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修复治疗先天性缺牙患者的疗效分析

2016-06-15 17:13
中国医疗美容 2016年5期
关键词:先天性牙齿口腔

张 兵

口腔修复治疗先天性缺牙患者的疗效分析

张 兵

平顶山市口腔医院医务科, 河南 平顶山 467000

目的 探究口腔修复治疗先天性缺牙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接收治疗的46例先天性缺牙患者,对所有患者均实施口腔修复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其治疗前后的咀嚼功能、语言功能进行评价。结果 经过治疗,46例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1.30%;治疗后,患者的咀嚼功能和语言功能均有所改善,其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腔修复治疗先天性缺牙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其咀嚼功能与语言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口腔修复;语言功能;咀嚼功能;先天性缺牙

先天性缺牙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口腔发育异常疾病,主要是指在牙胚的发育过程中其未能形成或发育为正常的牙齿,从而导致牙齿数量缺失的现象[1]。如果患者无拔牙和牙齿脱落史,经临床X线检查发现其缺牙部位无牙胚存在则可判断为先天性缺牙患者。牙齿缺失不仅会影响患者的口腔美观,还给其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使其语言功能和咀嚼功能受到严重影响,甚至因此而出现抑郁、自闭等心理疾病。所以,为减少患者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应对其进行积极治疗,临床上常采用口腔修复的方法[2]。本文通过运用口腔修复治疗先天性缺牙患者,效果较为满意,报告如下。

1 资 料 与 方 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3年8月~2014年8月期间接收治疗的46例先天性缺牙患者。46例患者中有25例男性,21例女性;最小年龄为17岁,最大年龄为53岁;平均年34.69±1.34岁;有12例缺失1颗牙齿,19例缺失2颗,9例缺失3颗,7例缺失4颗或以上;其中,23有例为安氏Ⅰ类,22例为安氏Ⅱ类。1.2治疗方法

医生要对所有患者的口腔情况进行全面评估,然后根据患者的不同牙齿缺失情况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口腔修复治疗。给予患者正畸治疗,也就是在保证牙齿尽可能地排列整齐的情况下,采用HX直丝弓和标准方丝弓矫正技术对其牙齿的扭转、倾斜、异位等情况做正常性的覆盖。处理缺牙间存在的间隙,先对基牙位置进行调整,在使上下中线尽量保持一致的情况下采用链状橡皮圈及时对上下颌牙弓形态进行调整。正畸治疗结束后还要修复牙列缺失缝隙,排除备牙、龈和取模等对患者牙齿的修复体进行制作,同时,为了保护基牙,还要制作临时性冠桥,指导患者正确佩戴义齿。向患者讲解关于先天性缺牙的知识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叮嘱其注意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和饮食习惯,协助患者一起制定复查计划,以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并采用问卷的形式对患者的咀嚼功能和语言功能进行评价,总分为10分,得分越高说明其功能越好。

1.4 疗效判定标准

以下6点为疗效的判定内容,患者只要达到了任意5点或以上即为显效;若达到任意4点则为有效;若达到3点或未达到3点则为无效:(1)经过口腔修复治疗,患者的美观程度有所提高,且无不适感;(2)咀嚼功能和语言功能均已恢复至正常水平;(3)牙齿排列整齐,前牙覆牙合已表现正常;(4)经过X线检查发现压根平整,根尖无吸收状况发生;(5)第一恒磨牙已完成或正逐渐趋于中性牙合关系;(6)六个月内无异常现象发生[3]。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治疗效果

经过治疗,46例患者中有25例为显效,17例为有效,4例为无效,总有效率为91.30%。

2.2 咀嚼功能与语言功能

如表1,经过治疗,患者咀嚼功能与语言功能的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治疗效果

经过治疗,46例患者中有25例为显效,17例为有效,4例为无效,总有效率为91.30%。

2.2 咀嚼功能与语言功能

如表1,经过治疗,患者咀嚼功能与语言功能的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的咀嚼功能与语言功能评分比较(x±sfalse,分)

3 讨 论

近年来,先天性牙齿缺失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据相关研究报道,其发生率已达到10%。遗传因素是引起该疾病的主要原因,若家庭中有该疾病史,那么即使患者的牙齿生长情况与正常人无明显差异,也会有外形不整齐的情况发生。先天性牙齿缺失可根据患者是否伴有全身症状以及严重程度分为多数牙先天缺失、少数牙先天缺失和先天性全部牙齿缺失三种类型。该疾病在对患者的语言能力、咀嚼能力造成严重影响的同时,还会影响其整体外貌的美观性。由于牙齿的缺失,尤其是缺失数量较多的患者,其面颊就会失去支撑,令面部显得苍老;在咀嚼食物的时候极易产生食物嵌塞,继而诱发龋病、牙周病、口臭等疾病;若缺失前牙,则患者在说话的时候极易发音不清[4]。因此,必须及时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治疗,以改善其语言与咀嚼功能,这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

现今,临床上对先天性缺牙患者常采用口腔修复治疗,这是一种矫正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技术,该技术主要根据患者的生理特点来进行相应的人工修复体制作,然后通过人工修复体复位或者矫治患者的口腔畸形现象。口腔修复治疗可对患者上下颌间相对应的位置关系进行有效调整,同时还能对颌骨与牙齿间、上下牙齿间的异位现象进行改善,令口腔的修复效果更为显著。患者的口腔功能得以恢复,美观性有所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也缓解了患者的心理压力,对其身心发展以及生活质量均具有提高作用[5]。有研究发现,口腔修复治疗对25岁以下较为年轻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因此,建议先天性缺牙患者应尽早就医,以提高治疗效率[6]。多项研究表明,采用口腔修复治疗不仅效果显著,还能有效减少并发症、不良反应发生等情况的发生,是目前治疗先天性缺牙的首选方法。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46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30%;治疗前患者的咀嚼功能为5.26±0.88分,语言功能为5.49±0.31分,治疗后的相应值分别为8.57±1.23分,8.30±1.46分。治疗后的咀嚼功能与语言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对先天性口腔缺牙患者采取口腔修复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其咀嚼功能与语言功能的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冯海兰,张晓霞,吴华,等.先天缺牙的研究进展[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39(1):13-17.

[2] 冯海兰.先天性缺牙的口腔修复治疗Ⅲ.先天性缺牙的修复治疗原则[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11,46(5):306-310.

[3] 冯海兰.先天性缺牙的口腔修复治疗Ⅰ.先天性缺牙的分类、发病率及病因[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11,46(1):54-57.

[4] 戴东晓,李创,王毅,等.口腔修复对先天性缺牙患者的咀嚼功能及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刊,2015,17(11):1109-1110.

[5] 郑光义.先天性缺牙应用口腔修复治疗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疗美容,2015,5(4):75-77.

[6] 杨雪原.口腔修复治疗先天性缺牙的疗效探讨[J].中国医疗美容,2014,4(3):201,141.

猜你喜欢
先天性牙齿口腔
三减三健全民行动——口腔健康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孕期口腔保健不可忽视
重视先天性心脏病再次开胸手术
口腔健康 饮食要注意这两点
可怜的牙齿
如何保护牙齿?
爱护牙齿要注意的事
儿童常见的口腔问题解答
怎么保护牙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