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CT在自体下颌骨外板修复面斜裂中的应用思路

2016-06-15 17:12
中国医疗美容 2016年5期
关键词:外板下颌骨头颅

于 海

密山市人民医院,黑龙江 密山158300

三维CT在自体下颌骨外板修复面斜裂中的应用思路

于 海

密山市人民医院,黑龙江 密山158300

目的 探讨三维CT在自体下颌骨外板修复面斜裂中的应用。方法择取本院于2012年7月-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面斜裂患者37例,其中有18例为男性患者,19例为女性患者。术前,对患者施以头颅CI平扫,通过Proplan重建三维头颅,进行三维测量、模拟手术。结果 患者术前、术后的患侧凹陷眶骨骨缺损体积、眶下颧骨与上颌骨骨缺损体积差、瞳孔中央高度差之间均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即数据对比,P<0.05。结论在面斜裂临床治疗过程中,通过三维CT的引导,对患者施以自体下颌骨外板修复措施,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畸形情况,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使患者可以获取更好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三维CT;面斜裂;下颌骨外板修复;应用思路

颅面裂属于先天性颅颌面畸形,主要原因为面部骨骼、软组织缺损。面斜裂属于面裂的一种,其主要特点便是眼眶、眼底周骨缺损,内眦韧带移位,眼球存在内侧下移的情况,外在表现为患者患侧的内眦相对比健侧而言,位置偏下,眼球呈现内下倾斜状态。现阶段,面裂临床修复的主要方法有两种,分别为骨移植、截骨,其中骨移植的材料可以划分为异体、自体两种,而自体包含下颌骨、髂骨、肋骨以及颅骨等[1]。本院对面斜裂患者行三维CT自体下颌骨外板修复处理,效果较为理想,遂对研究内容进行如下汇报:

1 资 料 与 方 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本院于2012年7月-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面斜裂患者37例,其中有18例为男性患者,19例为女性患者,年龄介于12岁-25岁之间,平均为18.5岁。参考Tessier面裂分类标准,有23例为3号裂,9例为4号裂,6例为5号裂。

1.2 方 法

术前,对患者施以头颅CI平扫,通过Proplan重建三维头颅,进行三维测量、模拟手术。择取较宽的面部侧面为下颌骨外板取骨区,参考骨缺损位置、面积以及形状,明确移植骨块。参考术前设计,对一侧下颌骨外板进行劈取。取该面侧下颌齿龈沟唇边侧5mm处,做切口,贯穿第一前磨牙、下颌骨升支前缘,长度控制在6cm左右。将黏骨膜切透,并在骨膜下对其进行剥离处理,促使下颌骨体部、下颌角充分暴露,并给予颏神经有效保护。于咬合平面作水平截骨线,沿外斜线至第2前磨牙近中,作斜行截骨线,将外板磨透,骨凿贴紧外板内面,将下颌骨外板凿下,打磨光滑,将下缘未截开骨质劈开,取下完整外板。将下颌骨外板截取为适量大小、形状;如果患者存在眶底缺损情况,于患侧下睑缘下2mm处做切口,局麻,将皮肤切开2cm,分离眼眶隔上以及眼轮匝肌,于眶下缘下方的2mm处,将骨膜切开,骨面充分暴露,将泪小点、泪囊分离,并对其加以保护,避免患者术后出现溢泪情况。将骨缺损区完全暴露,贴附植入骨板,以钛钉钛板进行有效的固定,恢复患侧位置,对眶骨进行重建。如果患者存在眶下上颌骨、下颧骨骨缺损情况,可以在睑内,或是睑缘做切口,促使缺损区暴露,贴附植入骨板,通过小钛钉进行内固定,对面部的对称性进行重建。

1.3 观察指标

记录并对比患者术前、术后的头颅CT数据。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过程中,通过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面斜裂患者术前后的头颅CT数据,χ2对计数资料(n,%)的组间对比差异进行检验,对计量资料(x!s)的组间对比差异进行t检验,P<0.05,标志本次研究统计学差异显著。

2 结 果

患者术前、术后的患侧凹陷眶骨骨缺损体积、眶下颧骨与上颌骨骨缺损体积差、瞳孔中央高度差之间均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即数据对比,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头颅CT数据对比

3 讨 论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对面斜裂患者行三维CT自体下颌骨外板修复,患者术后的患侧凹陷眶骨骨缺损体积、眶下颧骨与上颌骨骨缺损体积差、瞳孔中央高度差与术前进行比较,组间差异统计学意义十分显著,即P<0.05,吻合陈勇[2、3]等人的研究结果。

面斜裂下颌骨外板修复具有五方面优势[4-8]:其一,可以降低患者皮肤出现瘢痕的可能性;其二,在一定程度上缩减了骨、软组织厚度,有利于患者面下部外观改善;其三,取骨区具有较好的恢复性,支持重复取骨;其四,所取骨块基本符合骨缺损的修复要求,可以降低塑形的困难性;其五,下颌骨外板属于自体骨,不存在排斥性,移植骨块的吸收程度在可接受范围内。而三维CT可以对患者术前畸形的分布情况以及严重程度进行准确测量与模拟,可以帮助术者对患者骨、软组织缺损情况进行有效明确,从而保证手术方案精确有效。

综上所述,在面斜裂临床治疗过程中,通过三维CT的引导,对患者施以自体下颌骨外板修复措施,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畸形情况,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使患者可以获取更好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1]靳天娇,归来,牛峰,等.三维CT在自体下颌骨外板修复面斜裂中的应用[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14,30(05):354-358.

[2]陈勇,杨旭东,李威,等.计算机辅助三维可视化技术在腓骨瓣修复下颌骨缺损中的应用[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3,36(01):19-23.

[3]刘峰,黄迪炎,马杰,等.下颌骨缺损钛重建板修复的生物力学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14(35):6504-6507.

[4] Sun H, Ah Lee K, Kim JW, et al. Mandibular advancement of anterior segmental osteotomy for aesthetic correction of mandibular retrusion [J]. J Craniofac Surg,2012,23(3):742-745.

[5] Hazani R, Rao A, Ford R, et al. The safe zone for placement of chin implants [J]. Plast Reconstr Surg,2013,131(4):869-872.

[6] Nickels L. World's first patientspecific jaw implants [J]. Metal Powder Report,2012,67(2):12-14.

[7] Bing-Yan Wang,Robin Weltman,Jared Abramian,等.钛网结合异体骨移植和人骨形成蛋白在上颌前牙种植前牙槽嵴骨增量中的应用研究(附1例报告)[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4,7(1):24-27.

[8]Tsuchiya S,Sakuraba M,Asano T,et al.Morphologic study of mandibles in Japanese patients for mandibular reconstruction with fibular free flaps[J].Head Neck,2011,33 ( 3) :383-388.

猜你喜欢
外板下颌骨头颅
郭亮:“甘愿为党献头颅”
下颌骨发育性缺损1例
下颌管在下颌骨内解剖结构的锥形束CT测量
3D打印下颌骨定位及连接导板在下颌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侧围外板转角深拉伸起皱缺陷研究
侧围外板尾灯处排料困难的解决方案
CT诊断下颌骨软骨肉瘤1例
汽车侧围外板A柱起皱缺陷分析及处理方法
早期头颅成形术和神经学改善
嵇康·绝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