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窒息复苏后发生持续肺动脉高压的相关因素分析

2016-06-15 14:54张相容
当代医学 2016年18期
关键词:动脉血肺动脉体温

张相容

新生儿窒息复苏后发生持续肺动脉高压的相关因素分析

张相容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复苏后引发持续肺动脉高压的因素。方法 选取40例病例资料完整的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的新生儿窒息患儿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并选取40例同时期没有发生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新生儿窒息患儿作为对照组。对2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分析,通过新生儿围生期调查表中记录的信息对2组患儿的抢救措施、Apgar评分、血糖、体温、心动图等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进行窒息复苏抢救过程中需要进行积极呼吸支持治疗的患儿有31例,对照组有12例。观察组患儿的血压为(31.28±9.25)mmHg、血糖为(2.65±0.67)mmol/L、体温为(33.25±0.28)℃、动脉血pH值为(7.11±0.12),对照组患儿的各项指标依次为(39.54±9.21)mmHg、(3.45±0.49)mmol/L、(38.54±4.21)℃、(7.23±0.11),观察组血压、血糖、体温、动脉血pH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窒息复苏后引发持续肺动脉高压的主要因素有低血压、低血糖、低体温以及酸中毒等。临床上在新生儿窒息复苏后对其进行针对性的低血压、低血糖、低体温及酸中毒的检测和治疗,可有效减少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发生,适宜临床推广。

新生儿窒息复苏;持续肺动脉高压;因素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简称PPHN,多发生在足月儿和过期产儿中,临床上对PPHN的治疗取得了相应的进展,但其病死率和并发症却还一直处在较高的水平,还需进一步研究探讨[1]。PPHN是新生儿肺血管的阻力持续性增高,肺动脉的脉压超过了体循环动脉压,由此引发新生儿无法进行胎儿型循环向正常成人型循环的正常过渡,导致新生儿心房或动脉导管水平血由右向左进行分流,出现严重的低氧血症等症状。本研究探讨分析40例新生儿窒息复苏后发生PPHN的患儿与40例新生儿窒息复苏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了引发PPHN的因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在江西省高安市立医院确诊为PPHN的40例病例资料完整的患儿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没有发生PPHN的新生儿窒息患儿4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中男23例,女17例,其中胎龄34~37周8例,37~42周25例,大于42周7例;有14例进行剖宫产;患儿出生体质量l750~4250g,平均(3656.7±237.53)g;平均入院时间(1.45±0.81)d。对照组中男22例,女18例;胎龄34~37周9例,37~42周23例,大于42周8例;有19例剖宫产;出生体质量l857~4325g,平均(3581.6±309.28)g;平均入院时间(1.17±0.83)d。2组患儿的性别、胎龄、出生体质量、入院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对2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分析,通过新生儿围生期调查表中记录的信息对2组患儿的抢救措施、Apgar评分、血压、血糖、体温、心动图等进行分析[2]。

1.3 观察指标

1.3.1 检测新生儿窒息的标准 1分钟的Apgar评分在0~3属重度窒息,4~7分属轻度窒息[3]。

1.3.2 检测肺动脉高压的标准 (1)对于存在低氧血症的患儿,动脉氧分压<50mmHg,经过1L/min氧吸入15min之后缺氧症状没有明显改善;(2)经血气分析提示低氧血症[动脉血氧分压(PaO2)<50mmHg],间歇性伴随着高碳酸血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50mmHg];(3)动脉导管开口前后的动脉血氧分压差>2kPa,或者经皮血氧饱和度差>10%;(4)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肺动脉收缩压(PASP)>4kPa(30mmHg)且同时存在血液经卵圆孔和动脉导管分流的情况,证实患儿只存在肺动脉高压[4-5]。肺动脉高压分度PASP在30~40mmHg属轻度,PASP在40~70mmHg属中度,PASP>70mmHg属重度[6]。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本次进行窒息复苏抢救过程中,有43例患儿需要进行积极呼吸支持治疗,其中观察组患儿有31例,对照组有12例。在窒息复苏抢救之后,观察组患儿的血压、血糖、体温、动脉血pH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患儿的血压、血糖、体温、动脉血PH值比较(x±s)

3 讨论

围生期存在许多高危因素,极易导致新生儿窒息的发病。而新生儿窒息又极易引发PPHN,进一步威胁新生患儿的生命。新生儿窒息复苏后发生PPHN时会发生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甚至引发脑缺血缺氧性损害、心肌损害、心力衰竭等一系列并发症[7-8]。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是指出生后肺血管阻力持续性增高,肺动脉压超过体循环动脉压,使心房及(或)动脉导管水平血液的右向左分流,临床出现严重和难以纠正的低氧血症等症状。

在临床上,对窒息复苏后发生持续肺动脉高压的患儿要及时进行抢救。抢救方法如下:当患儿出现紫绀、呻吟和气促等情况时,立即使用呼吸机为患儿进行辅助通气,给予患儿抗感染、输液等治疗。在抢救过程中,呼吸机参数:吸入氧浓度为60%,呼吸频率在50次/分,吸气峰压与呼气末正压的比例为1∶1.5。并使用米力农来降低肺动脉高压。在患儿的情况稳定后,使用7.5mg枸橼酸西地那非和布洛芬混悬滴剂进行鼻饲,1天2次。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呼吸机参数,并安排患者进行常规检查(心脏彩超、血压、心率等)。

在抢救窒息复苏后持续肺动脉高压患儿过程中,米力农属于磷酸二酯酶抑制剂,能够对磷酸二酯酶进行抑制,增高患者心肌细胞内环磷酸腺苷(CAMP)浓度,加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排血量,可使心脏前后负荷降低。枸橼酸西地那非见效快,能够使肺血管扩张,舒张平滑肌细胞松弛和血管,降低细胞内钙浓度,使肺动脉压力降低,并降低血压。布洛芬混悬滴剂非甾体类解热镇痛消炎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发挥解热、镇痛、消炎作用。

本研究选取确诊为PPHN的40例病例资料完整的患儿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没有发生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新生儿窒息患儿4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患儿窒息复苏后的各项生理指标和生命体征,研究显示2组患儿的血糖、血压、体温、动脉血pH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表明低血压、低血糖、低体温以及酸中毒是新生儿窒息复苏后引发持续肺动脉高压的原因。因此在明确新生儿窒息复苏后引发持续肺动脉高压的原因后,应进行针对性护理。在新生儿窒息复苏后,将患儿放置在保温箱中进行保暖,将保温箱的温度进行调节。密切关注患儿的血糖、血压情况,若患儿的出现低血压或低血糖时,及时给予患儿降压(利尿降压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等)、降糖(胰岛素等)处理,避免引发持续肺动脉高压。做好患儿的保暖工作,如有脱水现象,即予静脉输入5%葡萄糖液及生理盐水,视病情决定补液量。观察患儿是否有面色潮红,呼吸深而快,呼气伴有酮味的情况,及时使用碱性药物进行治疗。

综上所述,在新生儿窒息复苏后对患儿进行密切监护,及时控制其血糖、血压、体温和动脉血pH值,可以有效降低PPHN的发生率,有效改善新生儿窒息复苏后的状况。

[1] 赵国华.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分析与对策[J].当代医学,2011,17(3):88-89.

[2] 李盛强,刘巧玉,周守方,等.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80例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9(6):95-97.

[3] 刘莉.硫酸镁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临床分析[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2,19(9):275.

[4] 李彤,吴福丽.新生儿窒息的115例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0,16(9):13-14.

[5] 范海玲,王丽珍,卢洪萍,等.西地那非联合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46例[J].中国乡村医药,2015,11(13):15-16.

[6] 许平,贾焕荣,杨玉军,等.新生儿呼吸衰竭870例临床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3,28(3):172-176.

[7] 齐宇洁,刘红,吴海兰,等.新生儿窒息复苏后发生持续肺动脉高压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4,29(15):1177-1179.

[8] 李晓艳,申孟平,宫红梅,等.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危险因素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5,20(6):1070-1073.

10.3969/j.issn.1009-4393.2016.18.029

江西 330800 江西省高安市立医院儿科(张相容)

猜你喜欢
动脉血肺动脉体温
体温低或许寿命长
勘误声明
慢阻肺患者HRCT检查肺动脉直径与超声心动图检查肺动脉压的相关性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肺动脉高压研究进展
81例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临床诊治分析
体温小问题,引出大学问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老年人的体温相对较低
彩超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
体外膜肺氧合在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