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模式在腹部超薄皮瓣修复手指脱套伤中的护理效果观察

2016-06-15 17:13
中国医疗美容 2016年5期
关键词:皮瓣循证腹部

刘 瑛

循证护理模式在腹部超薄皮瓣修复手指脱套伤中的护理效果观察

刘 瑛

南阳南石医院感染管理科,河南 南阳 473000

目的 观察研究对手指脱套伤患者行腹部超薄皮瓣修复术治疗期间实施循证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在我院接受腹部超薄皮瓣修复手术治疗的82例手指脱套伤患者,按不同护理方式分为循证护理组(入组41例,实施循证护理)与常规护理组(入组41例,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疗效、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满意度。结果 循证护理组优良率和满意度分别为95.12%、97.56%,常规护理组的分别为75.61%和80.49%,前者优良率与满意度均较后者,P<0.05,差异具统计学意义;循证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44%,较常规护理组的14.63%低,P<0.05,差异具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手指脱套伤患者行腹部超薄皮瓣修复术治疗期间实施循证护理可提高疗效,减小并发症风险,提升患者满意度,推荐推广。

手指脱套伤;腹部超薄皮瓣修复;循证护理模式

手外伤主要是由器具割伤、物体砸伤等外伤性原因引起的,其中手指脱套伤为较严重的手外伤,需及时采取相应的修复处理措施,如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可能会引起皮瓣坏死、手指外观臃肿、感染等并发症,影响手部的活动功能以及美观[1-2]。目前,临床治疗手指脱套伤主要采取腹部超薄皮瓣修复术,在治疗过程中配合实施积极的护理模式对患者手部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我院对2014年8月~2015年8月在我院接受腹部超薄皮瓣修复手术治疗实施循证护理,效果满意,现作报告如下。

1 资 料 和 方 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在我院接受腹部超薄皮瓣修复手术治疗的82例手指脱套伤患者,按不同护理方式分为循证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各41例,均为单指受伤。循证护理组男25例,女16例;年龄为19~67岁,平均年龄为(41.23±4.36)岁;致伤原因:重物击伤12例,车祸伤9例,传送带致伤5例,刀具割伤10例,其他原因5例;左手受伤19例,右手受伤23例。常规护理组男23例,女18例;年龄为19~66岁,平均年龄为(41.12±4.25)岁;致伤原因:重物击伤11例,车祸伤8例,传送带致伤6例,刀具割伤12例,其他原因4例;左手受伤20例,右手受伤21例。两组患者致伤原因、年龄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 法

给予常规护理组患者包括体位护理、饮食护理、皮肤护理、功能锻炼指导等常规护理,循证护理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循证护理模式,具体方法如下:

1.2.1 术前护理 在科室内建立由责任医师、护士长以及5名护士组成的循证护理小组,并进行相应的培训。患者入院后由责任护士负责接待,并简单介绍手术相关知识,同时对患者伤情、心理状况以及手术预后等进行综合评估,并制定护理方案。患者因突然受伤而入院急诊,普遍存在恐慌、害怕、紧张等心理,甚至出现“情绪休克”的情况,患者入院时需迅速开展护理工作,做好术前各项准备。同时做好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辅导,稳定患者情绪,以免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

1.2.2 术中护理 术中密切配合手术相关操作,密切监测患者基本生命体征,在缝合皮瓣过程中,适当将患者患侧肘部抬高,防止缝合时皮瓣受到张力作用影响缝合效果。同时做好抗感染、引流等基本处理,减小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几率。

1.2.3 术后护理 术后加强病情的观察,及时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和潜在的并发症风险与护理问题,并查阅有关资料,查明护理依据,并调整护理方案,由护士长审核,责任医师负责指导,护理方案通过后即可实施护理计划。应加强感染、疼痛等高发问题的监测,及时消毒与更换敷料,防止伤口感染,指导患者采取正确体位,活动时避免压迫、牵拉引流管,避免发生意外脱管,也防止意外牵拉增加手部的疼痛。注意观察患者的心理状态,并及时采取相应的疏导措施,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疗效、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满意度。①疗效评定标准[3]:优,术后皮瓣全部成功存活,伤指外观以及功能恢复良好;良,术后80.00~90.00%皮瓣成功存活,伤指外观与功能恢复较好;差,术后皮瓣存活面积不足80.00%,伤指外观与功能改善不明显;优良率为优和良比率相加。②满意度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分为不满意、满意和非常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率+满意率。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8.0软件分析数据,用和百分率分别表示计量数据与计数数据,前者以t为检验依据,后者以χ2为检验依据,P<0.05时组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手术疗效

循证护理组手术优良率为95.12%,比常规护理组的75.61%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疗效比较(n/%)

2.2 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循证护理组术后仅出现1例感染,术后并发症为2.44%,常规护理组术后出现4例感染2例畸形,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4.63%,循证护理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常规护理组低,P<0.05,χ2=3.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 护理满意度

循证护理组护理满意度为97.56%,较常规护理组的80.49%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2 讨 论

手指脱套伤为伤情较重的手部损伤,腹部超薄皮瓣修复术为临床治疗手指脱套伤的主要途径。因为手部损伤较难处理,术后处理不当极易出现皮瓣坏死、畸形、感染等并发症,影响患者手部的恢复,因此手术治疗期间配合合理有效的护理模式非常重要。循证护理模式是的核心理念是明智地、明确地、审慎地应用最科学、合理的证据制定护理对策,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服务[4-5]。

循证护理组优良率和满意度分别为95.12%、97.56%,常规护理组的分别为75.61%和80.49%,前者优良率与满意度均较后者,P<0.05,差异具统计学意义;循证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44%,较常规护理组的14.63%低,P<0.05,差异具统计学意义。说明将循证护理模式应用到手指脱套伤患者行腹部超薄皮瓣修复治疗中可减少并发症,改善手术预后,促进伤指的恢复,提高手术疗效,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满意度。同时在护理过程中,还需根据患者的具体伤情与恢复情况指导术后功能康复训练,并加强出院指导,叮嘱患者在出院后仍注意坚持进行功能锻炼,合理饮食,促进手指功能的恢复。

综上所述,对手指脱套伤患者行腹部超薄皮瓣修复术治疗期间实施循证护理可提高疗效,减小并发症风险,提升患者满意度,推荐推广。

[1]王亚萍.对行手指血管损伤修复术的患者实施分期护理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06):86-87.

[2]李芳,胡新亚,皇甫红丽.穿支皮瓣与传统皮瓣移植术在手外伤中的护理干预[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6):579-580.

[3]丘英英.循证护理模式在腹部超薄皮瓣修复手指脱套伤中的护理效果观察[J].临床医学工程,2016,23(03):387-388.

[4]Manning ML,Davvis J.Journal club:a venue to advance evidence-based infection prevention practice[J].Am J Infect Control,2012,40(07):667-449.

[5]查艳红,杜娟,张燕.护理干预对减轻手外伤患者术后疼痛的效果观察[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3,11(03):269-275.

猜你喜欢
皮瓣循证腹部
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皮瓣选择
三种皮瓣移植修复足跟区损伤或足跟部肿瘤切除术后皮肤缺损的疗效对比
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髂腹股沟接力皮瓣修复股前外侧皮瓣供区
腹部胀气的饮食因素
循证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探讨循证护理在急诊烧伤患者中的价值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