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颌窦内提升同期与延期牙种植对比分析

2016-06-15 14:54马振宇
当代医学 2016年18期
关键词:窦内窦底骨膜

马振宇

上颌窦内提升同期与延期牙种植对比分析

马振宇

目的 上颌窦内提升同期与延期牙种植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选取78例上颌后牙缺失患者,根据不同的种植修复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9例,观察并比较2组上颌窦内提升同期与延期牙种植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上颌窦黏骨膜破裂发生率为

6.7 %,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4.2%(P<0.05);同时治疗组患者的种植体总累计留存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上颌窦内提升同期牙种植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延期牙种植,能够大大缩短修复时间,对提高种植体总累计留存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上颌窦内提升术;同期牙种植;延期牙种植

上颌后牙缺失患者如果没有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则会在牙槽骨吸收、上颌窦气化等作用下导致缺失区牙槽高度不够,给种植手术带来了很大的风险,甚至种植失败[1]。为对比上颌窦内提升同期与延期牙种植的临床效果,本文选取78例上颌后牙缺失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将回顾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1年2月~2014年4月期间在吉林省前卫医院口腔科接受种植修复的78例上颌后牙缺失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曲面断层扫描以及X片检查确定无上颌窦病变,并且上颌窦底与牙槽嵴距离为4.2~8.3mm,牙槽嵴顶宽度均在6mm以上;对有严重心脏病、高血压以及糖尿病等全身系统性疾病的患者进行排除。根据不同的种植修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9例患者中男22例,女17例,年龄23~61岁,平均年龄(35.9±7.7)岁;治疗组39例患者中男24例,女15例;年龄25~64岁,平均年龄(36.2±7.5)岁。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基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材料 本次研究中使用的仪器为瑞典Branemark纯钛种植体及Nobel Biocare种植机、Straumann公司生产的上颌窦内提升器械;材料为美国欧司波斯公司生产的Bio-Oss骨粉以及Bio-Gride可吸收胶原膜[2]。

1.2.2 手术方法 于牙槽突颊腭侧黏膜下采用含1∶100000肾上腺素的2%阿替卡因注射液对患者进行局部浸润麻醉,并常规消毒铺巾。于患者缺牙间隙牙槽嵴顶偏腭侧处将黏骨膜切开,切口从邻牙牙颈部到上颌结节;延切口水平方向向颊侧方向切开,然后将黏骨膜进行剥离,并使上颌窦的前外侧壁充分暴露。在上颌窦的前外侧壁处采用小球进行定位并形成5~8mm的椭圆形开窗,要注意开窗口的底线应该比患者上颌窦的底稍微高点。将上颌窦底的黏膜进行仔细的分离,为形成新的上颌窦底需要将开窗之骨板向内向上旋转。于种植体周围和上颌窦抬高后出现的间隙采用含有少量生理盐水的Bio-Oss骨粉进行植入并填满,将采用可吸收的Bio-Gride胶原膜覆盖在开窗处表面[3]。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设计种植体。对照组患者给予延期牙种植:一般于植骨后6个月将设计好的种植体植入牙槽嵴顶,对照组39例患者种植62枚种植体。治疗组患者给予同期牙种植:植骨后直接将设计好的种植体植入牙槽嵴顶,治疗组39例患者同期种植60枚种植体。2组患者在手术前1天以及手术后1周均给予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对患者进行口腔卫生宣教,给予患者苯扎氯铵溶液或者复方氯己定口腔含漱。

1.3 疗效标准 对2组患者共进行为期1年的术后随访工作,对2组患者的上颌窦黏骨膜情况以及种植体情况进行观察并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

2 结果

2.1 2组患者的上颌窦黏骨膜破裂情况比较 经过为期1年的术后随访工作发现,对照组39例患者(62枚种植体)中有15枚种植体发生上颌窦黏骨膜破裂的情况,上颌窦黏骨膜破裂发生率为24.2%;治疗组39例患者(60枚种植体)中有4枚种植体发生上颌窦黏骨膜破裂的情况,上颌窦黏骨膜破裂发生率为6.7%,则治疗组患者的上颌窦黏骨膜破裂发生情况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的上颌窦黏骨膜破裂情况比较(n)

2.2 2组患者的种植体情况比较 对照组植入的62枚种植体中有共有13枚种植体拔除,其中有5枚种植体是由于发生上颌窦感染而拔除,3枚种植体是由于局限性红肿伴38℃发热拔除,其余5枚种植体是由于术区存在脓性分泌物而拔除,则对照组的种植体总累计留存率为79.0%;治疗组植入的60枚种植体中有共有3枚种植体拔除,其中有2枚种植体是由于发生上颌窦感染而拔除,其余1枚种植体是由于术区存在脓性分泌物而拔除,则治疗组的种植体总累计留存率为95.0%。治疗组患者的种植体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的种植体情况比较(n)

3 讨论

上颌后牙缺失患者由于上颌窦底过低或者是牙槽骨吸收等原因,经常会达不到种植所需的骨垂直高度,给种植修复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上颌后牙缺失患者如果直接种植种植体进行修复,会使得种植体初期稳定性差,并且种植体经常会穿破上颌窦黏膜,从而引起上颌窦感染,这种情况下只能进行种植体拔除,从而导致种植失败[5]。上颌窦内提升术具有手术切口小、容易操作以及术后肿胀反应不明显等诸多优点,并且能够使上颌骨垂直高度不足而无法种植修复的难题得到有效的解决,已经在临床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次研究中78例上颌后牙缺失患者共种植122枚种植体,其中有16枚种植体拔除,拔除原因主要包括上颌窦感染、局限性红肿伴38℃发热、存在脓性分泌物等,这些情况的出现与骨量不足以及牙周病引起的局部慢性炎症等有着很大的关联,对患者的临床检查和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能够发现,患者均存在上颌窦底牙槽嵴高度过低以及牙周病并问题,这说明剩余牙槽骨骨量以及牙周病均会对种植体的成功种植产生很大的影响。刘卫平等[6]曾报道对上颌后牙缺失患者采用上颌窦内提升植入Bio-Oss与自体骨混合物同期牙种植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为对比上颌窦内提升同期与延期牙种植的临床效果,特将在本院口腔科接受种植修复的78例上颌后牙缺失患者随机分为2组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的上颌窦黏骨膜破裂发生率为6.7%,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4.2%;同时治疗组患者的种植体总累计留存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结果与刘卫平的研究结果相符,均能够说明上颌窦内提升同期牙种植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延期牙种植,能够显著提高种植体总累计留存率,并且能够使上颌窦黏骨膜破裂发生率显著降低。

综上所述,上颌窦内提升同期牙种植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延期牙种植,能够大大缩短修复时间,具有很高的种植体总累计留存率以及良好的初期稳定性和骨整效果,对于治疗上颌后牙区上颌窦底牙槽骨高度不足的牙缺失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行推广应用。

[1] 柳忠豪,周文娟,许胜,等.上颌窦底外提升植骨术49例牙种植的临床分析[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1,21(1):51-52.

[2] 陈庆生,龚正伟,李小凤,等.上颌窦内提升术同期种植体植入术在修复上颌后牙缺失伴颌骨骨量不足病例中的应用[J].口腔医学,2013,33(11):776-777.

[3] 严宁,石艳,何维兴,等.不使用骨移植材料的上颌窦内提升同期牙种植术[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0,30(11):670-671.

[4] 张潇潇,姒蜜思,赖红昌.上颌窦内提升术用于严重骨萎缩患者种植修复3年疗效观察[J].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4,12(3):257-258.

[5] 严宁,石艳,冯力,等.牙周炎患者上颌窦提升术同期牙种植的临床观察[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4,26(9):541-542.

[6] 刘卫平,周磊.上颌窦内提升植骨同期植入EndoPore种植体临床评价[J].广东牙病防治,2006,14(4):287-288.

10.3969/j.issn.1009-4393.2016.18.050

吉林 130012 吉林省前卫医院口腔科(马振宇)

猜你喜欢
窦内窦底骨膜
关于上颌窦底提升术骨增量策略的研究进展
上颌窦底黏膜在上颌窦底提升术后窦底空间成骨中的作用
骨膜反应对骨病变的诊断价值
穿牙槽嵴顶四周剥离上颌窦底提升术1例报道
2020 年第1 期继续教育选择题
内窥镜辅助疑难上颌窦底提升术病例1 例
2019年第1期继续教育选择题
CAS-KIT在上颌窦内提升术同期牙种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上颌窦内提升术发展与研究现状
一例颅内静脉窦内接触性溶栓治疗患者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