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疗法的护理体会

2016-06-15 14:54叶艳
当代医学 2016年18期
关键词:非手术非手术治疗急性期

叶艳

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疗法的护理体会

叶艳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疗的临床护理方法,观察作用效果。方法 以84例行非手术疗法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划分为2组,各42例,组间可比性充分。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对症护理干预措施,对护理研究组患者分急性期和缓解期分别实施干预范围更加全面的综合护理措施。结果 护理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1%,明显高于护理对照组总有效率80.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疗患者分急性期和缓解期分别实施干预范围更加全面的综合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改善患者的活动能力,值得加强临床推广与实践。

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综合护理;治疗效果

腰椎间盘突出症会限制患者的活动能力,给患者的生活与工作带来不便,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患者的影响非常大,因此探讨与实践如何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就具有重要的作用意义[1]。陕西省西安市北方医院护理部通过对4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疗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4年1月~2014年12月陕西省西安市北方医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筛选84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排除合并严重脏器疾病或恶性病变者,排除近3个月内接受过其他治疗者,对象筛选对研究结果无任何影响,所有研究对象均行非手术疗法治疗。随机将84例患者划分为2组,各42例。护理研究组男28例,女14例,年龄47~68岁,平均年龄(52.6±3.5)岁,病程3~15年,平均病程(2.8±2.3)年,L3~4椎间盘突出10例,L4~5椎间盘突出18例,L5~S1椎间盘突出14例。护理对照组男27例,女15例,年龄48~66岁,平均年龄(52.3±3.2)岁,病程2~14年,平均病程(2.7±2.1)年,L3~4椎间盘突出9例,L4~5椎间盘突出19例,L5~S1椎间盘突出14例。2组患者男女比例、年龄、病程以及突出部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筛选标准 年龄<80岁;行非手术疗法治疗;未合并其他严重脏器疾病与恶性病变。

1.3 方法 2组患者均接受非手术治疗,治疗内容包括腰椎牵引、封闭、理疗、手法按摩等,在非手术治疗的基础上,对对照组实施常规对症护理,对护理研究组患者分急性期和缓解期分别实施干预范围更加全面的综合护理措施,急性期的护理目标为减轻患者疼痛,缓解期的护理目标为促进患者功能恢复,主要的护理方法、内容如下。

1.3.1 急性期的护理 (1)卧床休息:急性期患者应绝对卧硬板床休息2~3周,减轻腰椎负担,腰部放置软垫,使肌肉放松。(2)讲解各种治疗的注意事项:提高患者对自身病情的认识,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工作的开展,提高其依从性[2]。(3)生理心理护理:生理方面注意对患者做好保暖措施,缓解患者的肌肉痉挛症状,促进其体内的血液流动循环[3]。多数患者起病急,焦虑、恐惧、猜疑心重,护士应多与患者进行交流,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并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使其保持积极、乐观、稳定的心态,防止其产生消极的心理情绪,这既不利于其腰椎间盘疾病的治疗,也不利于其心理健康。(4)饮食护理:饮食宜清淡,多饮水,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及含钙丰富的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忌食生冷油腻食物。(5)功能锻炼:卧床期间坚持做深呼吸,多饮水,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预防肌肉萎缩,增强脊柱稳定性,锻炼应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逐渐增加,避免疲劳。

1.3.2 缓解期的护理 (1)指导患者养成坐、站、行和劳动的良好姿势:如拿拾地上物品时应避免弯腰动作,用髋、膝关节弯曲下蹲,腰背部挺直,动作要缓慢,转身时应侧身不转腰,采取合理的姿势起床站立等。(2)加强功能锻炼:患者疼痛缓解后,可逐渐增加活动量,尤其要针对性的加强患者腰背肌锻炼,促进其功能恢复,而且要做到坚持不懈,才能最终取得实效。(3)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对患者的生活进行干预与指导,使其保持健康的作息规律,同时要教会他们如何调节自身的情绪,给予患者心理支持,让他们能够积极、愉快的面对生活与治疗[4]。有吸烟饮酒的患者要指导其逐步戒除,注意控制饮食,不要过于油腻,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忌生冷硬,可适当多吃大枣、羊肉、肾、肝等滋补肝肾的食物。

1.4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价标准 主要对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疗效评价参考以下标准:患者腰腿痛等临床症状消失,直腿抬高可超过70°,正常的生活与行动无障碍,可无压力行走超过2000m,治疗效果为优;腰腿痛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活动能力明显恢复,治疗效果为良;临床症状与活动能力均可见一定程度的改善,治疗效果为可;临床症状与活动能力未见改善,或是有所加重,治疗效果为差[5]。治疗总有效率=(优+良+可)/患者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过程当中的所有统计学处理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接受护理1个月后,护理研究组治疗效果有效率97.61%。护理对照组治疗效果有效率80.95%,2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n)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手术治疗该病见效快,但患者在治疗过程当中所受的身心压力较大,而且费用相对较高[6]。非手术治疗主要采用的是传统治疗方法,牵引、理疗、按摩等[7]。只要对非手术治疗患者实施合理、优质的护理干预,其能够获得的治疗效果,不会比手术治疗效果差[8]。

在本文的临床研究过程当中,2组患者都接受的是非手术治疗,在治疗方面别无差异,但在护理方面,护理对照组患者仅接受了常规护理,而护理观察组患者却接受的是干预范围更加全面的综合护理,在急性期与缓解期对他们进行了饮食、心理以及运动等多方面的护理干预,这使得其治疗效果更加显著,其原因在于以下几点:饮食护理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加健康合理的饮食营养支持,可以提高患者的整体健康水平,促进患者的病情治疗与康复;心理护理可以帮助患者调整心态,使其更加积极的配合治疗,这也更有助于其治疗效果的提升;运动锻炼指导的作用更大,它能够使患者的身体机能得到提升,增强其活动能力。因此,对腰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疗患者分急性期和缓解期分别实施干预范围更加全面的综合护理措施,能够取得非常良好的治疗效果,显著改善患者的活动能力,值得加强临床推广与实践。

[1] 张冬玲,林涛,吴超英,等.延续护理对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4,29(12):69-71.

[2] 杨绍容.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影响探讨[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4,29(S2):43-44.

[3] 古丽娜·沙德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体会[J].科技视界,2014,4(16):309.

[4] 杨会刁.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4,16(27):3730-3731.

[5] 梁建花.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护理心得[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4):137-138.

[6] 周艳.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康复护理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5):90-91.

[7] 曾祝文.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保守治疗的护理[J].继续医学教育,2014,28(9):16-17.

[8] 宋艳.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护理与康复指导分析[J].现代养生,2014,30(8):244-245.

10.3969/j.issn.1009-4393.2016.18.073

陕西 710043 陕西省西安市北方医院(叶艳)

猜你喜欢
非手术非手术治疗急性期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儿童慢性鼻窦炎非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
手术与非手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研究
老年骨折合并糖尿病治疗分析
非手术治疗在Ⅳ级 Ⅴ级闭合性肝破裂中临床应用
绝对卧床休息对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影响
非手术脊柱减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分析
经皮椎体成形术与非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临床效果的Meta分析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抑郁障碍的性别差异
高频电凝与非手术治疗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的疗效观察