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联合龙氏整脊手法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30例观察

2016-06-13 01:50曾宪春崔海波湖南省常德市康复医院湖南常德45000湖南省石门县中医医院湖南石门45300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6年5期
关键词:电针

曾宪春,崔海波(.湖南省常德市康复医院,湖南 常德 45000;.湖南省石门县中医医院,湖南 石门 45300)



电针联合龙氏整脊手法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30例观察

曾宪春1,崔海波2
(1.湖南省常德市康复医院,湖南 常德 415000;2.湖南省石门县中医医院,湖南 石门 415300)

[摘 要]目的:观察电针联合龙氏整脊手法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的治疗效果。方法: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用龙氏整脊手法结合腰背肌功能锻炼治疗,治疗组加用电针治疗。结果:出院时和出院后半年治疗book=487,ebook=96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电针联合龙氏整脊手法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有很好疗效,并能减少复发。

[关键词]退变性腰椎滑脱;电针;龙氏整脊手法

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是临床常见病,是引起中老年人慢性腰腿痛的原因之一。笔者用针刺配合龙氏整脊手法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3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60例,均为2014年3月至2015年4月常德市康复医院住院患者。腰臀部疼痛31例,腰部及一侧下肢疼痛24例,腰部及双下肢疼痛5例;L3椎体滑脱6例,L4椎体滑脱37例,L5椎体13例,两个椎体滑脱4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45~70岁,平均(56.10±6.12)岁;病程3个月~5年,平均(30.47±10.11)个月。对照组30例,男13例﹑女17例;年龄47~69岁,平均(57.23±6.78)岁;病程2个月~5年,平均(30.33±8.35)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参考1982年Willis的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诊断标准[1]。①腰痛伴臀部疼痛或(和)下肢疼痛﹑麻木。②X线示腰椎退行性改变(牵拉性骨刺﹑椎间隙狭窄﹑小关节增生),无峡部不连表现。③腰椎前后平行滑移大于2mm。④滑脱程度不大于Ⅱ度。具备①②和③即可诊断。

排除标准:①年龄大于70岁;②严重骨质疏松症或既往有骨质疏松骨折病史;③合并严重高血压和心脏疾病;④治疗不能配合。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用龙氏整脊手法配合功能锻炼。①龙氏整脊手法:患者仰卧,以软枕护头部,双手交叉将双膝紧抱(屈髋屈膝),术者站其右侧,左手托其颈部,右手置于滑脱椎体的下方腰骶部,患者做仰卧起坐—坐起后而又卧下,往返滚动,且每次卧下时将患者臀部用力抬起,臀部一次比一次抬得更高些,使滑脱的椎间在运动中渐次复位[2]。②功能锻炼和调护:治疗结束后指导患者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以腹肌锻炼为主,如仰卧直腿抬高﹑仰卧起坐,配合腰围护腰,避免腰部劳累和负重。

治疗组另加电针治疗。主穴取滑脱椎体及上下椎体层面夹脊穴﹑阿是穴。配穴根据经络辨证选取足太阳﹑足少阳经腧穴。患者取俯卧位,踝关节前方垫枕。常规消毒局部皮肤后用0.30mm×50mm一次性针灸针直刺或稍向内斜刺达椎板骨面,得气后施提插捻转平补平泻法2min,针感强度以能忍受为度。接两组电针(G6805-2型电针仪),同侧夹脊穴为一组,连续波4Hz,强度以能耐受为度,留针20min。

两组均每周治疗6天,休息1天,1周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

3 疗效标准

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并参照《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评定》。痊愈:症状体征消失,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显效:症状体征消失,但过多活动和劳作后局部仍有酸痛感,休息或治疗后能缓解,基本恢复正常工作。有效:症状体征改善,部分恢复正常工作。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

4 治疗结果

两组出院时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出院时临床疗效比较 例(%)

两组半年后治疗组失访3例,对照组失访2例。疗效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半年后疗效比较 例 (%)

5 讨 论

腰椎滑脱分为真性滑脱和假性滑脱,真性滑脱腰椎斜位片可见椎弓峡部不连。退变性腰椎滑脱多为假性滑脱。发病机理为腰椎间盘退变导致椎间隙变窄,腰椎的肌肉和韧带相对松弛﹑腰椎不稳,导致腰部肌肉和韧带容易出现劳损,或者刺激压迫腰神经根,引起反复的腰痛和坐骨神经痛。

龙氏整脊手法通过抱膝滚腰法在运动中促使滑脱的椎体复位,从而减轻滑脱椎体形成的剪力,缓解腰部肌肉的紧张痉挛,纠正不良应力以缓解腰肌的劳损,缓解腰痛症状,恢复椎管的容积,减轻对神经根的刺激和压迫,缓解坐骨神经症状。

滑脱椎体复位后需要促进腰椎力学稳定以维持疗效,在常规功能锻炼的基础上加用夹脊穴电针疗法可提高腰椎稳定肌和韧带张力。夹脊穴的深层为腰椎稳定肌肉和椎旁韧带,通过夹脊穴深刺达椎板,直达病变目标组织。吴文庆等[3]研究认为,夹脊穴具有镇痛﹑调节神经免疫炎性反应﹑调节自由基代谢等作用,是临床治疗疼痛的主穴。电针频率取低频连续波,疏波刺激作用较强,能引起肌肉收缩,提高肌肉韧带张力[4]。黄黎[5]认为低频疗效最佳,镇痛作用最强。夹脊穴位于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之间,可疏通两经的气血淤滞,使气血运行正常以濡养经脉,修复筋肉。

腰部功能锻炼应根据滑脱方向以前移为主的特征,主要以腹肌锻炼为主,腰肌锻炼为辅,过分腰背肌锻炼会加重滑脱。锻炼的关键点在于腹肌缓慢用力﹑持久用力﹑长期坚持,必须正确给予指导。

龙氏整脊手法﹑腰背肌功能锻炼及夹脊穴电针治疗可增强滑脱腰椎的韧带和肌肉的协调性和柔韧性,强化主动稳定系统,从而恢复腰椎的生物力学平衡,达到很好的临床疗效,并减少复发。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24个专业10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试行)2011:152.

[2] 龙层花.脊椎病因治疗学[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125.

[3] 吴文庆,刘方铭,郭闫萍.夹脊穴在腰椎间突出症中的应用及作用机制[J],20(12):1997-1998.

[4] 陆寿康.刺法灸法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152.

[5] 黄黎.以电针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概况[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111-112.

[中图分类号]R245.139.8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2814(2016)05-0486-02

[收稿日期]2015-12- 23

猜你喜欢
电针
电针基于不同参数治疗坐骨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进展
电针联合推拿治疗原发性肩周炎的临床观察
电针八髎穴治疗混合痔术后肛门坠胀验案1则
俯卧位手法整复结合电针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
电针与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进展
电针改善脑卒中患者膝过伸的效果
体外高频热疗联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低频电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30例
电针及高频热疗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5例
电针“远心”穴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