、邻近器官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研究显示,门静脉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是静脉栓塞术的决定性因素,而超声引导是穿刺准确定位的关键,在超声引导下有助于避开重要脏器,全程实时式监测,提高了经皮肝一次性穿刺成功率[7-8]。因此,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胃冠状静脉栓塞介入在消化道出血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研究结果显示,全部患者行超声引导下或放射造影下经皮经肝穿刺胃冠状静脉栓塞介入治疗成功,且无栓塞介入邻近器官受损,超声引导下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放射造影辅助下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其中前者无穿刺点渗血,而后者出现穿刺点渗血。超声引导下静脉栓塞术后3年内无消化道再出血出现,而放射造影辅助下静脉栓塞术消化道再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超声引导下静脉栓塞术,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引导下静脉栓塞术有利于阻断异常分流道血液流动状况,升高门静脉压力,有利于改善肝脏功能,降低肝性脑病的发生。因此,超声引导下静脉栓塞术治疗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满意。

综上所述,超声引导下静脉栓塞术在消化道出血介入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创伤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 黄桂芹,王志杰,徐航.超声引导下胃冠状静脉联合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炎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应用[J].河北医药,2009,31(18):2399-2400.

[2] 周汝明,邱小波,刘闽华.消化道出血的DSA诊断和栓塞治疗[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6,40(10):1086-1088.

[3] 王芊,贾叶,张立群,等.超声引导下胃冠状静脉栓塞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 54 例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12,33(25):5526-5528.

[4] 权华,权启镇,谢宗贵,等.经皮肝穿刺胃冠状及胃短静脉栓塞术治疗胃底静脉曲张出血[J].实用医药杂志,2010,27(8):675.

[5] 马立伟,苏国权.经皮肝穿胃冠状静脉栓塞术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中的应用进展[J].河北医药,2009,31(21):2967.

[6] 康庄,王和,金莹,等.急诊超声引导下门静脉穿刺救治肝硬化上消化道大出血58例[J].临床荟萃,2011,26(21):1893.

[7] 黄桂芹,王志杰,徐航,等.超声引导下胃冠状静脉栓塞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及盲穿栓塞术成功率与并发症的比较[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2008,2(2):53.

[8] 张春清,许洪伟,刘福利,等.经皮经肝TH胶“三明治”栓塞术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6,16(1):45-48.

10.3969/j.issn.1009-4393.2016.33.008

江西 337000 萍乡市人民医院放射科介入室 (丁绍纯)

猜你喜欢
冠状消化道经皮
经皮迷走神经刺激对抑制控制的调节机制*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咽拭子与粪便排毒规律及临床表现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驴常见消化道疾病的特点及治疗
尺骨冠状突骨折的入路和预后
肘后路结合多种固定治疗肱骨远端冠状面骨折
一种用于经皮脊髓电刺激的可调便携式刺激器设计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在胆汁瘤治疗中的应用
Dieulafoy病变致消化道大出血的急救及护理
冠状切口在神经外科的应用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