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肺癌患者围手术期临床特点分析

2016-06-15 14:54徐晓战奚建立张中超王旭
当代医学 2016年18期
关键词:高龄肺癌病理

徐晓战 奚建立 张中超 王旭

高龄肺癌患者围手术期临床特点分析

徐晓战 奚建立 张中超 王旭

目的 分析高龄(年龄≥70岁)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特征、手术方式、术后主要并发症等情况,探讨高龄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54例(A组)高龄肺癌手术患者与同期住院70岁以下肺癌手术患者78例(B组)的临床特征、手术方式、术后主要并发症等情况,比较2组上述围手术期临床特点的差异。结果 A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0.74%)显著高于对照组(20.51%)(P<0.05)。A组患者术后拔管时间5~31d及住院时间7~20d多于对照组,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龄肺癌患者心、肺合并症相对较多,肺功能减退或功能不全,术后拔管时间及住院时间长,但高龄不是手术治疗主要的禁忌证,把握好手术适应症,认真做好围手术期管理,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并无增加。

高龄;肺癌;围手术期;并发症

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报道,目前许多国家和地区,肺癌发病率已占各种恶性肿瘤的首位[1]。目前我国肺癌发病率为61.4/10万,占各种肿瘤的首位[2]。肺癌的发病因素包括吸烟、大气污染、遗传因素、职业危害等多种。目前肺癌的临床治疗仍是以手术为主的,手术治疗效果确切,而如何降低手术风险、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长期生存率,是肺癌研究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3]。

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70岁及以上高龄肺癌手术患者54例,与同期住院手术治疗的年龄小于70岁的肺癌患者78例的临床资料、临床特征、手术治疗情况及术后主要并发症等情况,了解年龄≥70岁和<70岁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有无差异,探讨分析高龄肺癌患者的手术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河南省许昌市人民医院2007年5月~2014年11月手术治疗的高龄(≥70)肺癌患者54例(A组)及年龄<70岁肺癌手术患者78例(B组)。所有入组肺癌患者全部为术后病理诊断证实为肺部原发恶性肿瘤。入组患者均以以下情况为手术禁忌:(1)远处转移,如脑、骨、肝等器官转移(即M1病例);(2)心、肺、肝、肾功能不全,全身情况差的患者;(3)广泛肺门、纵膈淋巴结转移,无法清除者;(4)严重侵犯周围器官及组织,估计手术切除困难者;(5)胸外淋巴结转移,如锁骨上(N3)等。A组:男45例,女9例,年龄70~87岁,平均(70.26±10.3)岁;咳嗽、咳痰11例,其中痰中带血或咳血4例,胸痛2例,发热3例,体检发现肺部块影9例,17例有30~50年吸烟史,26例合并有20年以上慢性支气管炎或COPD,20例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或心功能不全等病史,4例合并有2型糖尿病。癌肿位于左肺23例,其中,左上叶13例,左下叶10例;右肺31例,其中,右上叶12例,中叶3例,下叶16例。肿瘤直径l.5~7.5cm,≤3cm6例。B组:男60例,女18例,年龄32~68岁,平均(51.90±8.5)岁。咳嗽、咳痰29例,其中痰中带血或咳血11例,胸痛5例,发热8例,体检发现块影19例,36例有20~50年吸烟史,17例合并有20年以上慢性支气管炎或COPD,15例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或心功能不全等病史,7例合并有2型糖尿病。癌肿位于左肺40例,其中,左上叶27例,左下叶13例;右肺38例,其中,右上叶20例,中叶4例,下叶14例。肿瘤直径l.5~11.0cm,≤3cm9例。

1.2 方法 分别记录并统计分析2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术后拔管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临床资料,并将相关数据录入计算机数据库,对2组患者的围手术期特点进行观察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资料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高龄组(A组)常规开胸肺叶切除手术43例(79.63%),全肺切除1例(1.85%),袖式切除1例(1.85%);胸腔镜手术

9例(16.67%),其中肺叶切除6例(11.11%),楔形切除3例(5.56%)。B组常规开胸肺叶切除手术58例(74.36%),全肺切除8例(10.26%),袖式切除2例(2.56%);胸腔镜手术10例(12.82%),其中肺叶切除9例(11.54%),楔形切除1例(1.28%)。

2组术后主要并发症均为心、肺并发症;A组呼吸系统并发症10例,其中肺部感染3例,肺不张3例,支气管哮喘2例,支气管胸膜瘘1例,呼吸衰竭1例;心血管系统并发症10例,其中心律失常4例,心源性呼吸困难4例,心功能不全2例;其他:切口感染2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0.74%(22/54);围手术期死亡

1例(1.85%)。术后病理检查:腺癌26例(48.15%),鳞癌23例(42.59%),腺鳞癌1例(1.85%),小细胞肺癌4例(7.41%)。病理分期:Ⅰ期23例,Ⅱ期19例,Ⅲ期11例,Ⅳ期1例。术后拔管时间5~31d,术后住院时间7~20d。

B组术呼吸系统并发症11例,其中肺炎4例,肺不张2例,支气管哮喘3例,支气管胸膜瘘1例,呼吸衰竭1例;心血管系统并发症4例,其中心律失常2例,心功能不全2例;其他:切口感染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0.51%(16/78);围手术期死亡1例(1.28%)。术后病理检查:腺癌30例(38.46%),鳞癌41例(52.56%),小细胞肺癌5例(6.41%),腺鳞癌2例(2.56%)。病理分期:Ⅰ期19例,Ⅱ期37例,Ⅲ期20例,Ⅳ期2例。术后拔管时间3~26d,术后住院时间5~20d。2组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分析结果见表1。

表1 2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对比

3 讨论

肺癌也称为支气管肺癌,是临床诊疗中较为常见的肿瘤疾病,多发生在各级支气管粘膜及其腺体的上皮细胞,老年患者为肺癌高发病率群体[4],加上老年患者自身身体免疫力下降,手术治疗耐受能力低,深入研究高龄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特点对患者的病情进展把握具有一定的帮助。多项临床资料显示[5-6],高龄组患者与70岁以下肺癌患者相比术前心、肺合并症较多,心、肺功能多半有减退或功能不全,代偿能力较差。本组研究中,高龄组患者组术前肺功能较B组差,与范松林等报道相似[7-8]。A组和B组术前一般临床特征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高龄组术前心、肺合并症较B组差。行肺手术后心肺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高龄肺癌患者行肺手术后则更易出现心肺等并发症,但如果在围手术期予以重视及积极处理,其围手术期主要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并无增加,与70岁以下肺癌患者无差异。本组研究结果显示,高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且A组患者术后拔管时间与住院时间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高龄肺癌患者的手术治疗中应注重患者肺癌病情及病理分期的进展程度,并考虑患者自身手术耐受力,综合评估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综上所述,高龄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且手术治疗与肺癌患者病理分期及病理类型有关,但是高龄并不是肺癌患者手术的禁忌症,临床诊治中应综合考虑手术风险,选取适当的手术治疗方案。

[1] Parkin DM,Bray F,Ferlay J,et al.Global cancer statistics,2002[J].CA Cancer J Clin,2005,55:74-108.

[2] 万德森.临床肿瘤学[M].3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237-265.

[3] 廖美琳,顾月清.老年肺癌治疗特点[J].实用老年医学,2001,15(3):115-119.

[4] 李佩贤.高龄肺癌加强围手术期呼吸指导的护理效果[J].当代医学, 2013,19(19):122-123.

[5] 张保中,贾敏.高龄肺癌32例术后并发症分析[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37(4):539-540.

[6] 陈建华.高龄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心血管并发症的护理观察[J].当代医学,2014,20(13):104.

[7] 范松林,樊志伟,范铮.58例高龄肺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5,3(1):22-23.

[8] 丁友宏,邱亮,刘厚斌,等.70岁以上老年肺癌术后并发症分析[J].现代肿瘤学,2010,22(10):1973-1974.

10.3969/j.issn.1009-4393.2016.18.026

河南 461000 河南省许昌市人民医院胸外科 (徐晓战 奚建立 张中超 王旭)

猜你喜欢
高龄肺癌病理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病理诊断是精准诊断和治疗的“定海神针”
开展临床病理“一对一”教学培养独立行医的病理医生
不一致性淋巴瘤1例及病理分析
高龄老年混合型神经梅毒1例
超高龄瘙痒症1例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基于肺癌CT的决策树模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补阳还五汤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肿胀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