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文明

2016-06-15 15:12
大众考古 2016年12期
关键词:巨石阵殷墟祭祖

知文明

人类一万年前已会煮菜

近日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研究人员邓恩(Julie Dunne)等在《自然—植物》(Nature Plants)发表一项研究成果,该研究在利比亚出土的距今1万年的陶质容器上发现有少量野菜,如香蒲或山楂,以及无花果树的叶子与果实,还有肉桂、肉豆蔻与八角等香料。部分种类现今尚可取得,大部分在生食时具有毒性或难以消化。这项发现是目前证明人类加工植物作为食物时间最早的直接证据。学会烹饪对人类演化而言是关键性的事件,能扩展我们饮食的范围,并能取得新的能量来源。(据《参考消息》12月22日)

亚马逊森林中的“巨石阵”

位于巴西阿马帕州威尔希尔附近有一处被称为Rego Grande的“亚马逊巨石阵”,共由127块巨大花岗岩圈成,每块巨石高达4米,重数吨,形状不规则。当太阳处于最低点时,这些石头的排列似乎与冬至相吻合。当太阳直射时,据说石头的阴影会消失。考古学家认为,这个巨石阵可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前2000年之间,大约在1000年前还曾被重建过。它可能是被用来拜祭的场所,同时用于进行有关作物周期的天文观测。2005年考古学家发现这里有陶器墓葬骨灰盒,说明这个巨石阵可能部分充当了墓地功能。(据网易科学人)

“汪氏家族文献”揭秘徽州大姓千年史,或是现存最早家谱之一

汪姓是徽州笫一大姓,所谓“天下汪姓出自徽”。日前,一件汇聚了十九通古代手稿、手绘本的“汪氏家族文献”手卷意外于上海朵云轩库房中被发现。从文献纪年显示的时间看,最早是初唐,最晚的在南宋末。相关学者初步研究认为,这或是全国已知面世家谱中时代最早的之一,对汪氏历史、谱牒文化,乃至古代书法艺术、造纸和雕版刻印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将产生积极的影响。(据澎拜新闻网)

殷墟世界的声色犬马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常怀颖近日在“北大文研论坛”第11期主讲“殷墟世界的声色犬马”。他认为从殷墟二期偏早开始,殷墟世界开始了等级序列和礼制的多方面构建。在殉牲方面,牺牲品种的增加及“牛优位”的确立使犬牲地位下降而不再成为核心用牲,且用犬开始区分使用对象;家马作为殷墟的新生事物,在用牲中的重要性十分明显,而马车为贵族所重,平民绝不可用;晚商开始尝试构建编列乐器,也开始尝试按等级区分乐器的配组;高等级贵族的两性差异突然悬殊,女性在器用制度方面开始受到更严格的限制。晚商“声色犬马”所体现的礼制构建努力与尝试,代表了日常生活、个体娱乐、宗教信仰等多个方面,都存在国家意识形态的渗透和规范,我们可以将它看做是社会“规训”的折射。(施朝,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网站)

殷墟甲骨文反映商代祭祖文化

商人祭祖对象广泛,从高祖到先公、先王、先妣,从直系到旁系再到异族功臣,虽然有亲疏远近之别,祭祀用品也有简单与隆重之分,但他们都受到商人的祭祀。同时祭祖方法纷繁复杂,就受祭对象的数目而言,祭法有两类,即单祭与合祭。依受祭祖先的世次先后,合祭可再分为顺祀与逆祀。此外,还有针对某些特定对象而举行的祭祀,如祊祭、周祭等特祭。祊祭仅祭祀世系较近的直系祖先,周祭则是使用五种祀典对祖先进行周而复始的祭祀。商人的祭祖用品种类丰富,大体可分为两类:一是物牲,二是人牲。物牲既包括牛、羊、豕、犬等,也包括鬯、琡、贝等。人牲则有羌、伐、奚、妾、婢等。相对于物牲,人牲较为珍贵,因此卜辞中出现的一般是物牲。商代是我国祭祖文化体系形成的重要时期,为后世祭祖文化体系的不断完善提供了基础。祖先祭祀后来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华民族核心的文化传统,商代浓厚的祭祖文化应该是重要的来源,后世孝亲思想的源头大概亦可追溯于此。(齐航福,《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11月29日)

猜你喜欢
巨石阵殷墟祭祖
Scientists Find Source for Stonehenge Stones科学家们找到了巨石阵石头的来源
绵 延
殷商故都 甲骨之城
巨石阵
洪洞祭祖
祭祖
殷墟
英国巨石阵找到“孪生兄弟”
安阳洹北商城考古启动
彝族祭祖仪式“尼木措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