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运输时代我国内河航运发展探析:现状、特征及趋势

2016-06-14 03:56李晓翠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
科学中国人 2016年14期
关键词:发展趋势

李晓翠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



立体运输时代我国内河航运发展探析:现状、特征及趋势

李晓翠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

摘要:立体运输时代,充分发挥我国内河航运比较优势是全面构建绿色、循环、低碳、高效综合交通体系的重要保障。本文以我国内河航运为研究对象,对其现有发展情况与基本特征进行细致剖析,并从内河航运的基本要素视角,分析立体运输时代我国内河航运发展的新趋势:全面构建一个以高等级航道基础、现代化港口为重点、标准化船舶为补充的一体化、高效化、标准化的大内河航运体系。

关键词:立体运输;内河航运;现状特征;发展趋势

一、前言

内河航运是内陆经济腹地连接外部地区的重要纽带,充分发挥我国内河航运比较优势是新常态背景下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增速平稳换档、经济驱动顺利转换的重要运输保障。作为最古老的运输方式,内河水运虽然具备运输量大价低、生态环保、占地较少等优势,但在我国的立体化交通体系中,内河航运长期是交通运输的短板,成为改革开放30年中唯一负增长的交通运输方式(2014年全国内河航运总里程12.6万公里,1978年为13.6万公里)。立体运输时代,降低运输成本、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是大势所趋,减少运输污染、保护实体环境也刻不容缓,因此充分发挥绿色、循环、低碳的内河航运体系是全面构建高效综合交通体系的重要保障。

二、立体运输时代我国内河航运发展的现状与特征

(一)内河航道资源丰富,但高级内河航道里程短

我国自然河流资源丰富,大小干支流交错分布,总河流程度达40多万公里,这为我国内河航运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长期以来,高等级航道总里程较短是我国内河航运的核心瓶颈,截至2014年,我国高级航道总里程仅1万公里左右,高级航道里程在总航道中所占比例较低,且远落后于欧洲航运发达的国家。从图1中可以看到,我国三级以上的内河航道总比例仅为8.6%,这说明我国的高级航道建设任重而道远。

图1.我国内河航道各级航道占比

(二)内河港口企业众多,但内河港口建设水平低

产业沿江河布局是充分发挥内河航运优势的重要战略选择,但内河港口基础建设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内河航运运输效能的大小。当前,我国内河港口建设港口较多,2014年全国万吨级及以上泊位达406个,但港口运输服务企业的规模普遍偏小、港口搬运技术和航运运输技术滞后、港口建设同质化现象严重等特征,这使得内河港口的整体经济运输服务能力受到抑制,港口运输功效不能有效发挥,不能充分发挥内河运输的先天优势。

(三)内河船舶总量较大,但内河船舶运输吨位小

船舶吨位是衡量船舶体量大小和运输能力的重要参数,航运体系内船舶吨位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航运的总体效能。由于交通历史、基础建设以及政策规划等原因,我国的内河船舶保有量较大(截至2014年末全国拥有水上运输船舶17.20万艘),但是运输吨位普遍偏低,小吨位船舶挤满了各大航道限制了大型船队运输能力的有效施展。与此同时,小型船舶的硬件科技水平和软件操作水平均较低,容易导致水上运输事故的发生。

三、立体运输时代我国内河航运发展的趋势

(一)以高等级内河航道建设为基础,加快构建内河航道一体化网络体系

高等级内河航道是实现内河航道高效运输的基础性条件,加快由原始天然航道向现代高级航道转型是我国未来内河航运的必然趋势。构建内河高等级航道一体化网络体系,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对单个干支流的航道进行优化升级,提升航道的通航能力,并建成干支直达的树枝状内河航运线;对多个流域体系进行水上航行并网,在局部地区使得各干流间相互衔接,形成区域优质水上运输网,全面提升内河航运体系的覆盖范围。

(二)以现代化内河港口建设为重点,充分发挥内河航运高效化比较优势

内河港口的运输资源整合能力决定了内河航运运输的整体效率,在高铁、航空、公路等运输方式迅速发展的倒逼机制下,加快现代化内河港口建设、充分发挥内河航运高效化比较优势是未来我国内河航运的重中之重,具体包括:第一,提升硬件设施水平,如优质泊位、专业搬运科技等;第二,确定港口的功能定位,找准自身在整个航运网络中的地位(航运中心、支线港口、喂给港);第三,港口城市产业布局应该围绕港口建设来分布,充分发挥内河航运高效化比较优势。

图2.内河航运中船舶吨位与运输成本的关系

注:设100吨船舶的运输成本为1,船舶类型主要以内河运输船舶为主。

(三)以标准化内河船舶推广为补充,全面提升内河航运标准化运输效能

标准化船舶有利于内河运输的标准化管理,全面提升内河航运标准化运输效能。标准化的船舶是未来内河航运的重要发展趋势,因为标准化的船舶可以提升整体的内河运输船舶技术水平,进而优化内河运输船舶结构,防止船舶污染环境,降低船舶的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能,促进水路运输事业的发展。此外,在当前提倡立体和绿色交通的大背景下、内河船舶标准化的推进与这一总体要求是相契合的。

参考文献:

[1]刘清,曾旭虹.国内外内河航道发展阶段对比分析[J].水运工程,2014,(01).

[2]田玉军,朱吉双.我国内河航运资源开发利用现状[J].水运管理,2010,(12).

[3]李钢,金嘉晨.低碳经济与中国内河航运发展[J].世界海运,2010,(10).

作者简介:李晓翠(1993-),女,汉族,河南省商丘人,单位: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专业: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猜你喜欢
发展趋势
湖北省P2P借贷行业发展趋势研究
浅析暖通设计的问题
我国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简析住宅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机械自动化技术运用和为来趋势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