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层螺旋CT头颈部CTA的临床应用

2016-06-15 14:54赖长权
当代医学 2016年18期
关键词:头颈部血管性脑血管

赖长权

128层螺旋CT头颈部CTA的临床应用

赖长权

目的 探讨在头颈部血管性疾病中,应用128层螺旋CT血管造影(spiral computed tomogarphy angiography,SCTA)的临床价值。方法 以71例临床疑似头颈部血管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128层螺旋CT血管造影及后续的一系列技术处理对患者进行准确的诊断。结果 共计36例颅内阳性病例,21例颈动脉钙化病例,14例无异常病例。结论 在头颈部血管性疾病的诊断过程中,临床影像学检查方法的首选非SCTA莫属。

螺旋CT;头颈部CTA;临床应用

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spiral computed tomogarphy angiography,SCTA)是一种简单、快速、非创伤性的技术[1],可清晰显示头颈部周围血管的现状,如椎动脉、两侧颈总动脉、大脑Willis环及颈内外动脉,并快速、准确的诊断出头颈部的血管性疾病,其诊断结果的准确性甚至可以取代DSA的诊断作用。作为神经系统急症之一的头颈血管性病变及短暂性脑缺血(简称TIA),其病情进展凶猛,如诊治不及时,极易导致患者失去生命[2]。现统计用128层螺旋CT检查71例患者的临床价值,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云南省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2013年3月~2014年10月使用128层螺旋CT检查的7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按单纯头部与头颈部联合的SCTA扫描,其中,男39例,女32例,年龄39~83岁,平均年龄(62.00±12.32)岁。

1.2 影像学方法 扫描机器:64排128层纳米螺旋CT,出自PHILIPS Brillance公司。扫描方法:(1)常规CT平扫横断面;(2)将50~100mL碘佛醇作为造影剂通过高压注射器以4~5mL/s的速度注入肘静脉;(3)扫描范围:以主动脉弓为起始点,颅顶为终点;(4)扫描技术:智能触发扫描,阀值110HU,或延迟时间10~15s扫描;(5)扫描方式:螺旋扫描,FOV20cm,扫描条件:120kV,120mAs,矩阵512×512,层厚5mm,床速24mm/s,螺距1.15∶1,重建层厚0.625mm。最后进行一系列的后期分析,包括容积重建(VRT)、高级血管分析(AVA)和用剪切技术。

2 结果

图1 脑内动脉瘤

3 讨论

脑血管疾病是人类众多疾病中一种具有较高致残率和致死率的疾病,如在急性脑血管发作期的诊断及时、准确,则有助于提

经检查,共发现36例颅内阳性患者,21例颈动脉钙化患者,14例无异常病例。其中颅内阳性患者包括3例前交通动脉瘤患者,7例大脑中动脉瘤患者(见图1),1例大脑后动脉瘤患者,2例颅内多发动脉瘤患者,5例动静脉畸形患者,13例后交通动脉发育不良患者和5例开窗畸形患者。而颈动脉钙化患者主要分为14例动脉硬化狭窄患者,4例动脉闭塞患者,3例颈动脉体瘤患者。高临床治疗的有效性,显著的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并有效减少死亡患者的出现[3]。

SCTA是一种新兴技术,其主要作用可以将脑血管通过

CT进行三维成像处理,有效地诊断血管性病变[4]。目前,128层的SCTA技术主要通过以下三点因素进行选择:(1)注射参数:3~4mL/s的注射速率;50~100mL的注射总量;非离子型的造影剂。扫描延迟时间:采用触发扫描,触发值80~1000Hu。(2)扫描参数:应特别注重选择适合的层厚、螺距等参数。本研究的扫描参数设定为0.625mm的层厚和1.15∶1的螺距。(3)图像后处理方法:认真观察最初的横断面薄层图像,以三维图像为主,结合两种技术共同清楚地观察血管的现状[5]。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不断完善了CT的成像技术,近几年,作为新兴技术的SCTA已迅速崛起,朝着金标准的、传统的DSA技术发展[6]。传统的DSA检查,主要有以下缺点,其检查过程是较为复杂繁琐的,高费用,且对患者具有一定的创伤性并诱发患者出现某些并发症,如脑出血和脑血管痉挛等,此外,有不少的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并不适合做DSA检查,限制了DSA的应用范围,影响DSA的临床价值。而新兴的SCTA从不同的方面弥补了DSA以上的缺点,其操作过程简洁化,患者仅需支付较低的费用,且操作过程中并不会对患者产生任何的创伤性等优势。尤其是配合128层螺旋CT联合使用时,血管的现状可以清楚地显现,包括血管的分支。在本研究的71例受检者中,仅有12例患者出现一侧或两侧大脑中动脉是未达到4级的,其余患者的诊断结果均在4级或以上,显示率高达83%。

SCTA具有以下优点:(1)它与DSA的应用范围大不相同,患者病情的因素并不完全可以限制SCTA,急性脑血管的患者均可应用SCTA检查。(2)SCTA具有较高的检查准确性,除了清晰显示动脉瘤的相关信息外,还可以三维成像,动态、立体的显示瘤体的起始与伸展方向,并向医者完整的显现其周围组织关系。(3)SCTA准确诊断动静脉的畸形,除了清楚阐述病变血管及其周围的骨性结构,还可以准确定位病变的位置[7]。(4)SCTA对于血管壁的钙化及斑块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其中的MIP像可将狭窄的部位与程度直接显示出来,便于临床治疗方案的选取[8]。此外,SCTA在某些方面也较DSA略差一些,如对于小动脉瘤的诊断,DSA凭借其较好的空间分辨率占据上风位置。同时在诊断血管狭窄或闭塞的程度方面,SCTA的诊断略有不准,有夸大的嫌疑,故应首选DSA。

综上所述,在头颈部血管性疾病中,应用128层螺旋CT的无创性血管造影(SCTA)技术更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但是如有需要,应与DSA联合使用,使诊断准确率更上一层楼,临床应广泛推广。

[1] 孙静华,刘海霞,耿旭,等.头颈动脉狭窄联合ABCD2评分对TIA后脑梗死的预测价值[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2,23(7):492-494.

[2] Frelich AMJ,Psychogios MN,Klotz E,et al.Antegrade flow across incomplete vessel occlusions can be distinguished from retrograde collateral flow using 4-dimensional 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J]. Stroke,2012,43(11):2974-2979.

[3] 孙静华,刘海霞,付英杰,等.头颈部CTA、DWI及ABCD2评分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应用[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2,28(4):504-508.

[4] 邹玉坚,郑晓林,肖利华,等.256层螺旋CT一站式全脑灌注与CTA评估急性脑梗死的价值[J].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2012, 21(3):163-166.

[5] 朱海云,耿道颖.64层螺旋CT多参数扫描评价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1,27(1):17-20.

[6] 王涌,陈莉,王怡,等.脑动脉闭塞或狭窄的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与CT血管造影诊断:125例脑梗死患者研究[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12,18(1):54-57.

[7] 冯秀珍,林坚全,黄冀睿,等.16排螺旋CT头颈部血管联合造影(CTA)在脑梗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4, 12(11):213-214.

[8] 沈志军,赵林芬,许绍奇.128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头颈部血管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125例脑梗死患者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13):134-136.

10.3969/j.issn.1009-4393.2016.18.063

云南 657000 云南省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赖长权)

猜你喜欢
头颈部血管性脑血管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脑血管造影中实施改良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临床意义
金匮肾气丸加减改善头颈部肿瘤患者生存获益
头颈部鳞癌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石杉碱甲联合尼麦角林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效果观察
纳洛酮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
尼麦角林注射液治疗脑血管功能不全观察
头颈部肿瘤放疗引起放射性脑病的诊断和治疗
血管性痴呆中医治疗探析
通络止痛方治疗血管性头痛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