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在治疗锁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16-06-15 14:54刘建邹中元李红方冰王奇刘胜才
当代医学 2016年18期
关键词:骨膜锁骨经皮

刘建 邹中元 李红 方冰 王奇 刘胜才

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在治疗锁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刘建 邹中元 李红 方冰 王奇 刘胜才

目的 探究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在治疗锁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锁骨骨折患者6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法治疗,实验组采取微创经皮锁定钢板法治疗。术后比较2组患者的愈合恢复时程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术后愈合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在治疗锁骨骨折的治疗疗效较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法有明显优势,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锁定钢板;锁骨骨折;应用价值

作为连接人体上肢与躯干的重要桥梁的锁骨,它位于胸骨柄与肩峰端之间,由于其体征位置表浅和独特的“s”型构象,在外力的冲击下容易发生骨折。目前可知,在青少年和成人中锁骨骨折的发生率一直居高不下,其发生率占人体全骨骨折的5%~10%[1]。对患者造成严重的身心和经济损失,现在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临床上现有的锁骨骨折治疗方法是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法,由于其仅能基本满足患者的治疗要求,且术后愈合时程长,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现在亟待寻找一种更为优良的治疗方法。因此,本实验重在探究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在治疗锁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2月~2015年2月期间在江西省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锁骨骨折患者6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2例。对照组中有男18例,女14例,年龄14~66岁,平均年龄(44.2±3.3)岁,AO分型:A型13例,B型4例,C型15例。实验组中有男20例,女12例,年龄12~67岁,平均年龄(43.5±2.8)岁,AO分型:A型10例,B型12例,C型10例。2组患者骨折原因多见于车祸,摔伤等常见骨折原因[2]。实验组采用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法治疗,对照组采取微创经皮锁定钢板法治疗。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骨折原因及骨折程度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法 实验组采取微创经皮锁定钢板法治疗:患者取仰卧位,施行颈神经丛麻醉,在患者锁骨上缘取一合适大小的切口,切口到达骨膜后,使用骨膜剥离器在患者的骨膜与深筋膜之间分离出皮下隧道,在X光的照射下。确定骨折部位及骨折情况,进行骨折部位复位并临时固定,清理骨折部位的骨屑和凝血块,选择一长度和弯曲程度均与患者骨折的锁骨相一致的锁定钢板,从皮下隧道开口处进入,到达与骨折锁骨前方并固定,在钢板外的皮肤上去两个大小合适的小切口,将两个螺钉分别从小切口处穿入,固定于钢板上,若是锁骨粉碎性骨折患者,在其锁骨端应再各补加1枚螺钉[3]。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法治疗:患者取仰卧位,并进行颈神经丛麻醉,在患者骨折锁骨的中心取一大小合适的横向切口,使用骨膜剥离器,分离骨膜,暴露锁骨骨折部位,清理骨屑和血肿块,对锁骨进行复位并取一长度合适的重建钢板对之塑形,钢板固定于锁骨前方,螺钉固定[4]。2组患者在术后使用相同规格和剂量的抗生素,参与相同的恢复性体育活动,并保证相同的充足营养。术后对2组患者随访记录其愈合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软件,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实验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48%,而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3.68%,实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小于对照组患者的总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n(%)]

2.2 患者愈合时间 实验组患者愈合时间:4周内(6例),4~8周(20例),8周后(6例),平均愈合时间为(7.21±2.07)周;对照组愈合时程:4周内(3例),4~8周(12例),8周后(17例),平均愈合时间为(12.55±2.33)周,由此可知实验组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有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锁骨作为连接上肢与胸骨的重要枢纽,特有的“s”型构象和表浅的生理位置,使他在人体受到暴力袭击或车祸中首当其冲,骨折发生率占全身骨折的5%~10%。其较高的发生率导致青少年和成人深受其害。患者发生锁骨骨折后,骨折部位的断端会造成锁骨部位的肌组织和筋膜及结缔组织大面积充血凝块,增大手术清创难度和延长患者术后恢复愈合时间,给患者带来身体心理及经济的严重负担,极其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常有的治疗锁骨骨折患者的方法有克氏针和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法[5]。克氏针固定骨折部位时,由于锁骨位置和生理功能的特异性,会导致螺钉松动和偏移,引起术后感染和骨质愈合畸形[6]。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法基本可以满足患者内部固定骨折锁骨,塑形良好,不易发生骨骼偏动等治疗要求。但是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法会使用骨膜剥离器剥离大面积的骨膜,极易造成骨折锁骨断端引起的血肿凝块分散进入创口深部,不易清除,使骨膜与锁骨长时间分离,骨折锁骨得不到应有的营养支持,造成患者术后愈合时间被迫延长;同时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法治疗患者时需要一个较大的锁骨上皮肤切口,该切口在患者术后进行必要的体育功能恢复性训练活动中易发生感染,给患者造成严重的心理负担;此外,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法容易将使用的钢板弯曲甚至断裂,在一定程度上加大患者术后并发症中愈合畸形的发生率。微创经皮锁定钢板法治疗锁骨骨折患者时在锁骨上取得皮肤创口相对于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法较小,患者在术后进行体育恢复性活动时所受限制会大大降低,而且同时降低了患者创口感染的几率;此外,微创经皮锁定钢板法使用骨膜剥离器分离骨膜与深筋膜,在很大程度保护了骨折锁骨的骨膜,给予骨折处营养供应,缩短了患者的术后愈合时间;微创经皮锁定钢板法使用的钢板是与人体锁骨弯曲程度和形态是相似的,此举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钢板断裂和造成患者愈合畸形的发生率[7-8]。

因此,微创经皮锁定钢板法具有临床推广意义。本实验结果显示微创经皮锁定钢板法治疗锁骨骨折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2.48%)明显低于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法治疗锁骨骨折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3.68%)(P<0.05),同时微创经皮锁定钢板法治疗锁骨骨折患者的术后平均愈合时间(7.21±2.07)周明显短于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法的(12.55±2.33)周(P<0.05),降低了患者的身心和经济损失。

综上所述,微创经皮锁定钢板法治疗锁骨骨折患者具有术后愈合恢复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少等优点,能很大程度地减小对患者的伤害,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1] 舒鹏.微创经皮锁定钢板治疗锁骨骨折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4,12(3):280-281.

[2] 陈朝军.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在治疗锁骨骨折中的可行性分析[J].当代医学,2015,21(11):33-34.

[3] 张旭.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J].河南外科学杂志,2009,15(2):33-34.

[4] 谷造华,贺尧,李海泉.微创经皮锁定钢板治疗锁骨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14,21(10):1257-1261.

[5] 陈茂西,陈凯,张军,等.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3,28(9):865-866.

[6] 徐士安.改良双克氏针治疗锁骨骨折应用体会[J].当代医学,2007,13(2):133-134.

[7] 郑亦静,洪建军,程涛.微创经皮锁定钢板与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在治疗锁骨骨折中的疗效比较[J].中华手外科杂志,2013,29(4):225-227.

[8] 陈学忠,谭晓奋,赵崇伟,等.微创经皮锁定钢板与空心螺钉髓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疗效比较[J].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14,18(2):127-129.

10.3969/j.issn.1009-4393.2016.18.017

江西 337000 江西省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 (刘建 李红方冰 王奇 刘胜才) 萍乡矿务局医院(邹中元)

猜你喜欢
骨膜锁骨经皮
经皮迷走神经刺激对抑制控制的调节机制*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骨膜反应对骨病变的诊断价值
2020 年第1 期继续教育选择题
一种用于经皮脊髓电刺激的可调便携式刺激器设计
2019年第1期继续教育选择题
呵护锁骨皮肤
不掉到锁骨都不敢说是“矩形耳环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在胆汁瘤治疗中的应用
锁骨中段骨折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