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麻醉中不同比重布比卡因腰麻的临床对比观察

2016-06-15 14:54帅君丁国友来伟
当代医学 2016年18期
关键词:布比腰麻卡因

帅君 丁国友 来伟

产科麻醉中不同比重布比卡因腰麻的临床对比观察

帅君 丁国友 来伟

目的 分析产科麻醉中应用不同比重的布比卡因进行腰麻的效果。方法 选取剖宫产产妇1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重比重布比卡因麻醉)和试验组(等比重布比卡因麻醉),各50例。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变化,比较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麻醉前2组产妇的心率、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麻醉后5分钟对照组产妇的收缩压、舒张压降低程度明显(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6例(12.0%),追加使用麻黄碱4例(8.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15例(30.0%),追加使用麻黄碱12例(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产科麻醉患者,应用重比重布比卡因和等比重布比卡因均有良好的麻醉效果。其中后者能够稳定产妇的生命体征、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优先选用。

产科;麻醉;比重;布比卡因;不良反应

对于剖宫产手术而言,腰麻具有起效快、操作简单的优点,临床应用较多。但考虑到产妇和胎儿的安全和健康,选用何种麻醉药物使产妇保持稳定的体征,减少新生儿并发症,成为麻醉医师关注的重点[1]。本文选取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不同比重的布比卡因临床应用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4医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剖宫产产妇1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在对照组中,初产妇42例、经产妇8例;年龄21~34岁,平均(25.36±4.23)岁;孕周35~40周,平均(38.6±1.0)周;ASA分级:I级28例,II级22例。在试验组中,初产妇44例、经产妇6例;年龄20~36岁,平均(25.01±5.42)岁;孕周36~41周,平均(38.4±0.7)周;ASA分级:I级33例,II级17例。2组产妇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产妇知情且自愿参与,能够积极配合医师操作。

1.2 临床诊断标准 (1)依据《妇产科学》[2],产妇经B超检查显示为正常妊娠,满足腰麻和剖宫产指征。(2)排除妊娠期并发症产妇,合并慢性疾病产妇(高血压、糖尿病等)、心肝肾功能不全产妇。

1.3 麻醉方法 所有产妇术前30分钟注射苯巴比妥钠、阿托品,剂量分别为0.1g、0.5mg,进入手术室后实施心电监护,观察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指标,并使用鼻导管给予氧气支持,建立静脉通道。使用一次性穿刺包经L2~3间隙行硬膜外穿刺,然后退出针芯置入腰穿针。

1.3.1 试验组 产妇注射布比卡因等比重液2mL,等比重液由0.75%的布比卡因2mL与1mL生理盐水混合稀释,注射时间控制在50秒,退针后向头端置入4cm导管备用,产妇取平卧位。

1.3.2 对照组 产妇注射布比卡因重比重液2mL,重比重液由0.75%的布比卡因2mL与1mL10%的葡萄糖注射液混合稀释,注射时间控制在50秒,退针后置入导管备用。产妇取平卧位,适当调节手术床,合理控制麻醉平面。

1.4 观察项目和指标[3](1)比较2组产妇麻醉前后的心率、血压变化。(2)观察产妇麻醉后的不良反应,以及追加使用药物情况,做好准确记录,常见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低血压、牵拉反应、头痛等。(3)评估2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0~3分为重度窒息,4~7分为轻度窒息,8~10分没有窒息。

1.5 统计学方法 分析软件采用SPSS18.0版本,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率、血压指标变化比较 产妇在麻醉前的心率、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麻醉后5分钟对照组产妇的收缩压、舒张压降低程度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在麻醉前后心率、血压指标上的比较(x±s)

2.2 2组不良反应比较 试验组产妇6例出现恶心呕吐、低血压、牵拉反应,发生率为12.0%;对照组共计出现15例,发生率为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追加药物比较 试验组产妇追加使用麻黄碱4例,占比8.0%;对照组产妇追加使用麻黄碱12例,占比24.0%;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762,P=0.029)。

2.4 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 试验组新生儿出生5分钟Apgar评分为(9.0±0.3)分,对照组新生儿为(8.8±0.5)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56,P=0.066)。

3 讨论

产科麻醉操作并不复杂,但具有较高的风险,一旦用药不当就会危害产妇和胎儿的生命健康。腰麻在临床应用上的时间长,不仅麻醉速度快,而且表现出良好的肌松效果,因此受到医师的青睐[4]。由于产妇子宫巨大、腰椎处于前曲状,在子宫收缩过程中容易导致麻醉药物向胸段扩散,产生胸闷、血压降低等现象;另外交感神经阻滞会扩张外周血管,降低了血容量,容易造成回心血量不足,威胁母婴安全。因此,术中对麻醉平面的控制,成为一个重要的环节。

注射等比重布比卡因后,药液没有上浮或下沉的特点,因此可以停留在脊髓腔内,而且由于麻醉弥散速度慢,容易控制麻醉平面。相比之下,重比重布比卡因麻醉起效快,会超出机体的代偿能力,因而产妇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更加明显,进一步出现不适感和不良反应[5]。另外,影响麻醉平面的因素较多,除了麻醉药物比重以外,还和用药剂量、注射速度、患者的体位、生理特点等具有密切关联。考虑到产妇的腹内压增高,有利于等比重药物的扩散,在配制药液时回抽脑脊液、在注射时向头侧,能够实现良好的麻醉效果,满足手术需求。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2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产妇在麻醉前的心率、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麻醉后5分钟对照组产妇的收缩压、舒张压降低程度明显(P<0.05),和临床相关研究结果相一致[6-8]。对照组产妇注射药物后的5~10分钟需要不断调节手术床来控制麻醉平面,而试验组产妇不需要以上操作。在不良反应上,试验组发生率为12.0%,低于对照组的30.0%;追加使用麻黄碱占比8.0%,低于对照组的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针对产科麻醉患者,应用重比重布比卡因和等比重布比卡因均有良好的麻醉效果。其中后者能够稳定产妇的生命体征、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优先选用。

[1] 龚举君.不同比重布比卡因腰麻在产科麻醉的效果观察[J].医药前沿,2016,6(6):104-105.

[2] 孙杰峰,安培育.不同比重布比卡因腰麻应用于产科麻醉的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6):1029,1032.

[3] 马闽骏,程凌鸿,龚莉江.相同剂量和浓度的布比卡因与罗哌卡因在剖宫产手术中麻醉效果对比[J].当代医学,2015,21(23):48-49.

[4] 王树青,裴进宽.不同比重布比卡因腰麻液用于子宫肌瘤手术的比较[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24(3):1715.

[5] 李敬娴,姜鹤,刘文勋,等.不同比重腰麻用于剖宫产手术对母体循环及新生儿动脉血气的影响[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5,9(9):1574-1577.

[6] 吴正文,蒋华,杨龙飞,等.不同浓度左旋布比卡因用于老年食管癌手术的研究[J].当代医学,2014,20(14):73-74.

[7] 刘礼胜,李荣,王福涌,等.不同剂量左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术的临床观察[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4(6):1060-1063.

[8] 周菲.不同剂量等比重布比卡因腰麻用于剖宫产手术的临床观察[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4,28(1):59-60.

10.3969/j.issn.1009-4393.2016.18.022

江西 330002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4医院 (帅君 丁国友来伟)

猜你喜欢
布比腰麻卡因
保留自主呼吸浅全麻复合腰麻在老年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治疗体会
碳酸布比卡因和盐酸布比卡因的麻醉作用比较
探究左旋布比卡因的临床药理学和毒性特征
罗哌卡因复合不同剂量芬太尼腰麻剖宫产效果分析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双胎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
25G腰穿针超小剂量布比卡因腰麻用于肛肠科手术的临床研究
小剂量低浓度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在混合痔术中的效果比较
0.375%罗哌卡因与0.25%布比卡因胸段硬膜外阻滞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效果及安全性
罗哌卡因与左旋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效果比较
微创腰麻联合瑞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用于分娩镇痛64例临床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