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皿治林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疗效观察

2016-06-13 01:50王晓燕丘新凤陈家兴广东省怀集县怀城镇中心卫生院广东怀集56400广东省怀集县人民医院广东怀集56400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6年5期
关键词:复方甘草酸苷尿毒症

王晓燕,丘新凤,陈家兴(.广东省怀集县怀城镇中心卫生院,广东 怀集 56400;.广东省怀集县人民医院,广东 怀集 56400)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皿治林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疗效观察

王晓燕1,丘新凤2,陈家兴2
(1.广东省怀集县怀城镇中心卫生院,广东 怀集 526400;2.广东省怀集县人民医院,广东 怀集 526400)

[摘 要]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皿治林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临床疗效。方法:1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63例。对照组用皿治林单独治疗,观察组采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皿治林治疗。结果:观察组皮肤瘙痒及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改善更好(P<0.05)。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率观察组分别为96.92%、7.69%,对照组分别为82.54%、20.63%,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皿治林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关键词]尿毒症;皮肤瘙痒;复方甘草酸苷;皿治林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常发生皮肤瘙痒,主要以身体局部瘙痒为主要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舒适度及生活质量,并且不断的搔抓还可能引起皮肤破损﹑发炎﹑溃烂等危害[1]。近年来,尿毒症皮肤瘙痒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经逐渐引起了医学界的普遍关注[2]。笔者用复方甘草酸联合皿治林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128例,均为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63例。对照组男35例,女28例;年龄38~73岁,平均(51.21±7.35)岁;原发病为高血压肾病4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16例,先天性多囊肾7例。观察组男36例,女29例;年龄35~76岁,平均(51.64±7.27)岁;原发病为高血压肾病41例,慢性肾小球肾炎16例,先天性多囊肾8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符合《中西医临床皮肤病学》中对皮肤瘙痒病的诊断标准[3],排除患有其他严重疾病以及不配合治疗者,均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皿治林(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批号20140312)口服,每次10 mg,每日1次。

观察组加用复方甘草酸苷(北京凯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批号20140225)口服,每次50mg,每日3次。

两组均以2周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

3 疗效标准

参照相关文献[4,5],皮肤瘙痒按瘙痒的程度记1~5分,评分越高瘙痒越严重。生活质量评分从社会活动﹑日常生活﹑焦虑﹑烦躁等4个方面进行评定,评分越高表示质量水平越高(满分100分)。痊愈:皮肤瘙痒与皮肤继发性损害完全消失。显效:皮肤瘙痒症状明显消失,继发性皮肤损害消退在80%以上。无效:皮肤瘙痒症状无改善甚至有所加剧,继发性皮肤损害没有消退。

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4 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皮肤瘙痒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皮肤瘙痒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分,±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皮肤瘙痒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分,±s)

分组n 皮肤瘙痒 生活质量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65 18.65±3.85 6.36±2.15 56.78±11.63 93.73±13.74对照组 63 18.27±3.54 12.13±2.18 57.14±10.26 75.21±12.55 t 1.045  6.823  1.275 8.534 P >0.05 <0.05 >0.05 <0.05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例(%)

5 讨 论

慢性肾衰竭作为一种肾脏功能渐进性不可逆性减退的临床综合征,其终末期即为尿毒症[6]。而皮肤瘙痒则为一种常见的皮肤神经官能症疾患,是尿毒症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与尿毒症毒素有关,毒素造成皮肤皮脂腺﹑汗腺收缩,因而沉积于皮肤表面而引发瘙痒。近年来,慢性肾脏病的发病率有所上升,其并发皮肤瘙痒的现象也逐渐增多[8]。

目前临床对于本病的治疗主要以西药治疗为主。皿治林作为一种长效的组胺H1受体拮抗剂,具有抗组胺﹑抗过敏反应等作用,对于皮肤瘙痒的治疗具有一定的效果[8]。用复方甘草酸苷辅助治疗基于尿毒症皮肤瘙痒的发病也可能与患者免疫调节系统的紊乱有关,该药具有较好的抗炎﹑免疫调节作用,可促进皮肤黏膜组织的修复,减少肿胀[9]。研究结果证实,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皿治林对于改善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的皮肤瘙痒程度及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参考文献]

[1] 邓英键,张晓玲,杨如学,等.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皮肤科杂志,2013,42(1):49-50.

[2] 张燕,商婷.咪唑斯汀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临床分析[J].临床皮肤科杂志,2012,41(11):695-696.

[3] Pakfetrat M,Basiri F,Malekmakan L,et al.Efects of turmeric on uremic pruritus in end stage renal disease patients:a double-blind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1 [J].J Nephrol,2014,27(2):203-207.

[4] 梁云川,刘娜,刘英权.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皿治林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5,14(4):245-248.

[5] 杨双莲.咪唑斯汀与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68例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2,9(6):70-71.

[6] 张伟,郭艳梅,邓旭.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8):128-130.

[7] Vila T,Comer J,Scares AC.Clinical study of gabapentln in the treatment of refractory uremic pruritus in hemodialysis patients[J].Chinese Journal Of Nephrology,2010,26(5):335-337.

[8] 杨秀兰.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咪唑斯汀治疗42例荨麻疹患者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 (4):144-145.

[9] 米菊黄.HD联合HP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观察及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5):2037-2038.

[中图分类号]R758.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2814(2016)05-0445-02

[收稿日期]2016-01-11

猜你喜欢
复方甘草酸苷尿毒症
比较高通量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在尿毒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人物
西替利嗪滴剂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临床效果观察
不同剂量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观察
复方甘草酸苷与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效果分析
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应用意义评析
丹参酮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治疗点滴型银屑病36例临床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尿毒症早期肾性贫血20例疗效观察
听闻某大佬尿毒症洗肾有感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尿毒症自主神经病变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