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临床分析

2016-06-13 01:50金义军重庆市奉节县人民医院重庆奉节404600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6年5期
关键词:醒脑缺血性血脂

金义军(重庆市奉节县人民医院,重庆 奉节 404600)



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临床分析

金义军
(重庆市奉节县人民医院,重庆 奉节 404600)

[摘 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临床效果及对血脂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予西医治疗,观察组40例予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治疗前后血脂TG、LDL-C、HDL-C、TC和炎症因子水平TNF-α、CRP、IL-8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脂TG、LDL-C、HDL-C、TC和炎症因子水平TNF-α、CRP、IL-8明显优于治疗前,但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血脂和炎症因子水平。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中西医结合

缺血性脑卒中为临床常见脑血管疾病,可形成缺血性脑血栓,影响患者预后,致残率﹑致死率高[1],早期治疗对预后有益。我们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临床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80例,均为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均符合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标准[2],发病时间48h内,无意识障碍。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0例,男27例,女13例;年龄47~86岁,平均(64.72±3.63)岁。观察组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龄46~85岁,平均(64.91±3.45)岁。两组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西医治疗。发病3~6h内以0.9mg/kg静脉溶栓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24h后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静滴,1天1次,治疗2周。拜阿司匹林0.1g口服,1天1次,治疗3个月。发病7~48h内以抗凝治疗﹑低分子肝素40mg皮下注射,1天2次,治疗10天。抗凝后拜阿司匹林0.1g口服,1天1次,治疗3个月。

观察组另用冰片15g,麝香15g,郁金10g,丹参10g,地龙10g,赤芍10g,水蛭10g,冰片10g,红花10g,当归10g,栀子10g,甘草6g。煎服取汁300mL,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治疗3个月[3]。

3 疗效标准[4]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血脂TG﹑LDL-C﹑HDL-C﹑TC和炎症因子水平TNF-α﹑CRP﹑IL-8的变化。

基本治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90%以上,且无病残。显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46%~90%,或病残1~3级。有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18%~45%,或病残大于3级。无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17%以下或死亡。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处理分析,血脂TG﹑LDL-C﹑HDL-C﹑TC和炎症因子水平TNF-α﹑CRP﹑IL-8为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均数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治疗结果

对照组基本治愈7例,显效10例,有效11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70.00%。观察组基本治愈20例,显效10例,有效1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0.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血脂和炎症因子水平比较见表2﹑表3。

表1 两组血脂指标比较 (mmol/L,±s)

表1 两组血脂指标比较 (mmol/L,±s)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n时间 TC  LDL-C  TG  HDL-C对照组40治疗前6.65±0.51 2.73±1.07 2.15±0.91 1.11±0.39治疗后4.04±0.12 1.93±0.58 1.72±0.58 2.63±0.38观察组40治疗前6.69±0.48 2.73±1.09 2.18±0.79 1.13±0.39治疗后3.07±0.12△1.22±0.11△1.23±0.43△3.03±0.45△

表2 两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s)

表2 两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s)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n 时间TNF-α(ug/L)CRP(mg/L)IL-8(ng/L)对照组40治疗前 18.65±4.51  12.15±3.91 98.11±9.39治疗后 10.34±3.29  8.92±2.68  84.63±6.38观察组40治疗前 18.69±4.48  12.18±3.79 98.13±9.39治疗后 7.07±2.13△ 6.57±2.43△72.03±2.45△

5 讨 论

缺血性脑卒中为脑部急性供血障碍,出现缺血缺氧和局限性组织坏死的脑血管疾病。发病早期给予抗凝﹑溶栓﹑调脂﹑改善微循环﹑增加脑血流量等治疗,以有效恢复脑灌注,减少自由基和钙离子细胞内流,缩小梗死面积,预防脑水肿,保护神经功能[5]。

中医认为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病机为气血不畅﹑脑窍痹阻﹑瘀血阻滞,治疗应遵循活血化瘀和醒脑开窍原则[6]。

方中麝香醒脑开窍,红花﹑丹参﹑赤芍活血化瘀,当归养血活血,冰片清热解毒,地龙利尿通络﹑清热定惊,郁金通窍醒脑,甘草止痛缓急﹑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活血化瘀﹑开窍醒脑之功[7-8]。

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临床效果确切,可改善血脂和炎症因子水平。

[参考文献]

[1] 钱亚南.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及作用机制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20):2222-2224.

[2] 李伟英.阿卡波糖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高血脂合并脑卒中的疗效及其对炎症状态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4):76-78.

[3] 龚道凯,张学敏.补阳还五汤对脑卒中患者血脂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24):20-22.

[4] 邵培宁.瑞舒伐他汀治疗进展性脑卒中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33):3691-3692.

[5] 张海波.血栓通注射液辅助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5):497-498.

[6] 孙红光,张再辉,李光平,等.血脂水平与脑卒中关系的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32(10):75,77.

[7] 张成新,艾则孜·木沙江.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模式对维、汉两民族急性脑卒中患者血脂、血清内脂素和脂联素的影响[J].西部中医药,2015,18 (10):1-4.

[8] 刘长玲,牟方波,韩月华,等.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1(3):327-328.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2814(2016)05-0442-02

[收稿日期]2016-01-20

猜你喜欢
醒脑缺血性血脂
自拟醒脑汤联合体外反搏治疗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效果
血脂常见问题解读
Evaluation of the Curative Effect of "Xingnao Kaiqiao"Acupuncture Based on Brunnstrom Staging on Upper Limb and Hand Motor Function in the Recovery Period after Stroke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研究进展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你了解“血脂”吗
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中蒙医康复治疗
内皮祖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醒脑静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38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伴血脂异常4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