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历史街区保护利用获“詹天佑大奖”

2016-06-12 01:08
中国房地产·综合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历史风貌詹天佑风貌

2016年3月30日,第十三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颁奖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由天津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整理有限责任公司、天津市保护风貌建筑办公室、天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五个单位共同申报(参建)的《天津历史风貌街区保护与利用》项目荣获“2015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这是全国首例历史街区及建筑保护类获此殊荣,见证了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利用在保护理念、运作模式和相关技术等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

构筑全方位多层面的保护利用体系,是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利用的最重要经验。

第一,讲保护政府重视。1998年天津市政府成立天津市保护风貌建筑领导小组;1999-2001年先后下发《关于整顿治理五大道风貌建筑及环境的通告》,启动五大道地区睦南道、马场道、大理道、常德道、重庆道整修工程;市领导多次听取汇报、现场指导,为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利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立规矩政策先行。2005年,天津市在颁布实施《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条例》以后,又制定出《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和历史风貌建筑区确定程序》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做到依法保护利用,实现历史风貌建筑的“应保尽保”。

第三,筑体系管监到位。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委员会是议事协调机构;天津市保护风貌建筑办公室是日常管理机构;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专家咨询委员会是政府咨询机构;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整理有限责任公司是整理机构;历史风貌建筑社会监督员属于社会监督机制。做到了事前审批、事中监管、事后检验。至今, 巡查率100%,案件查处率100%。

第四,树理念修旧如故。天津市依据《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条例》要求,提出了“保护优先、合理利用、修旧如故、安全适用”的理念,建立起地理信息和契证管理系统、安全管理档案,编制修缮技术规程、保护图则、保护要求、外檐导则,不断挖掘建筑修缮传统工艺技术等,为修旧如故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技术支撑。

第五,筹资金多种渠道。10年来,天津市政府利用财政资金推动了232幢历史风貌建筑的加固修缮、外檐整修;整理机构以财政先期投入的少量资金作为引导进行了市场融资操作,使90余幢历史风貌建筑得到及时有效的保护整修;一些历史风貌建筑产权及经营管理单位还通过自筹资金予以整修。“政府引领、市场运作、单位自筹”的资金运作模式有效地推进了天津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利用。

保护整修后的街区及建筑,不仅实现了历史文化挖掘整理和合理利用的高度结合,而且成为 “近代中国看天津”的重要人文地标和文化载体。

猜你喜欢
历史风貌詹天佑风貌
詹天佑,“中国铁路之父”
小城镇风貌控制研究——以中庙风貌控制规划为例
浅谈历史风貌街区的保护与活化利用
詹天佑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简介
历史风貌建筑防护修复材料疏水性试验研究
品质提升 让城乡风貌各具特色
历史风貌保护与城市建设的传承与发展
32项工程喜获第十一届詹天佑奖
AECOM荣获第十届詹天佑土木工程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