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力量叫球迷

2016-06-12 12:30武一帆
足球周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保级球场荣誉

武一帆

随着巴萨主动让出了之前的积分优势,西甲联赛冠军争夺趋于白热化,保级形势虽然逐渐明朗,但依然没有提前出局者。职业联盟已确定最后两轮所有场次同时开球,看来球迷们又要经历最后一分钟夺冠和保级的刺激时刻啦。有人享受这种刺激,有人则只希望主队无咎无誉地度过每一个赛季。前者应该曾与球队的成功擦肩而过,后者肯定尝到过失去的痛苦。

我在上周六亲历了一场令人失望的比赛,对球迷在职业化足球中扮演的角色进行了一番思考。孔波斯特拉,也就是我所在城市的球队目前在乙二级排名倒数第2,保级主动权已不在自己手中,必须场场争胜。结果这一轮在主场,孔波1比2不敌另一支加利西亚球队科鲁硕,保级希望已非常渺茫。抛开技术因素,至少孔波在落后的局面下拼尽全力,下半场压制着对手,但未能改变比分。

球场里的每一个人都绷紧神经。每一次球出界,球童就以比平常快几倍的速度扔还给球员;跟队摄影师阿马德奥扶着独脚架坐在钓鱼用的小马扎上,忘了按快门;两群年轻激进球迷组成的团体声嘶力竭的呐喊助威,也时不时向这一侧的边裁爆粗口;恍惚间,几年来大妈球迷看台上四平八稳的鼓点也加快了速度。大家都想尽办法,用可行不可行,科学不科学的方式来帮助球队取胜。虽然最终,这样一场关键的比赛还是输了,多数球迷仍以掌声宽慰身心俱疲的球队。

球迷究竟想要什么?有一点很明确,球迷想从足球中得到的并非物质实惠,而是精神实惠。其间,荣誉显然是第一位的。任何一支球队被创建出来的最终目的都是夺冠,不一定是至高荣誉,可能只是与自身地位匹配的相对荣誉。如果球队在公平竞争中缺乏夺取冠军的实力,那目标至少要定位在尽可能接近冠军。再退一步,将球队能够发挥出的水平统称为实力,如果冠军是一种奢望,突破自身实力的表现也能给球迷带来满足感。

除了荣誉,球迷也渴望自己支持的球队拥有偶像。偶像不一定是球星,但要符合来自不同出发点的需求:可能是本地青年,或为国家效力,或有个人荣誉,或是道德楷模,或干脆只是长得漂亮。有的球迷并不追星,但深受俱乐部文化的印象。比如毕尔巴鄂的民族主义情节,或建立之初带有行业背景的俱乐部,或仅仅是爱屋及乌的地缘情怀。有人则是欣赏某一种足球风格而偏好某一类球队,无论传控、硬派还是两翼齐飞。我还见过欣赏俱乐部经营方式的另类球迷。

但以我多年来与各类球迷——平和的、激进的、理性的、狂热的,男女老少,各个社会阶层和教育程度——的广泛接触,发现以上的分类都是完全不科学的扯淡。球迷就是球迷,他们无缘无故的爱,也无缘无故的恨、不讲道理、不择手段,最重要的是,只要坐在球场里,他们就不可能“理中客”。某个角度看,足球和其他竞技运动出现并普及化后,人们将对宗教的热情投入到体育场中。由此可见,西蒙尼动用球迷的力量赢得比赛真的不是一种比喻,而是事实。当球迷将精神力量倾注到赛场上,是完全可能改变场内局势的。请原谅我宣扬伪科学。

猜你喜欢
保级球场荣誉
岛上球场
厦航延续集团贵宾权益会员升级更轻松
武汉卓尔保级成功
获得的荣誉
荣誉得主们都说了些什么?
废铝易拉罐和废报飞机铝合金保级循环利用技术
被清理球场全名单
获奖荣誉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